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投稿 | 论文排版

论焦炭质量与炼铁生产

仵玉玲  李增伟  
【摘要】:焦炭作为高炉的燃料、还原剂、料柱骨架,因其料柱骨架作用的无可替代,使其质量倍受炼铁工作者的重视和关注。众所周知,焦炭主要质量指标对高炉产量和焦比的影响各不相同,如何综合评价焦炭的质量,作到焦化厂与炼铁厂互利互惠,对提高经济效益、减少资源浪费显得很重要,为此我们提出焦炭质量综合评价打分制,可以简单直观的对不同批次的焦炭进行质量评判和比较,同时通过应用测算,制定满足炼铁生产需要的焦炭质量范围,减少质量过剩对资源的浪费以及质量过低对炼铁生产的影响。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宋希祥;;影响焦炭质量的的因素分析和原料选择及预处理[J];民营科技;2011年08期
2 ;《铸造企业清洁生产综合评价》等国家标准通过审查[J];现代铸铁;2011年04期
3 史世庄;雷耀辉;曹素梅;张康华;吴琼;李凤霞;;堆积密度对捣固炼焦焦炭性能的影响[J];武汉科技大学学报;2011年04期
4 王暄;;基于投影寻踪模型的水质综合评价[J];地下水;2011年04期
5 白金锋;徐君;;捣固炼焦——解决优质炼焦煤短缺的重要发展方向[J];鞍钢技术;2011年04期
6 方懿;靳松;;浅谈高硫高灰煤在炼焦配煤中的合理使用[J];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2011年06期
7 王钰;于法展;尤海梅;;镇江市大气环境质量综合评价[J];云南地理环境研究;2011年03期
8 张长印;;提高焦炭质量 服务钢铁企业[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1年19期
9 苑韶峰;施伟伟;孙乐;;区域土地生态安全演化研究——以杭州为例[J];上海国土资源;2011年02期
10 薛希龙;王新民;刘奇;杨建;;基于AHP-灰色聚类模型的采空区危险性分析研究[J];湖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2期
11 李迎峰;;改善焦炭质量的有效途径[J];煤;2011年07期
12 吴迪;郑育毅;张江山;;基于未确知测度识别模型在污水处理厂运行效率评价中的应用[J];北方环境;2011年07期
13 周林虎;;基于灰色聚类法的水环境质量综合评价研究[J];人民珠江;2011年03期
14 周戈耀;朱昌蕙;常悦;田海玉;李端;;中药生产企业自主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中国药房;2011年31期
15 谢景娜;罗新荣;;基于层次分析法的煤矿瓦斯灾害评价[J];能源技术与管理;2011年04期
16 王梅英;刘继生;吕秀梅;王庆华;;固井质量综合评价技术与声波变密度测井技术对比分析[J];测井技术;2011年02期
17 张伟峰;孔金生;;GA优化的BP神经网络焦炭质量预测模型[J];选煤技术;2011年03期
18 王胜春;张德祥;陆鑫;梁英华;;中国炼焦煤资源与焦炭质量的现状与展望[J];煤炭转化;2011年03期
19 王彦丽;;渭河流域陕西段水环境质量综合评价与对策研究[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11年11期
20 王亚娟;刘小鹏;米文宝;;土地生态安全综合评价案例分析——以宁夏中部干旱带硒砂瓜工程为例[J];环境与可持续发展;2011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郑文华;张晓光;;采取技术措施 提高焦炭质量[A];高炉炼铁用焦炭质量技术研讨会文集[C];2007年
2 周兵祖;舒帮君;付强;李自仁;;合理利用煤炭资源 优化配煤提高焦炭质量[A];高炉炼铁用焦炭质量技术研讨会文集[C];2007年
3 许满兴;;焦炭质量对高炉炼铁指标的影响与改善焦炭热态性能的途径及举措[A];2010年全国炼铁生产技术会议暨炼铁学术年会文集(上)[C];2009年
4 郑文华;刘洪春;;中国焦炭质量现状及改善焦炭质量的措施[A];2001中国钢铁年会论文集(上卷)[C];2001年
5 李维忠;;结焦时间对焦炭质量影响的试验研究[A];苏鲁皖赣四省金属学会第十三届焦化联合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6 王维兴;;提高焦炭质量的技术措施[A];高炉炼铁用焦炭质量技术研讨会文集[C];2007年
7 刘新斌;张有芝;;提高焦炭质量、降低灰分[A];2004年全国炼铁生产技术暨炼铁年会文集[C];2004年
