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投稿 | 论文排版

因地制宜选用和繁育林木良种

原德金  
【摘要】: <正> 近年来,我省每年可采集落叶松、红松、油松、刺槐、紫穗槐等三十多个树种种子五、六万斤,调进红松、落叶松等种子四、五十万斤,从数量上可基本满足造林用种的需要。但是,也存在着主要造林树种不足,种子质量低劣和树种单纯等问题。产生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是过去靠天然结种,不搞良种基地;靠外援,不搞自力更生;靠个人采种,不搞专业采种。加之,有的同志对林木良种工作认识不足,抓的不得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马常耕同志谈我省林木良种化问题[J];陕西林业科技;1982年03期
2 沈熙环,王军辉,董健;对辽宁林木良种基地当前工作的意见[J];辽宁林业科技;2004年01期
3 ;一九七三年林木良种选育工作进展情况和体会[J];青海农林科技;1973年06期
4 汤之义;;我省实现林木良种化的途径[J];河南林业科技;1983年Z1期
5 来家学;;广西林木良种发展战略目标和对策[J];广西林业;1987年04期
6 陈聚恒;我区林木良种的选育取得重大成果[J];新疆林业;1980年03期
7 ;开展群选群育 实现林木良种化——陕西省林木良种化协作网的情况[J];陕西林业科技;1973年01期
8 球克;林木良种选育过程与子代测定 林木良种科技知识之七[J];新疆林业;1983年03期
9 ;河南省第一批林木良种通过审定[J];农家参谋;2001年01期
10 赵正峰;;对宁夏林木良种推广工作的思考[J];宁夏林业通讯;2007年02期
11 ;以阶级斗争为纲 开展林木良种选育工作[J];福建林业科技;1977年01期
12 祁庆昆;我区林木良种繁育工作概况与今后的任务——林木良种科技知识之一[J];新疆林业;1982年03期
13 廖舫林;;当前我省林木良种工作的一些问题[J];湖南林业科技;1982年01期
14 曾连生;王银川;徐毅仁;;我区完成林木良种普查工作[J];宁夏农林科技;1983年02期
15 林苗;;我省第三批林木良种通过审(认)定[J];云南林业;2007年03期
16 李静;尚洪学;高立刚;;林木引种技术探讨[J];林业科技情报;2007年04期
17 魏鉴章,吴理安,李建祥,李国锋;河南省林木良种工作现状及遗传改良策略[J];河南林业科技;1994年02期
18 张企曾;宣传贯彻《种子法》 加强林木良种法制建设[J];河南林业;2001年01期
19 王希群,夏志成,洪石,邱本旺;湖北省林木品种审(认)定工作的回顾及其展望[J];种子;2004年02期
20 施彬;;我国林木良种化问题及对策[J];人民论坛;2006年1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牟真;;甘肃省林木良种现状[A];面向21世纪的中国林木遗传育种——中国林学会林木遗传育种第四届年会文集[C];1997年
2 王棋;;我国林木良种工作的回顾与展望[A];全国林木遗传育种第五次学术报告会论文汇编[C];1986年
3 杨传平;沈熙环;卢孟柱;刘桂丰;张含国;李开隆;;林木育种学发展[A];2008-2009林业科学学科发展报告[C];2009年
4 张时敏;李广武;;落叶松芽瘿蚊的初步观察[A];北京昆虫学会成立四十周年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汇编[C];1990年
5 丘进清;蓝贺胜;谢国阳;;福建林木良种产学研的实践与探索[A];第二届中国林业学术大会——S14 产学研结合平台论文集[C];2009年
6 李爱;齐力旺;宋文芹;陈成彬;王春国;;落叶松杂种优势形成过程中基因组DNA甲基化水平及模式研究[A];中国的遗传学研究——遗传学进步推动中国西部经济与社会发展——2011年中国遗传学会大会论文摘要汇编[C];2011年
7 李莉;刘玉喜;陆志华;;落叶松杂种组培繁殖的研究[A];中国林木遗传育种进展[C];1991年
8 刘红;;创新机制,推进我国林木良种工作持续发展[A];第六届全国林木遗传育种大会论文集[C];2008年
9 杨丽君;李长河;姜兴林;宋光辉;张传静;;兴安落叶松优良家系的早期测定[A];提高全民科学素质、建设创新型国家——2006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C];2006年
10 沈熙环;;继往开来,分会一定能对我国林业建设做出重大贡献[A];第六届全国林木遗传育种大会论文集[C];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立学;落叶松对胡桃楸化感作用的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06年
2 梅莉;水曲柳落叶松人工林细根周转与碳分配[D];东北林业大学;2006年
3 史建伟;施肥对水曲柳和落叶松细根动态影响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06年
4 于水强;水曲柳和落叶松细根寿命的估计[D];东北林业大学;2006年
5 冯健;日本落叶松×长白落叶松无性系间生根差异的分子机制[D];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2008年
6 张蕾;日本落叶松×华北落叶松体细胞胚胎发生的生化机制和分子机理研究[D];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2008年
7 那守海;氮磷营养对落叶松幼苗生长的调控[D];东北林业大学;2008年
8 王庆成;水曲柳落叶松细根对土壤养分空间异质性的反应[D];东北林业大学;2004年
9 杜晓;落叶松原花色素的分级及精细化利用研究[D];四川大学;2006年
10 于宁楼;九龙山不同森林类型立地长期生产力研究[D];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200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于丽丽;火烧干扰对小兴安岭落叶松针叶林湿地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D];东北林业大学;2011年
2 刘艳;落叶松指接材力学性质的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05年
3 姜海凤;三种落叶松光合生理生态学特性比较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03年
4 王丽娜;我国林木良种与良种基地发展建设的政策与机制性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07年
5 夏志成;湖北省林木育种区划建设问题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8年
6 丁晓纲;毛乌素沙地主要造林树种水分生理生态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05年
7 姜红英;水曲柳和落叶松细根生产、死亡和周转及其对长期施肥的反应[D];东北林业大学;2010年
8 佟丽丽;不同树龄及纯种杂种家系的落叶松抗虫相关物质的差异[D];东北林业大学;2010年
9 郭盛磊;氮、磷营养供应对落叶松幼苗生长和光合作用的影响[D];东北林业大学;2004年
10 刘淑明;土壤水分对黄土高原主要造林树种作用规律的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2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特派记者 王付友;推广林木良种[N];吉林日报;2006年
2 记者 甘勇通讯员 周卫平 赵辉;中日合作12年育出林木良种[N];湖北日报;2008年
3 雷跃平 秦采风;我省首次审定通过第一批林木良种[N];河南日报;2000年
4 记者 康勇军;我国去年审定认定林木良种30个[N];中国绿色时报;2007年
5 本报赴广东采访团;因地制宜闯市场[N];中国邮政报;2001年
6 尹维万;科学采集林木良种[N];湖南科技报;2006年
7 记者 白兆会;林木良种指南加速北京良种推广[N];中国绿色时报;2008年
8 朱柯;促销策划因地制宜[N];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2002年
9 李世峰;30个林木良种通过国家审(认)定[N];中国花卉报;2007年
10 刘和风 刘英军;建立林木良种推广使用的跟踪制度[N];中国绿色时报;2008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