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豆象生长繁育及生活史的研究
【摘要】:正 英山县地处鄂东,毗邻安徽,是一个多山县,种植红小豆、绿豆、饭豆有较长历史。近年由于农副产品调价并推行联产责任制,农民种杂豆的热情进一步高涨。1985年杂豆总产量由1980年151万斤猛升到275万斤。“杂豆好种不好留,存放半月出豆牛”,绿豆象的危害使豆类造成大量损失。虽然我们广泛地开展了对绿豆象的防治并向农民传授储藏知识,取得了一定的收效,但虫蚀率仍在15—20%。虽然绿豆象食性不复杂,但发生面广,适应性强,破坏性大,是一种主要害虫。对其发生条件、行为习性和生活史等,文献虽有报导,但很笼统,各说不一。鄂东地区的英山县绿豆象的繁殖又有什么区域性特点,也是一个问题。为此,地区粮食局提出课题及研究方案,地、县、所三级科技人员于1982年10月—1983年8月在英山县杨柳粮管所,对绿豆象的危害状况及其防护措施,进行了一系列研究,取得了宝贵的实际材料,有些数据曾于1985年在《武汉粮油科技》第二期上发表。1984年6月起至1985年8月底止,又在英山县金铺粮管所进行扩大试验,研究绿豆象生长繁育环境及其世代生活史状况。现把鄂东地区绿豆象生长繁育规律及其世代延续等情况整理如下。
|
|
|
|
1 |
农科;绿豆贮妙方[N];山西科技报;2002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