收藏本站
收藏 | 投稿 | 论文排版

袖珍郁闭度测定器

章达  
【摘要】: <正> 袖珍郁闭度测定器系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森林经理室设计并提出样品,由浙江省临安县三口公社花桥制尺厂试制成功。它结构简单,使用轻便,精度较高,是实用测树工具之一。一、构造用塑料4叠式旅行杯一只,杯口装圆形有机玻璃一块,在玻璃上内接杯口内径刻划一个正方形并等分出25个正方形小格,每个小格正中刻出一点,杯底层一节正中装置45°斜面,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唐艳龙;姜静;杨忠岐;王小艺;孙光翼;吕军;;栎树林分因子与栗山天牛危害程度的风险分析[J];林业科学研究;2011年04期
2 董双波;曹月平;朱宝珠;;勃利县红松根朽病防治技术的研究[J];防护林科技;2011年05期
3 王峰;;天峻县明亮长脚金龟子成虫发生规律及其与林分因子的关系[J];科技致富向导;2011年27期
4 泽桑梓;胡光辉;刘永国;侬时增;闫争亮;;草果萎蔫性死亡病因及其防治技术措施[J];林业实用技术;2011年08期
5 李立;虞国跃;Tom J. MCAVOY;Richard C. REARDON;吴云;Scott M.SALOM;和景福;;斑翅肩花蝽生物学特性、生境及食性选择[J];昆虫学报;2011年07期
6 张献民;;论落叶松八齿小蠹虫发生及防治技术[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11年06期
7 肖勇;;油松林松阿扁叶蜂防治效果调查[J];河北林业科技;2011年04期
8 胡志勇;陈新会;王红敏;汤雷;梁爱晓;;松扁叶蜂生物学特性及综合防治研究[J];绿色科技;2011年08期
9 李国娥;王晓东;;1.2%苦·烟乳油防治青海云杉梢斑螟的药效试验[J];青海农林科技;2011年02期
10 张国强;张丽茹;周长亮;周景清;;落叶松尺蛾发生特点及其防治技术[J];安徽农学通报(下半月刊);2011年14期
11 宫莉;;林火对森林的影响和作用[J];林业科技情报;2011年03期
12 ;[J];;年期
13 ;[J];;年期
14 ;[J];;年期
15 ;[J];;年期
16 ;[J];;年期
17 ;[J];;年期
18 ;[J];;年期
19 ;[J];;年期
20 ;[J];;年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蔡建文;许志峰;;落叶松生物防火林带经营管护技术[A];第二届中国林业学术大会——S7 新形势下的森林防火问题探讨论文集[C];2009年
2 鲍观娟;王笑;豆威;王进军;;三种替代植物对紫茎泽兰幼苗的生态控制效果[A];粮食安全与植保科技创新[C];2009年
3 夏希纳;毕庆泗;郑孝玉;周坚华;;应用遥感技术对园林主要蚧虫种群消长规律的初步分析[A];上海市风景园林学会论文集[C];2005年
4 肖海云;龚尚芝;胡光辉;叶斯博拉提;;奎屯市鼠害工程综合防治自控能力的研究[A];自主创新与持续增长第十一届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1)[C];2009年
5 卢向阳;张锦华;左相兵;寇东梅;;恶性入侵植物紫茎泽兰替代控制的可持续性探讨[A];粮食安全与植保科技创新[C];2009年
6 杨全生;汪有奎;邸华;倪自银;孙小霞;;祁连山自然保护区森林害虫发生动态及可持续控制策略[A];首届中国林业学术大会论文集[C];2005年
7 陈顺立;林庆源;黄建;黄金水;魏初奖;张飞萍;王竹红;黄振裕;柯玉铸;叶剑雄;;福建省松突圆蚧综合控制技术研究[A];生物入侵与生态安全——“第一届全国生物入侵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7年
8 朱春刚;毕庆泗;;狭叶十大功劳白粉病的发生规律与生态调控[A];全国园林植保第十三次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集[C];2004年
9 顾正远;;水稻害虫研究进展[A];纪念六足学会创建八十周年、江苏省昆虫学会四十周年论文集粹[C];2000年
10 殷祚云;;薇甘菊生态防除研究[A];第二届全国生物入侵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王静;不同空间尺度下杨树人工林干部病害发生机制的研究[D];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唐荣逸;云南松林可燃物载量的遥感估测研究[D];西南林学院;2007年
2 周在豹;三江源云杉矮槲寄生生物学特性及防治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07年
3 杨淑香;北京周边林分结构与森林可燃物特征的关系研究[D];内蒙古农业大学;2007年
4 伊伯乐;北京周边山地森林燃烧性与林分结构关系研究[D];内蒙古农业大学;2007年
5 张静;小兴安岭南坡野猪栖息地选择及对农田危害的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08年
6 刘峰;昆嵛山松枯梢病及腮扁叶蜂与林分立地因子关系的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07年
7 魏云敏;利用遥感影像估测塔河地区森林可燃物载量的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07年
8 刘兰玉;板栗膏药病致病机理及病害控制研究[D];安徽农业大学;2007年
9 沈万芳;油茶炭疽病发生与林分和气候因素的关系及叶片结构抗病机理的研究[D];安徽农业大学;2008年
10 周宇峰;木荷防火林带阻火机理的研究[D];浙江林学院;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茂春;麦田初春化学除草效果好[N];菏泽日报;2006年
2 陈茂春;麦田冬季化学除草效果好[N];农民日报;2005年
3 程美玲;小麦冬季除草好[N];农民日报;2005年
4 黄月英;松毛虫的综合防治[N];福建科技报;2006年
5 ;如何防治小麦纹枯病[N];江苏农业科技报;2004年
6 周世雄张璟;跑马山的华山松有救了[N];甘孜日报(汉文);2007年
7 衡水市阜城县农牧局 杜雪莲;小麦杂草冬前化除有技巧[N];河北农民报;2007年
8 运城市林业局 刘明辉 山西省林业科学研究院 刘随存;中条山林区红脂大小蠹危害及大发生原因分析[N];山西科技报;2002年
9 李大刚;冬季使用化学除草效果好[N];农民日报;2002年
10 记者 李莎莎;我市已防治林业有害生物4万余亩[N];格尔木日报;2011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