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投稿 | 论文排版

基于双重效益发展高速铁路快运物流的研究

胡延珽  孙有望  
【摘要】:近年来,我国正在大规模建设高速铁路客运专线,然而高昂的投资建设和运营维护费用导致了其经济效益欠佳。与此同时,快运市场发展迅猛,供不应求的趋势越来越明显。在这个特定的背景下,发展高速铁路快运物流可能会产生良好的双重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文章通过单位成本分析和社会效益分析阐述了发展高速铁路快运物流的经济必要性和社会必要性;然后,结合国内外成功案例和我国高速铁路实际技术条件情况分析了发展高速铁路快运物流的可行性。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吴玉树,谢贤良;国外高速铁路发展状况及社会经济效益综述[J];中国铁路;1999年06期
2 刘长安;;浅谈高速列车的优越性[J];新西部(下半月);2008年02期
3 李远富;;高速铁路速度目标值综合优选方法探讨[J];学术动态报道;1998年01期
4 方珍平;;预钻工艺破解高速铁路桩基施工难题[J];水利水电施工;2010年04期
5 张炜;;关于高速铁路对沿线区域经济影响的思考[J];上海铁道科技;2010年02期
6 ;浏览[J];报林;2008年10期
7 张鹏;肖绪文;;哈大客运专线路基填料改良试验研究[J];铁道标准设计;2009年06期
8 于涛;;高速铁路建设的内外部经济研究[J];铁道运输与经济;2007年01期
9 王晓明;;客运专线路基填料改良试验研究[J];铁道工程学报;2010年03期
10 程庆国,卢肇钧,周镜;加快高速铁路建设 促进综合运输发展[J];中国铁路;1998年08期
11 李承恕;高速铁路无线通信系统与GSM-R[J];铁道通信信号;1999年07期
12 赵非;高速铁路的旅客服务系统——话说高速铁路之七[J];铁道知识;2000年06期
13 王保成,韩锋;修建高速铁路的若干热点问题[J];甘肃科技;2004年01期
14 张工化;;浅谈高速铁路实训基地建设[J];科技信息(学术研究);2007年18期
15 袁长卿;高月婷;;轨道不平顺性对高速铁路的影响[J];铁道建筑技术;2007年S2期
16 秦凤华;;连接京津的高速铁路[J];中国投资;2008年06期
17 王轩;林玳玳;;石太高速铁路对沿线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研究[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10年S1期
18 李东荣;袁笑颜;;我国高速铁路发展状况初探[J];商场现代化;2010年14期
19 程超;马瑛;;中铁二十三局:高铁创新技术领先世界[J];建筑;2011年02期
20 徐红莉;;高速铁路将与电信业协同发展[J];信息通信;2011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樊彦君;;客运专线电力系统继电保护整定值仿真程序[A];中国铁道学会电气化委员会2006年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6年
2 李琴;晏兆晋;;高速铁路综合调度系统的比较与分析[A];扩大铁路对外开放、确保重点物资运输——中国科协2005年学术年会铁道分会场暨中国铁道学会学术年会和粤海通道运营管理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3 王国荣;赵品;;提高铁路运输速度 发展高速铁路 适应国民经济的大发展[A];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国科技工作者的历史责任——中国科协200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上)[C];2003年
4 金守华;;客运专线建设管理中若干问题的思考[A];客运专线工程技术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C];2008年
5 王大庆;谢楠;陈英俊;;高速铁路抗震设防问题[A];第八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Ⅲ卷)[C];1999年
6 杜越;宋红红;;高速铁路路基水泥搅拌桩施工及质量控制[A];科技、工程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中国科协第五届青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7 林志海;;高速铁路牵引网距离保护探讨[A];中国铁道学会电气化委员会2006年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6年
8 常春伟;刘嘉武;鲍存坤;陈幼平;;高速铁路车——线——桥系统动力分析模型研究[A];第七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Ⅲ卷)[C];1998年
9 智建国;吴章忠;刘岩军;;包钢生产高速铁路用钢轨的工艺和装备[A];科技、工程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中国科协第五届青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10 卢敏;;基于4C理论的高速铁路客运营销策略及其实施措施[A];铁道科学技术新进展——铁道科学研究院五十五周年论文集[C];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凤学;中国高速铁路对区域经济发展影响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2 赵庆国;高速铁路产业发展政策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2013年
3 张嘉敏;高速铁路能力计算与评估之理论与方法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2年
4 李献民;高速铁路加筋过渡段静动力特性数值分析及试验研究[D];中南大学;2004年
5 赵平;高速铁路站场设计及参数优化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6 张旭;高速铁路与民航客运竞争及协同发展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2年
7 高仕斌;高速铁路牵引供电系统新型保护原理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4年
8 刘万明;我国高速铁路客运专线主要技术经济问题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2年
9 聂志红;高速铁路轨道路基竖向动力响应研究[D];中南大学;2005年
10 金亮星;高速铁路路堑岩质边坡的动态响应及稳定性研究[D];中南大学;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祁彪;地面沉降对京沪高速铁路(北京—济南段)影响分析[D];西南交通大学;2009年
2 刘振江;高速铁路CFG桩—网复合结构的桩土应力分析[D];西南交通大学;2009年
3 李昂;高速铁路与城市轨道交通衔接换乘问题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4 丁丽娜;高速铁路供电系统保护配置[D];西南交通大学;2005年
5 娄奇鹤;高速铁路综合调度电力子系统仿真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5年
6 卢芳;高速铁路技术创新扩散效益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08年
7 何平安;板式轨道道岔板的优化设计[D];同济大学;2007年
8 李敏;高速铁路桥上无缝线路断缝值的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08年
9 李洪旺;基于GIS的高速铁路生态影响评价与生态恢复研究[D];中南大学;2009年
10 李力;高速铁路旅客列车开行方案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 习少颖通讯员 曹锋;武广高速铁路技术难点全攻克[N];湖北日报;2007年
2 记者 矫阳;我今年将开工建设4100公里高速铁路[N];科技日报;2008年
3 通讯员 陈平军 记者 杨倩;石家庄火车北站广场开始升级改造[N];河北日报;2009年
4 本报记者 刘仁;中国高速铁路专利申请近千件[N];中国知识产权报;2010年
5 本报记者 焦红霞;我国高速铁路发展对世界影响深远[N];中国改革报;2010年
6 社科院金融所研究员 易宪容;我们如何应对高风险时代?[N];华夏时报;2011年
7 ;南宁至广州高速铁路10月开建[N];法治快报;2008年
8 郭峰石向东 记者 硕强;我省将实现每个设区市通高速铁路[N];河北日报;2008年
9 本报记者 黄颖;成渝高速铁路 初定两条线路[N];成都日报;2007年
10 本报记者  邓海平 通讯员  凌勋伟;坚持技术创新 建设精品工程[N];经济日报;2006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