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投稿 | 论文排版

南航Φ0.5m高超声速风洞流场校测(英文)

徐翔  程克明  王志坚  徐筠  
【摘要】:南航NHWΦ0.5m高超声速风洞试验马赫数为5、6、7和8,建成后对风洞流场进行了速度场校测和A-GARD-HB-2标模测力试验。介绍了M5和M8喷管速度场校测和标模试验。结果表明:风洞均匀区范围可达336mm;截面内最大马赫数偏差,M5喷管流场|ΔMaj|max/Maj=0.006,M8喷管流场|ΔMaj|max/Maj=0.007;截面标准差,M5喷管流场σMaj/|ΔMaj|max=0.378,M8喷管流场σMaj/|ΔMaj|max=0.484。上述各项条件均满足GJB4399-2002对风洞速度场的要求。经过对比,NHW风洞的标模测力结果与国内风洞试验数据吻合较好且全部在AGARD-HB-2数据带内,这证明了该风洞试验数据的准确性。流场校测和标模试验的结果证明了该风洞满足设计指标。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黄志澄;高超声速风洞发展述评[J];力学与实践;1980年02期
2 战培国;;法国S4高超声速风洞适应性改造[J];实验流体力学;2010年01期
3 张福香,王际敏;高超声速风洞引射器阀门系统的微机控制[J];流体力学实验与测量;1994年01期
4 ;中国军事文摘[J];现代军事;1997年05期
5 徐伯生;1.2m和0.6m高速风洞飞机大攻角测力试验数据相关性研究[J];流体力学实验与测量;1996年04期
6 周勇为;易仕和;陈植;陆小革;葛勇;;M6高超声速静风洞的气动设计和结构研究[J];国防科技大学学报;2011年03期
7 陈河梧;;飞船返回舱高超声速气动特性的风洞实验分析[J];航天器工程;2008年05期
8 王玉花;孙良;郑粤蓉;;高超声速风洞大轴向力中温天平的研制[J];实验流体力学;2006年01期
9 童华;刘振侠;;串联式超声速环形引射器的设计与分析[J];弹箭与制导学报;2011年03期
10 吴继飞;王元靖;罗新福;钱丰学;;高超声速风洞多体干扰与分离试验技术[J];实验流体力学;2010年03期
11 金亮;柳军;罗世彬;王振国;;数值模拟模型尺度与来流条件对实验数据的影响[J];空气动力学学报;2010年03期
12 ;《实验流体力学》2005年分类总目次[J];实验流体力学;2005年04期
13 李明;廖俊必;曾学军;祝智伟;张扣立;;风洞气动热试验外推关联参数初步研究[J];空气动力学学报;2010年05期
14 陈河梧;超声速高超声速风洞测力数据衔接性的研究[J];空气动力学学报;2000年03期
15 ;《实验流体力学》2006年分类总目次[J];实验流体力学;2006年04期
16 赵忠良,任斌,黄叙辉,余立;逃逸飞行器模型高超声速风洞自由翻滚动导数试验技术[J];航空学报;2000年06期
17 俞鸿儒;;郭永怀先生引导我做实验[J];力学与实践;2009年02期
18 李素循;;永远的榜样与难忘的记忆——纪念陆士嘉先生[J];力学与实践;2011年02期
19 战培国;赵昕;;风洞发展现状及趋势研究[J];航空科学技术;2010年04期
20 王志坚;伍贻兆;徐翔;王江峰;徐筠;;冷/热喷流对飞行器气动特性干扰实验研究[J];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2009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唐志共;邓建平;王志坚;;CARDC新的φ1米高超声速风洞[A];高超声速前沿问题研讨班[C];2002年
2 范洁川;樊玉辰;姚民斐;张晋平;温向荣;;美国空军海军高超声速风洞——摘自“世界风洞”[A];高超声速前沿问题研讨班[C];2002年
3 黄河激;潘文霞;吴承康;;高超声速风洞用蓄热式加热器[A];第三届高超声速科技学术会议会议文集[C];2010年
4 黄炳修;贾英胜;孙勇堂;王铁进;;高超音速风洞轴对称喷管设计方法的比较[A];第八届全国实验流体力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0年
5 李震乾;;短化型面喷管研制与应用[A];加入WTO和中国科技与可持续发展——挑战与机遇、责任和对策(下册)[C];2002年
6 陈小庆;侯中喜;许少华;刘建霞;;乘波构型实验分析[A];第十三届全国激波与激波管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8年
7 姜宗林;罗长童;刘云峰;;高超声速风洞实验数据多空间相关理论与关联方法研究[A];第四届高超声速科技学术会议会议日程及摘要集[C];2011年
8 杨武兵;沈清;庄逢甘;;圆锥可压缩边界层流动国内最新研究进展[A];庆祝中国力学学会成立50周年暨中国力学学会学术大会’2007论文摘要集(下)[C];2007年
9 朱孝业;贾英胜;;庄逢甘院士对我国风洞建设做出的重大贡献[A];近代空气动力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10 程万;罗喜胜;杨基明;;燃烧加热风洞中水蒸气相变的数值研究[A];第一届高超声速科技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赖小平;Φ1米高超声速风洞加热器试验电源及温控系统设计[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6年
2 张绍武;高焓高速气流总温热电偶测量技术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4年
3 张孙;类X-43A高超声速飞行器气动力特性及其全流道流动特征的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7年
4 唐巧琪;相变热图试验技术研究与应用[D];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2年
5 赵斌;吸气式高超声速飞行器前体进气道/内流道流动特性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7年
6 王志经;吸气式高超声速飞行器设计中的一些概念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7年
7 黄昊宇;基于PXI总线的H风洞数据采集和处理信息系统设计与实现[D];电子科技大学;2011年
8 李金国;边界层风洞和建筑物标模的流迹与测压试验研究[D];同济大学;2007年
9 赵金山;流场/结构耦合传热算法在高超声速风洞结构传热分析中的应用[D];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2010年
10 林胜;高超声速轴对称飞行器气动力特性及其全流道流动特征的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特约记者 刘军 兰小红;创新成为提升科研能力“金钥匙”[N];大众科技报;2006年
2 刘军 王军蓉;风洞[N];中国航空报;2000年
3 刘 军 兰小红 本报记者 邵 斌 郝东方;那山 那所 那人[N];大众科技报;2003年
4 于杰记者 于莘明;国家大型空气动力试验门户网站开通[N];科技日报;2007年
5 刘军 兰小红;我国高速空气动力试验技术跻身世界先进行列[N];中国航空报;2003年
6 通讯员 刘军兰 小红 记者 于莘明;我国高速空气动力技术获突破性进展[N];科技日报;2003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