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并联冷凝器水冷热泵系统模拟与试验研究
【摘要】:运用EES编程建立了水冷热泵系统的数学模型,对系统的制热性能进行了模拟计算,主要分析了室内环境温度、冷却水进口温度和流量对系统制热量性能系数和能效比的影响。模拟结果表明:室内环境温度对系统性能系数和能效比影响很大,随着温度的升高制热系数降低;在一定范围内随着进水温度和流量的升高,系统性能系数和能效比急剧增大,但随后趋于平缓,存在最佳流量。通过模拟研究了运行参数对性能的影响,为实际的开发设计和验证提供了依据。根据理论设计,搭建试验样机,利用空调焓差室对该机组进行试验研究,对试验样机在名义工况下的制冷、制热性能进行了测试,水侧和制冷剂侧热平衡偏差在5%以内,进一步验证了测试的准确性。测试结果表明,制冷工况时的性能系数和能效比均低于制热时的,采用双并联冷凝器设计,对于较大制冷量和制热量热泵系统具有明显优势。
|
|
|
|
1 |
洪涛,魏东,林洪月,白雪;反复加卸荷时的新疆沙承压特性的试验研究[J];工业技术经济;1997年04期 |
2 |
张同芹,袁浩,罗勇,王启平,冉祥玉;肥城市农田“三灌”工程试验研究[J];山东水利;2000年01期 |
3 |
皮连根;;摩托车电控燃油喷射系统的试验研究[J];内燃机与动力装置;2009年03期 |
4 |
盛谦;;混凝土导热系数试验研究[J];大众科技;2009年08期 |
5 |
高炳章,常竞;大型热运钢锭锻造横裂试验研究[J];兵器材料科学与工程;1988年07期 |
6 |
黄少华;闵维民;余家骅;;池灰资源的质量剖析及湿灰代砂试验研究[J];硅酸盐建筑制品;1993年06期 |
7 |
徐新喜,孙景工,张庆勇,祁建诚,高振海;急救车担架系统乘卧舒适性的试验研究与评价[J];医疗卫生装备;1994年05期 |
8 |
肖跃成;消除中小桥梁接缝技术初步试验研究[J];中南公路工程;2005年02期 |
9 |
;广东省水利水电科学研究所简介[J];岩土工程学报;1989年06期 |
10 |
赵顺合;循环海水间断性施氯可行性试验研究[J];华北电力技术;2000年04期 |
11 |
黄杰明;非高温法提取粉煤灰中铝和硅的试验研究[J];电力环境保护;2002年02期 |
12 |
赵利军,杜占领,冯忠绪;新型振动搅拌装置的试验研究[J];中国公路学报;2005年02期 |
13 |
董小七;;钢模板粘结予埋件新技术试验研究[J];山西建筑;1988年03期 |
14 |
孟广柱,杨伟真,陈泽光,吕秀贞,曾庆华,戴清;宣威电厂水库治理方案及其试验研究[J];泥沙研究;1992年02期 |
15 |
董雅琴,吉德杰,李秀芳;QGJ-0.40型公路路边清沟机试验研究[J];黑龙江交通科技;1997年02期 |
16 |
岳小卫,温立成;木钙水冲法进行混凝土接茬处理的试验研究[J];中外公路;2003年04期 |
17 |
张保红;邹家进;;掺粉煤灰混凝土用于公路工程的试验研究[J];粉煤灰;2007年02期 |
18 |
;Y型喷嘴的试验研究——结构的选择和计算[J];锅炉技术;1980年Z1期 |
19 |
马碧娥;原状粉煤灰用于基础工程的试验研究[J];硅酸盐建筑制品;1993年04期 |
20 |
吴甲斌;船舶油运中油气污染、控制及石油蒸发试验研究[J];交通环保;2001年01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