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投稿 | 论文排版

带回热器CO_2跨临界热泵系统的性能分析

杨俊兰  李金芮  白杨  姬旭  
【摘要】:为了比较回热器对不同型式CO_2热泵系统性能的影响,建立了5种带回热器CO_2跨临界循环的热力学模型,分析了吸气过热度、蒸发温度、高压压力和气体冷却器出口温度对制冷、制热系数的影响,以及蒸发温度、气体冷却器出口温度对最优高压压力的影响,给出了不同循环的适用条件。结果表明:带膨胀机单级、双级压缩系统综合性能较好,制冷COP可分别达到2.83和3.2,制热COP可分别达到3.82和3.6,但都不适合加回热器;回热器对CO_2跨临界双级带节流阀回热器循环(TSCV+IHE)性能提高最大,过热度平均每提升5 ℃,COP提升约0.1;CO_2跨临界单级带喷射器回热器循环(SCEJ+IHE)适用于蒸发温度、气体冷却器出口温度均较低的情况;单级压缩比双级压缩的最优高压压力低0.5~1 MPa;提高蒸发温度和减小气体冷却器出口温度都有利于降低最优高压压力。研究成果可为CO_2跨临界循环的性能提高和优化提供参考。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6条
1 王小元;赵军;王永真;许文杰;钟声远;;基于CO_2热泵的产消型数据中心能效联动优化[J];南方能源建设;2020年03期
2 张雅玲;邵宗义;郑小兵;;人体CO_2释放速率对建立建筑室内新风量标准的研究[J];建筑技术;2021年07期
3 田成;;铝酸盐水泥在高温和CO_2气氛的水化机理研究[J];水泥工程;2019年06期
4 陈子丹;罗会龙;杜培俭;刘锦春;薛涛;赵新帅;;供暖用CO_2空气源热泵变频运行性能研究[J];太阳能学报;2020年03期
5 姜云涛;马一太;张子坤;王伟;;回热器对跨临界CO_2水源热泵的影响判别式及实验研究[J];热科学与技术;2009年04期
6 宋旭东;谈CO_2灭火系统生产和工程设计中的问题——低压CO_2灭火系统调研报告[J];消防技术与产品信息;2001年03期
7 马一太;马利蓉;杨俊兰;刘圣春;;带膨胀机的CO_2空调系统循环的研究[J];流体机械;2005年11期
8 张弢;张怡;汪森玮;杨鸣宇;;不同送风方式下新风对中小学教室内CO_2稀释的研究[J];制冷;2020年01期
9 孙井纬;刘业凤;贾世伟;;跨临界CO_2热泵热水器用气冷器研究现状[J];制冷技术;2016年02期
10 肖建庄;黎骜;丁陶;;再生混凝土生命周期CO_2排放评价[J];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年05期
11 任延武;龚毅;梁志礼;;跨临界CO_2热泵热水器的实验研究[J];家电科技;2010年08期
12 欧竞赛;刘雄;;CO_2喷射器水源热泵冬季供暖性能分析[J];建筑热能通风空调;2021年09期
13 唐小方;袁富贵;陈晓旭;;绿色建筑对CO_2的减量设计研究[J];教育现代化;2016年36期
14 夏国青;关欣;郭千朋;吕吉锋;刘昊俊;;太阳能辅助CO_2热泵系统回热器设计及实验研究[J];建筑节能;2016年02期
15 黄志甲;赵玲玲;张婷;刘钊;;住宅建筑生命周期CO_2排放的核算方法[J];土木建筑与环境工程;2011年S2期
16 梁志礼;龚毅;任延武;张文慧;;跨临界CO_2制冷系统性能的实验研究[J];建筑科学;2010年10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李夏杰;王泽龙;王强;;基于CO_2跨临界循环的地下水源热泵系统[A];全国暖通空调制冷2010年学术年会资料集[C];2010年
2 矫立涛;张明杰;付裕;;CO_2在小型热泵热水器中的应用实验[A];2013年中国家用电器技术大会论文集[C];2013年
3 李黎明;霍文霖;王凯;万松琳;;钢结构住宅全生命周期CO_2排量分析研究[A];第十二届全国现代结构工程学术研讨会暨第二届全国索结构技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2年
4 梁志礼;龚毅;任延武;张文慧;;跨临界CO_2制冷系统性能的实验研究[A];全国暖通空调制冷2010年学术年会学术文集[C];2010年
5 吴祥生;刘兆勇;肖涌;戴通涌;杨嘉;熊学艺;;重庆市地下商场CO_2浓度测试与分析[A];全国暖通空调制冷2002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2年
6 张文慧;龚毅;聂雪丽;;CO_2热泵热水器特性分析[A];全国暖通空调制冷2008年学术年会资料集[C];2008年
7 单金玲;朱海涛;谢松甫;谢英柏;;直膨式跨临界CO_2热泵地板辐射采暖的可行性分析[A];2013中国制冷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3年
8 李业绩;李娜;付彦青;刘菲;李侠;程美洁;;细晶高强钢筋CO_2气保焊焊后力学性能及组织的研究[A];'2012中国钢结构行业大会论文集[C];2012年
9 杨俊兰;唐嘉宝;苗艳芳;;CO_2蒸发器的换热性能分析与实验研究[A];高等教育学会工程热物理专业委员会第二十一届全国学术会议论文集——传热传质学专辑[C];2015年
10 陈艳平;安世奇;孙明;;变风量系统中室内CO_2浓度的模糊积分控制[A];冶金轧制过程自动化技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5年
