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投稿 | 论文排版

地震设防之忧

刘巍  
【摘要】: <正> "今天,房地产商把房子炒到天价,而为了更安全地防御地震,为什么不可以接受多付出5%~10%的经济代价?" 据中国地震台网测定,当地时间9月4日4时35分(北京时间0时35分),新西兰第二大城市克赖斯特彻奇遭遇里氏7.2级地震。克赖斯特彻奇市民马克·奥康奈尔回忆,剧烈震动持续了40秒,"整栋房子就像果冻一样摇晃"。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刘巍;;地震设防之忧[J];瞭望;2010年37期
2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中国地震局职能配置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规定的通知[J];湖南政报;1998年23期
3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中国地震局职能配置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规定的通知[J];陕西政报;1999年10期
4 钟以章,牛雪;关于在辽宁省执行国家标准《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的几点看法[J];东北地震研究;2001年04期
5 方志强;中国地震烈度区划图(1990)报告会在乌鲁木齐举行[J];内陆地震;1992年04期
6 ;国家标准《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发布实施[J];城市与减灾;2001年04期
7 潘华;;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科技服务与咨询工作简介[J];震灾防御技术;2006年01期
8 程光华;;2007年新疆地震局地震科学基金课题和中国地震局“三结合”课题验收情况[J];内陆地震;2007年01期
9 郑春平;鹿伟;;两会委员谈日本大地震[J];科学大观园;2011年07期
10 ;《中国地震》第四卷(1988年)总目录[J];中国地震;1989年01期
11 杨继登;地震活动的层次特征与预报[J];西北地震学报;1992年02期
12 陈运泰,吴忠良;跨世纪的中国地震学[J];学会;1999年06期
13 ;江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中国地震局关于江西省地震局职能配置机构设置和人员编制方案的通知[J];江西政报;2002年22期
14 张晓楠;;地震局更重业务信息化[J];每周电脑报;2003年02期
15 ;震讯[J];防灾博览;2005年01期
16 蔡辉腾;李英民;郑清;郑师春;;重庆及邻近地区水平向基岩地震动加速度峰值与反应谱衰减关系[J];四川地震;2007年02期
17 ;让这一刻在国家记忆中永存 沉痛悼念5.12汶川大地震中遇难的同胞们[J];地图;2008年04期
18 李巧萍;;5·12汶川强震的特征与成因——访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所长张培震[J];防灾博览;2008年04期
19 张力方;吕悦军;兰景岩;;天津软土场地对地震动参数的影响[J];地壳构造与地壳应力文集;2008年00期
20 ;两岸首次联合资助地震科学领域合作研究[J];国际地震动态;2009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富春;许俊奇;张宪;董星宏;;中国地震预报中地震学异常的统计研究[A];中国地震学会第八次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0年
2 ;中国地震局兰州地震研究所概况[A];地基处理理论与实践——第七届全国地基处理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2年
3 ;为建设创新型国家再做贡献[A];学习贯彻中办发[2005]9号文件交流经验汇编[C];2006年
4 高建国;聂高众;;中国地震灾害经济损失的整体化[A];中国地震学会第七次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1998年
5 陈运泰;吴忠良;;跨世纪的中国地震学[A];科技进步与学科发展——“科学技术面向新世纪”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8年
6 高建国;;中国地震300年周期考[A];中国地震学会第八次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0年
7 郑嘉桐;李华;吴仪芳;;中国地震电磁波观测系统研制的进展[A];中国地震学会第四次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1992年
8 齐书勤;;中国地震文图编选研究的新进展[A];中国地震学会第六次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1996年
9 陈顒;;2020年中国地震科学和技术发展研究[A];2020年中国科学和技术发展研究(下)[C];2004年
10 环文林;黄玮琼;张晓东;吴宣;;新的中国地震区、带划分图[A];中国地震学会第九次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纪念李善邦先生百年诞辰[C];200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林淋;汶川地震地面运动场估计及地震烈度与地震动参数相关性分析[D];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2011年
2 李伟;地震烈度表宏观震害和地震动参数研究[D];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2012年
3 王玉石;地震动强度及其特征分析[D];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2010年
4 郝敏;地震烈度物理标准及地震动破坏势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6年
5 王东明;地震灾场模拟及救援虚拟仿真训练系统研究[D];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2009年
6 郝重涛;水平界面任意空间取向TI同类反射非双曲时距研究[D];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2007年
7 周宝峰;强震观测中的关键技术研究[D];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2012年
8 刘吉夫;宏观震害预测方法在小尺度空间上的适用性研究[D];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2006年
9 吴新燕;城市地震灾害风险分析与应急准备能力评价体系的研究[D];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2006年
10 朱爱斓;川西地区主干活动断裂间震期滑动习性与运动状态的地震学初步研究[D];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长青;基于地震动参数高压电气设备的易损性分析[D];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2011年
2 李亮;基于地震动参数的烈度计算方法研究[D];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2011年
3 周晓兰;房屋建筑震害预测软件系统研究[D];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2008年
4 李伟;基于地震动参数的震害快速评估方法研究[D];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2006年
5 胡进军;地下地震动参数研究[D];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2003年
6 窦海岳;山东地区场地条件对地震动参数影响的研究[D];中国地震局兰州地震研究所;2009年
7 陈宏峰;中国地震仿真网格应用系统的设计与开发[D];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2006年
8 王伟;地震作用和风荷载在结构作用输入中的对比研究[D];长安大学;2009年
9 齐虎;结构三维非线性分析软件Opensees的研究及应用[D];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2008年
10 解全才;基于WebGIS的强震动台站查询系统[D];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科学先进实用的《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N];陕西日报;2001年
2 本报记者 裴存刚;为地球把脉[N];济宁日报;2008年
3 本报记者 刘琴;科学看待次生灾害防范及灾后重建[N];中国教育报;2008年
4 本报记者 肖明;香山紧急会议:汶川8级地震研判[N];21世纪经济报道;2008年
5 记者 李永武;遇紧急情况可发布临震预警[N];兰州日报;2006年
6 黄橙;回望:那些“震撼”难以磨灭[N];科技日报;2008年
7 杨维汉;汶川地震震级为何修改?地震局详解[N];新华每日电讯;2008年
8 蒋建科;“8.0级”是怎么确定的?[N];人民日报;2008年
9 王绍国察彦;市地震局确保地震观测资料准确性连续性[N];菏泽日报;2007年
10 见习记者 刘中元;汶川地震8级修订背后:和国内外数据交换后确定[N];21世纪经济报道;2008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