8 朱玉廷;;系统优化,改善焦炭质量[A];高炉炼铁用焦炭质量技术研讨会文集[C];2007年
9 朱玉廷;纪同森;贺西娟;姬长侠;;强化管理,改善焦炭质量[A];苏、鲁、皖、赣、冀五省金属学会第十四届焦化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10 喻小刚;李华明;吴洪生;;提高炉头温度,减少炉头生焦[A];苏、鲁、皖、赣、冀五省金属学会第十四届焦化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永涛;黄前流域不同配置经济林防护林水源涵养功能与价值评估[D];山东农业大学;2005年
2 云虹;分销商对制造商关系承诺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5年
3 王磊;动态对抗性环境下多机器人系统合作研究[D];清华大学;2005年
4 童明光;我国电力市场中市场力的理论与实证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06年
5 贾春宁;城市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研究及其在天津市的应用[D];天津大学;2004年
6 陈长青;红壤区农林复合系统分析与评价[D];南京农业大学;2005年
7 邹毅实;我国林纸一体化的模式构建与综合评价研究[D];南京林业大学;2006年
8 孙薇;市场条件下抽水蓄能电站效益综合评价及运营模式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河北);2007年
9 黄思光;区域环境治理评价的理论与方法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5年
10 朱丽;广州市环境、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综合评价[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胡毓瑾;城市再生水资源利用项目的技术经济综合评价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4年
2 霍拥军;中小型旅游城市的可持续发展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2005年
3 郭晓明;上市公司财务核心能力理论与综合评价研究[D];东北大学;2005年
4 朱强;基于GIS的公路网综合评价技术研究[D];郑州大学;2005年
5 关哲;保定市电力客户服务中心营销效果综合评价系统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河北);2005年
6 王旭辉;提升城市竞争力的分析评价实证研究[D];河海大学;2006年
7 张建琼;综合评价理论在唐氏综合症筛查系统中的研究与应用[D];武汉理工大学;2006年
8 胡东娜;北京总部经济发展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06年
9 周媛;江苏省沿江开发绩效综合评价模型研究[D];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06年
10 王燕;城市客运交通系统分析与评价[D];西南交通大学;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 李云萍;全市非公有制经济代表人士综合评价工作领导小组会召开[N];石家庄日报;2008年
2 彭强军 曾勇;武胜经济综合评价全省排位上升5位[N];广安日报;2009年
3 记者 王庆国;我市综合评价非公有制经济代表人士[N];齐齐哈尔日报;2010年
4 渤海期货 温京海;焦炭质量标准与检验[N];期货日报;2011年
5 记者 陈惟;流通竞争力综合评价上海居首[N];文汇报;2011年
6 记者 朱振岳 通讯员 孙江丽 孟昌;浙江两所高校试行综合评价招生[N];中国教育报;2011年
7 记者 刘祥 通讯员 张娜 郑辉 傅桂英 陈洋;河北钢铁承钢“重拳”保焦炭质量[N];中国冶金报;2011年
8 记者 陈亚静;芙蓉区将建“综合评价信息库”[N];湖南日报;2010年
9 北京育才学校小学部 牛晓东;综合评价促进孩子发展[N];中国教育报;2004年
10 蔡学斌;攀钢采取措施提高焦炭质量[N];中国冶金报;2003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