11 史铭杰;袁日;;CO_2气体保护焊在煤气柜安装工程中的应用[A];中国土木工程学会城市燃气分会输配专业委员会2007年会论文集[C];2007年
12 李夏杰;王泽龙;王强;;基于CO_2跨临界循环的地下水源热泵系统[A];山东制冷空调——2009年山东省制冷空调学术年会“烟台冰轮杯”优秀论文集[C];2009年
13 耿为民;林峡;林永清;;CO_2投加系统在净水工艺中的应用[A];2016中国环博会污泥论坛与膜法论坛论文集[C];2016年
14 王衡;范绍林;李少游;;CO_2气体保护半自动焊在网架工程上的应用[A];第六届空间结构学术会议论文集[C];1996年
15 涂杰;郭道林;王双林;高影;丁朝明;张华昌;杨昭;马洪林;何其乐;曹乐钦;龙立光;;中央储备粮绵阳直属库CO_2气调储粮工程的建设[A];中国粮油学会第二届学术年会论文选集(综合卷)[C];2002年
16 马瑞芳;李雯;李世平;罗会龙;;CO_2热泵双级冷却套管式气体冷却器性能数值模拟[A];2015年第十六届西南地区暖通热能动力及空调制冷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5年
17 崔晓龙;文光彩;;跨临界CO_2热泵热水器用气冷器模拟设计及实验研究[A];2015年中国家用电器技术大会论文集[C];2015年
18 王丽辉;王侃宏;张忠浦;;不同冷热源技术对CO_2减排的贡献[A];全国暖通空调制冷2008年学术年会资料集[C];2008年
19 李文菁;杨昌智;吴晓燕;戴小珍;康知华;;长沙市商场热湿环境及空气中CO_2浓度实测分析[A];第13届全国暖通空调技术信息网技术交流大会文集[C];2005年
20 张剑飞;秦海杰;秦妍;钟鹏飞;;CO_2应用于热泵循环的热力学分析[A];第七届中国制冷空调行业信息大会论文集[C];201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黄浩;基于水化惰性胶凝材料的CO_2矿化养护建材机制研究[D];浙江大学;2019年
2 佟振;分离式CO_2热管传热特性及在数据中心的应用研究[D];清华大学;2016年
3 安青松;CO_2滚动转子膨胀机内部相变膨胀过程机理分析与可视化试验研究[D];天津大学;2009年
4 李晓飞;新型微流化床簇反应器研制及其CO_2捕集性能研究[D];山东大学;2017年
5 刘君怡;夏热冬冷地区低碳住宅技术策略的CO_2减排效用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6 袁磊;河西走廊太阳能和CO_2空气源热泵联合采暖系统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段超龙;蒸发过冷对喷射器跨临界CO_2热泵的影响[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8年
2 张艺;太阳能-CO_2热泵制热量调控及温度分层水箱联合应用研究[D];天津商业大学;2019年
3 刘璐;基于Wi-Fi与CO_2的在室行为预测研究[D];湖南大学;2019年
4 张文悦;CO_2侵蚀与AAR共同作用下纳米混凝土耐久性试验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19年
5 竹世忠;重庆地区典型建筑外墙保温体系生命周期CO_2排放研究[D];重庆大学;2015年
6 刘秋菊;CO_2热泵热水器的理论与实验研究[D];天津大学;2007年
7 刘爽;用于CO_2热泵热水器的喷射器特性研究[D];浙江大学;2008年
8 付江涛;用于CO_2热泵热水器的喷射器设计与模拟[D];南京理工大学;2013年
9 魏晋;带喷射器的跨临界CO_2热泵系统的变工况研究[D];浙江大学;2016年
10 韩凯悦;太阳能-CO_2空气源热泵系统的供热性能研究[D];天津商业大学;2021年
11 刘建林;跨临界CO_2热泵地板辐射采暖系统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2012年
12 董蕾;集成建筑生命周期能耗及CO_2排放研究[D];天津大学;2012年
13 燕艳;浙江省建筑全生命周期能耗和CO_2排放评价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14 张延顺;基于CO_2浓度控制的空调新风节能特性研究[D];广州大学;2015年
15 许晨琛;跨临界CO_2热泵与太阳能热水系统的耦合分析[D];长安大学;2014年
16 石雪;跨临界CO_2热泵的有限时间热力学分析与优化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2013年
17 高小燕;高校教室自然通风对室内CO_2浓度影响实测研究[D];重庆大学;2016年
18 马静;绿色建筑中给排水系统CO_2排放量的阈值研究[D];重庆大学;2014年
19 李恩腾;超低温跨临界CO_2热泵实验与多目标优化研究[D];浙江工业大学;2020年
20 欧阳晶莹;太阳能辅助跨临界CO_2热泵系统的理论分析和优化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2013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