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赵雪;;论我国刑事附带民事诉讼制度——基于对我国刑诉法第77、78条规定的思考[J];才智;2011年24期 |
2 |
王存柱;;论刑事附带民事诉讼中的精神损害赔偿[J];现代商贸工业;2011年18期 |
3 |
郭晓清;;论交通事故中无名氏受害人死亡赔偿处理[J];经营管理者;2011年14期 |
4 |
胡良荣;;侵犯商业秘密刑民交叉案件处理的困惑与出路[J];知识产权;2011年06期 |
5 |
崔秀伟;;关于完善我国刑事被害人权利保护制度的设想[J];学周刊;2011年12期 |
6 |
郑学青;;刑事简易程序适用探讨[J];法律适用;2011年09期 |
7 |
谢彤;王兆衡;;试述刑事诉讼取证主体的范围及立法完善[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
8 |
胡永宁;;论我国被害人的权利保障及制度建构[J];法制与社会;2011年22期 |
9 |
陈妙兴;马华炎;;刑事被害人程序权利的缺失与平衡[J];传承;2011年16期 |
10 |
屈玉霞;常祯;;刑事被害人精神损害赔偿权立法的必要性分析[J];甘肃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1年02期 |
11 |
张凯华;;刑事再审程序的特殊救济程序性质[J];法制与经济(中旬刊);2011年07期 |
12 |
刘丰杰;;我国刑事被害人权利救济制度的建构[J];中共太原市委党校学报;2011年03期 |
13 |
陈卫东;;公法、私法理念在刑事诉讼中的冲突与共存——以英国被害人参与权为样本的研究[J];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
14 |
陈丹阳;;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建立刑事被害人国家救助制度[J];法制与社会;2011年25期 |
15 |
刘省礼;张文振;;和谐社会视域下浅析刑事和解制度的基础[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年07期 |
16 |
王向红;;论我国刑事被害人权利保护的制度完善[J];法制与社会;2011年19期 |
17 |
;[J];;年期 |
18 |
;[J];;年期 |
19 |
;[J];;年期 |
20 |
;[J];;年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