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尹增伟;李清磊;吴欲龙;;落叶松人工林皆伐经济效益分析[J];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06年05期 |
2 |
薛立;薛晔;李燕;傅静丹;郑卫国;;皆伐对杉木林土壤养分的短期影响[J];水土保持通报;2009年05期 |
3 |
张正雄;赵尘;周新年;邓盛梅;蔡瑞添;;皆伐与不同迹地清理方式对我国南方林地土壤温度的影响[J];森林工程;2010年06期 |
4 |
万俊生;天然油松次生林天然更新新法[J];中国林业;1998年10期 |
5 |
王国玉;调整主伐方式是森工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J];吉林林业科技;1998年02期 |
6 |
王建华,胡广臣,岳文灿;合理选择采伐方式[J];林业科技情报;1999年04期 |
7 |
陈笑玲;;森林主伐方式的管理[J];农技服务;2011年06期 |
8 |
张良弓,周新年;阔叶林不同采育方式生态经济效益的试验研究[J];森林工程;1997年04期 |
9 |
吴仲民,李意德,曾庆波,周光益,陈步峰,杜志鹄,林明献;尖峰岭热带山地雨林C素库及皆伐影响的初步研究[J];应用生态学报;1998年04期 |
10 |
杨玉盛,陈光水,王小国,谢锦升,董彬,李震,高人;皆伐对杉木人工林土壤呼吸的影响[J];土壤学报;2005年04期 |
11 |
赵立新;周宏滨;;主伐方式与更新的关系[J];林区教学;2007年06期 |
12 |
宋秀琴,王作梅,伊艳清;日本落叶松皆伐迹地连茬更新的试验研究[J];林业科技通讯;1996年01期 |
13 |
于庆文;王晓光;廉守喜;;谈主伐方式与更新的关系[J];农村实用科技信息;2009年12期 |
14 |
孙晓新;牟长城;宋长春;吴云霞;;采伐对小兴安岭森林沼泽甲烷通量的影响[J];土壤通报;2011年01期 |
15 |
;刺槐林皆伐和间伐试验[J];陕西林业科技;1977年06期 |
16 |
蒋洪翔,孙广新,周桂新,金风斌,蒋梅,杨景玉,张秀民,焦洪双;非皆伐作业集材试验[J];东北林业大学学报;1993年05期 |
17 |
金玉娟,孟春;关于皆伐的思考[J];森林工程;2003年04期 |
18 |
卢昌义,叶勇,黄玉山,谭凤仪;海南岛东寨港红树林群落甲烷通量研究[J];植物生态学报;2000年01期 |
19 |
张鼎华;杉木人工林皆伐对林地径流水化学特征的影响[J];中国生态农业学报;2001年03期 |
20 |
张正雄,周新年,高山,林必辉,李勤良;皆伐对短轮伐期尾叶桉林地土壤性质的影响[J];福建林学院学报;2004年02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