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陈方竞;;主持人语 关于“东亚现代中文文学研究”[J];当代外语研究;2011年06期 |
2 |
张福贵;;鲁迅思想的民众本位与鲁迅研究的大众化价值[J];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11年05期 |
3 |
崔云伟;刘增人;;2010年鲁迅思想研究述略[J];淮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年04期 |
4 |
王得后;;《鲁迅思想三题》序论[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
5 |
钱理群;;让自己更有意义地活着——“90后”中学生“读鲁迅”的个案讨论[J];鲁迅研究月刊;2011年07期 |
6 |
祝宇红;;“中间物”意识辨析[J];鲁迅研究月刊;2011年07期 |
7 |
王丽丽;;重评鲁迅阐释史上的一件往事——耿庸的《〈阿Q正传〉研究》对冯雪峰《论〈阿Q正传〉》的批评[J];鲁迅研究月刊;2011年08期 |
8 |
石信飞;;爱的深刻——浅析鲁迅性爱心理对他创作的影响[J];现代语文(文学研究);2011年06期 |
9 |
刘伟;;20世纪日本中国现代文学研究的比较视野[J];学理论;2011年24期 |
10 |
王吉鹏;王姝懿;;受难意识:《野草》的一条精神线索[J];江苏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1年03期 |
11 |
纪秀明;李敬巍;;鲁迅与生态——创作、批判立场及其他[J];大连民族学院学报;2011年04期 |
12 |
徐晓村;;理性的精神——论王瑶先生的治学态度[J];中国农业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96年Z2期 |
13 |
丁辉;;鲁迅与辛亥革命[J];民主与科学;2011年04期 |
14 |
马明;;“没有终结的过程”——读《铁屋中的呐喊》和《反抗绝望》[J];剑南文学(经典教苑);2011年06期 |
15 |
冷川;;2010年中国现代文学研究述评[J];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11年07期 |
16 |
王彬彬;张芳馨;;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与中国现代历史研究的互动[J];华夏文化论坛;2011年00期 |
17 |
唐伟;;寻找另一个世界的回忆——论鲁迅写作的内在发生兼读《风筝》[J];现代中文学刊;2011年04期 |
18 |
;哲学社会科学资深教授——刘中树[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1年05期 |
19 |
李怡;;痛感:鲁迅现代思想的催化剂[J];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11年05期 |
20 |
本刊编辑部;周维东;;学术增长的“点”与“蜕”[J];现代中国文化与文学;2011年01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