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投稿 | 论文排版

重塑京津冀协作机制

张洪河  胡梅娟  孙晓胜  
【摘要】: <正>京津冀合作,需要有力的协调、完善的基础设施与企业自主力量的充分发挥京津冀区域协作必须坚持以市场为基础,以企业为核心,但这并不排斥政府在区域协作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在这个过程中。政府应该如何来发挥作用以及主要在哪些方面发挥作用需要作出一个基本定位,也就是政府在京津冀区域经济合作中哪些事情该管、哪些事情不该管的问题。恰当的政府干预是京津冀区域经济合作进入良性发展的前提,同时也是区域合作模式有效运行的关键。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蒋满元;;京津冀区域经济合作中的问题分析及对策选择[J];河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4期
2 孙翠兰;;区域经济一体化与京津冀区域经济合作[J];环渤海经济瞭望;2007年03期
3 李燕;;京津冀区域合作机制研究——基于政府制度创新视角[J];城市;2010年01期
4 蒋满元;;京津冀区域经济合作中的问题及其对策选择[J];保定学院学报;2008年01期
5 孙翠兰;;再论空间经济一体化与京津冀区域经济合作[J];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2007年06期
6 吕志奎;;发展区域公共管理 推进京津冀区域一体化[J];中国科技投资;2010年10期
7 李文增;鹿英姿;王刚;;加快京津冀区域经济金融一体化发展的协调机制研究[J];理论与现代化;2010年05期
8 李彦敏;;为京津冀区域经济腾飞添助力——京津冀三省市政协区域经济发展论坛在承德举行[J];乡音;2006年09期
9 吕巍;刘小力;;京津冀联合发展以应对外强[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7年02期
10 孟广文;;京津冀区域经济发展与合作研究[J];环渤海经济瞭望;2009年06期
11 白翠玲;李占乔;苗泽华;;京津冀区域旅游发展中政府合作机制研究[J];商业时代;2008年18期
12 赵弘;;推进产业分工与合作 提升京津冀区域综合竞争力[J];城市;2009年12期
13 周绍熹;深化服务 促进京津冀核心经济区的发展与合作[J];港口经济;2005年06期
14 ;经济引擎第三极强力启动[J];瞭望;2006年32期
15 单春红;刘晓丽;;区域经济合作中地方政府政策选择的博弈分析——以山东半岛城市群为例[J];山东经济;2010年01期
16 刘欣;;京津冀区域金融发展研究[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0年11期
17 董险峰;合作共赢 大力推进京津冀区域经济发展[J];港口经济;2005年06期
18 姚腾霄;;京津冀私营经济发展状况比较[J];现代企业教育;2007年06期
19 高布权;;陕北区域经济发展中地方政府的行为矫正[J];重庆社会科学;2009年04期
20 王海稳;;试论京津冀区域经济合作的困境及路径选择[J];改革与战略;2008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邹正方;李兆洁;;低碳经济视角下的京津冀晋蒙区域经济合作:挑战与选择[A];2010年度京津冀区域协作论坛论文集[C];2010年
2 李燕;;京津冀区域合作机制研究——基于政府制度创新视角[A];京津冀区域协调发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3 赵弘;;推进产业分工与合作提升京津冀区域综合竞争力[A];京津冀区域协调发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4 刘烁;李全起;;用系统论的观点谈京津冀区域经济的构建和发展[A];京津冀区域协调发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5 王军;李逸波;何玲;;基于生态补偿机制下的京津冀农业合作模式的探讨[A];京津冀区域协调发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6 黄凌翔;;土地竞争力视角下的京津冀差异与一体化研究[A];京津冀区域协调发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7 李文胜;;以京津冀区域合作为目标,构建产学研一体化的创新机制[A];2010年度京津冀区域协作论坛论文集[C];2010年
8 唐永忠;;京津冀区域文化产业发展的文化内涵研究[A];2011京津冀区域协作论坛论文集[C];2011年
9 马长英;;对京津冀文化产业发展的几点思考[A];京津冀区域协调发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10 任洪源;;京津冀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发展协调机制[A];京津冀区域协调发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心淼;中国人才区域流动问题研究[D];天津大学;2010年
2 刘俊华;转型期地方财政风险的经济分析与防范[D];西北大学;2006年
3 陈国申;从传统到现代:英国地方治理变迁[D];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4 杨明;东北振兴中地方政府经济职能转变研究[D];辽宁大学;2008年
5 王勇;地方因素对美国外交的影响[D];外交学院;2009年
6 鲍丰彬;我国区域经济合作发展中的政府行为研究[D];山东大学;2009年
7 韩佳;长江三角洲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8 宋煜萍;生态型区域治理中地方政府执行力研究[D];苏州大学;2011年
9 李文星;地方政府间跨区域经济合作研究[D];四川大学;2004年
10 张立勇;西(安)咸(阳)一体化发展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晓昀;我国区域经济合作中地方政府间合作组织研究[D];广西民族大学;2008年
2 邢晓菲;京津冀对外贸易合作问题研究[D];天津商业大学;2010年
3 李新华;京津冀区域经济中地方政府竞合关系研究[D];燕山大学;2012年
4 耿志刚;大连参与东北亚经济合作的战略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6年
5 梁玮玮;哈大齐工业走廊建设中地方政府合作机制研究[D];大庆石油学院;2009年
6 王俊娜;跨区县经济合作的动力机制研究[D];重庆大学;2005年
7 邵颖瑛;浙江参与西部矿产资源开发合作机制研究[D];浙江工商大学;2008年
8 王琳;京津冀风险投资发展研究[D];燕山大学;2010年
9 陆晓杰;京津冀区域旅游一体化开发潜力要素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1年
10 王冬;京津冀区域协调发展研究[D];天津商业大学;201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天津市政府合作交流办副主任 罗亭;探索京津冀区域发展新思路(二)[N];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2009年
2 记者 马珉璐 实习生 康俊杰;北京专家为谋首都发展来我市考察[N];廊坊日报;2009年
3 本报实习生 徐万佳;旅游“一卡通”升温京津冀区域合作[N];中国旅游报;2009年
4 本报记者 杨仕省;三地分歧仍在 京津冀规划年底难出台[N];华夏时报;2010年
5 海杰 宋霜;京津冀新定位 三地产业有望重构[N];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2010年
6 沈强;不妨把幸福感纳入京津冀合作新追求[N];中国经济导报;2011年
7 本报记者 刘建刚;京津冀一体化:磨合中跨越前行[N];中国改革报;2010年
8 记者 何会文 实习生 佟迎宾;京津冀携手开发建设北运河[N];天津日报;2010年
9 通讯员 靳彦丽 记者 李燕;京津冀区域人才合作推进工程启动[N];中国组织人事报;2011年
10 记者 张萌萌;京津冀区域人才合作推进工程启动[N];廊坊日报;2011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