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投稿 | 论文排版

水合物分解气体泄漏引起的海床破坏实验研究

魏伟  陈旭东  鲁晓兵  张旭辉  
【摘要】:海床下水合物分解可能造成大量的生成气体泄漏.气体渗漏一方面造成海床表层的破坏;另一方面使得海水密度减小造成海上一些结构的安全隐患.本文通过实验研究泄漏气体在水中上升过程中的扩散行为,以及渗漏对海底粉砂土海床的破坏规律.考虑压力,盖层厚度在渗漏气体对盖层土体形态破坏的影响,获得了气体在水中上升过程中的扩散角的特点,以及气体泄漏导致的海床冲刷坑范围随气体压力、土层厚度的变化规律,可以为进一步的研究和工程应用提供参考.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А.А.ТроФимук;Н.Б.Черский;В.П.Царев;劳东川;;气水化合物——碳氢化合物的新能源[J];世界科学;1980年02期
2 王东,张海澜,王秀明,林伟军;天然气水化合物的声学探测进展[J];应用声学;2005年02期
3 方银霞,金翔龙,杨树锋;海底天然气水合物的研究进展[J];海洋科学;2000年04期
4 王宏斌;蔡秋蓉;陈弘;;什么样的围岩更有利于天然气水合物赋存——砂?泥?[J];南海地质研究;2003年00期
5 王洪林;;水合物技术的应用[J];辽宁化工;2009年08期
6 S.L.McDonnell ,龚建明,曲美艳;构造沉积作用对台湾附近海域水合物的控制作用[J];海洋石油;2002年02期
7 许明标;唐海雄;黄守国;王晓亮;林平;;深水钻井中水合物的预防和危害处理方法[J];长江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理工卷;2010年03期
8 李栋梁;龙臻;梁德青;;水合冷冻法海水淡化研究[J];水处理技术;2010年06期
9 何松;梁德青;李栋梁;马隆龙;;利用2.45GHz微波分解管道固体水合物[J];化工学报;2011年01期
10 孙长宇,陈光进,郭天民;甲烷水合物恒温恒压分解过程研究[J];地球化学;2003年02期
11 吴优;叶仲斌;张智;史雪枝;伍晓妮;;表面活性剂对天然气水合物的作用[J];新疆石油地质;2006年02期
12 戴金岭;许俊良;宋淑玲;王永禄;陈玉国;;天然气水合物钻探取样技术现状与实施研究[J];西部探矿工程;2011年01期
13 Bahman Tohidi ,孙萍;用玻璃质微模型方法肉眼观察气体水合物在合成孔隙介质中的形成和分解[J];海洋地质动态;2001年12期
14 陈多福,王茂春,徐文新,陈光谦,陈先沛;墨西哥湾西北陆坡天然气水合物资源评价[J];海洋地质动态;2003年12期
15 郑艳红,雷怀彦;甲烷水合物地质特征[J];天然气地球科学;2001年Z1期
16 安青;许维秀;;国内天然气水合物相平衡研究进展[J];安徽化工;2008年02期
17 张卫东;刘永军;任韶然;王瑞和;;天然气水合物注热开采能量分析[J];天然气工业;2008年05期
18 张友波;付顺;;天然气储存新技术——水合物储存相关问题研究[J];天然气经济;2005年05期
19 任宏波;相凤奎;张磊;刘昌岭;业渝光;;水合物法海水淡化技术应用进展[J];海洋地质前沿;2011年06期
20 Grauls D ,文凤英;气体水合物在石油勘探中的重要性及其应用[J];海洋地质动态;2001年09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辉;吴能友;苏正;何勇;;扩散型水合物演化的两个重要阶段[A];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二十七届年会论文集[C];2011年
2 矫滨田;鲁晓兵;;水合物开采后的地层稳定性[A];2006年度海洋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6年
3 石定贤;赵建忠;赵阳升;;气体水合物藏降压开采数学模型及数值模拟[A];岩石力学与工程的创新和实践:第十一次全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术大会论文集[C];2010年
4 龚建明;杨文达;卢振权;栾锡武;方银霞;;东海天然气水合物的区域地质特征及可能的远景区[A];2001年全国沉积学大会摘要论文集[C];2001年
5 赵振伟;吴梦喜;;南海天然气水合物加热开采过程中海底稳定性研究[A];中国力学学会学术大会'2009论文摘要集[C];2009年
6 吴志强;;AVO技术在东海天然气水合物调查评价中的应用[A];海洋地质环境与资源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3年
7 陈多福;冯东;苏正;刘芊;;海洋天然气渗漏系统水合物资源动力学评价[A];第二届全国成矿理论与找矿方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8 张聿文;刘学伟;姚长利;;基于单相与双相介质拟海底反射(BSR)的AVO研究[A];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二十届年会论文集[C];2004年
9 王明田;;深水井场工程勘察技术探讨[A];2005年度海洋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5年
10 张聿文;刘学伟;姚长利;;利用AVO属性交汇图识别天然气水合物[A];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二十届年会论文集[C];200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赵建忠;煤层气水合物储运与提纯的基础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08年
2 刘晓兰;深水钻井井筒内天然气水合物形成机理及预防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2008年
3 王志远;含天然气水合物相变的环空多相流流型转化机制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2009年
4 陈多福;海底天然气渗漏系统水合物形成分解动力学及微生物作用[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2004年
5 程栋栋;复杂条件下海底管线与土相互作用研究[D];天津大学;2008年
6 张宇;曹妃甸甸头斜坡液化深度预测及稳定性的模拟评价[D];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新;甲烷水合物在含动力学抑制剂体系中的生成动力学研究[D];浙江工业大学;2004年
2 尹志勇;低剂量气体水合物抑制剂实验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2008年
3 陈万里;超临界乙烯水合萃取及其数学模型的研究[D];浙江工业大学;2008年
4 董立山;天然气水合物抑制剂实验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2009年
5 刘义兴;天然气水合物开采机理实验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2009年
6 宋汉成;基于水合物技术的天然气储运工艺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7年
7 任亮;天然气水合物形成过程的热力学计算及抑制因素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4年
8 武锐锋;SCR管—土相互作用及触地点疲劳分析[D];上海交通大学;2012年
9 杨林青;海底斜坡稳定性及滑移影响因素分析[D];大连理工大学;2012年
10 王子宾;桩靴在粉土中的吸附力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2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惠玲;我国南海天然气水合物钻探结束[N];中国国土资源报;2007年
2 记者 陈惠玲;我国南海天然气水合物钻探结束[N];地质勘查导报;2007年
3 金翔龙 方银霞;“可燃冰”开发利用,八大技术难点待解[N];地质勘查导报;2006年
4 记者 陈惠玲;我水合物取样器主要指标国际领先[N];中国国土资源报;2006年
5 辛 力;深海甲烷遇暖破冰升空污染大气[N];大众科技报;2003年
6 本报特约记者 王成;中国发现的可燃冰世界最纯[N];北京科技报;2007年
7 依民;开发利用“可燃冰” 希望与困难并存[N];北京科技报;2002年
8 延宏;认识“可燃冰”[N];中国矿业报;2002年
9 何春权 林英;藏在海底的可燃冰[N];光明日报;2000年
10 陈荣发;海底“可燃冰”[N];中国海洋报;2000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