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投稿 | 论文排版

大分子自组装-嵌段共聚物的研究进展

彭秀琴  
【摘要】:简述了嵌段共聚物的几种合成方法,着重介绍了ATRP,RAFT两种可控活性自由基聚合,阐述了其聚合原理,以及最新的研究进展。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华静,张一烽,陈滇宝;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及其在新型高分子材料合成中的应用[J];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2002年05期
2 华峰君,杨玉良,何军坡,刘兵,胡春圃;多支化聚甲基丙烯酸甲酯-g-聚苯乙烯的合成研究(英文)[J];合成橡胶工业;2000年01期
3 许淼清,黄剑莹,颜明发,林明华,林强,陈一虹,邹友思;NaNO_2/FeSO_4存在下聚苯乙烯大分子引发剂的合成及嵌段共聚[J];高等学校化学学报;2005年08期
4 汪厚安;徐国财;侯丽;王艳;;ATRP法制备纳米铜/PMMA-b-PSt复合粒子及其表征[J];安徽工程科技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02期
5 汪厚安;徐国财;侯丽;王艳;;ATRP法制备纳米铜/PMMA-b-PSt复合材料及其表征[J];化学推进剂与高分子材料;2009年04期
6 苏鑫;冯玉军;陈志;鲁智勇;夏雨;;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在制备水溶性聚合物中的应用[J];高分子通报;2007年12期
7 马利福;黄启谷;宋怀河;杨万泰;;茂金属化合物/Zn/BDGE/MAO催化体系合成aPS-b-P(S-co-E)-b-PE嵌段共聚物的研究[J];高分子学报;2009年07期
8 姚献东,祁茵,季根忠,孙旭东,王芸,郑小明,齐陈泽;碳-碳键型活性自由基聚合引发体系的研究现状[J];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2004年02期
9 严军辉;赵彦保;;ATRP活性自由基聚合制备两亲性嵌段共聚物[J];河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05期
10 郑强,孙蕴璞,林萍,张慰盛;“Cr~(2+)+BPO”体系引发的活性自由基聚合[J];华东理工大学学报;1989年03期
11 万德成;周青;;非共轭单体的活性自由基聚合进展[J];高分子通报;2008年01期
12 刘燕飞,万小龙,应圣康;聚(苯乙烯-b-2-甲基-2-噁唑啉)嵌段共聚物的合成[J];高等学校化学学报;2000年07期
13 李达;张玉梅;朱方亮;王华平;王彪;;离子液体在自由基聚合反应中的应用研究进展[J];高分子通报;2006年07期
14 何翠莲;姚洪伟;;基于RAFT过程的MMA可控自由基聚合及嵌段共聚物的合成[J];青岛大学学报(工程技术版);2007年01期
15 王文召;胡敏奇;邵立东;毕韵梅;;两个ATRP大分子引发剂的合成与表征[J];云南化工;2009年02期
16 华曼,薛乔,陈明清,刘晓亚,杨成;以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法合成两亲性嵌段共聚物[J];江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年01期
17 李光;白如科;;活性聚合法合成结构精确的含氟嵌段共聚物[J];高分子通报;2007年07期
18 张源源;周秀华;;活性自由基聚合法合成偶氮聚合物研究进展[J];化工时刊;2008年06期
19 洪春雁,潘才元;用ATRP法和RAFT法制备线形嵌段共聚物[J];化学通报;2003年06期
20 谭英杰,梁玉蓉;活性自由基聚合的新进展——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J];山西化工;2004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任晓娜;张磊;王洪;谭业邦;;两性双亲水嵌段共聚物的合成及溶液性质研究[A];2011年全国高分子学术论文报告会论文摘要集[C];2011年
2 郝瑞霞;唐二军;陈占虎;袁淼;王薇;;水乳体系中ATRP法合成PMMA-b-PSt嵌段共聚物[A];2011年全国高分子学术论文报告会论文摘要集[C];2011年
3 何天白;;2011年度中国化学会“高分子科学邀请报告荣誉奖”获奖人报告 基于高分子软物质特性构建嵌段共聚物非平衡相[A];2011年全国高分子学术论文报告会论文摘要集[C];2011年
4 李跃;钱虎军;吕中元;;多分散性对嵌段共聚物相行为的影响[A];中国化学会第28届学术年会第7分会场摘要集[C];2012年
5 张蓉平;左彪;高杰;张丽;王新平;;分子水平研究AB及ABA型氟化嵌段共聚物甲苯溶液气液界面结构[A];中国化学会第十三届胶体与界面化学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1年
6 胡娜;李继航;徐国强;倪忠斌;陈明清;;pH-温度敏感性嵌段共聚物的合成及其胶束化行为研究[A];2011年全国高分子学术论文报告会论文摘要集[C];2011年
7 卜伟锋;;基于多酸-嵌段共聚物的胶束和囊泡[A];2010中西部地区无机化学化工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8 马福民;李文;孔晓华;;质子化离子液体为介质合成低分散度嵌段共聚物[A];中国化学会第28届学术年会第7分会场摘要集[C];2012年
9 孙德志;刘杰;魏西莲;张骞;郑利强;;两类阳离子表面活性离子液体与嵌段共聚物相互作用[A];中国化学会第十三届胶体与界面化学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1年
10 何鹏;俞炜;周持兴;;烯烃嵌段共聚物微相分离的流变学研究[A];2011年全国高分子学术论文报告会论文摘要集[C];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要旸;亲水性聚合物在基因载体、表面蛋白固定及蛋白结晶方面的应用[D];南开大学;2010年
2 王万杰;苯乙烯类嵌段共聚物及其共混物的黏弹行为研究[D];浙江大学;2006年
3 侯小东;新型光学活性聚苯乙烯-b-聚乳酸/纳米晶体杂化材料的化学、物理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9年
4 王薇;化学酶法合成嵌段共聚物及其自组装的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5 杨柳;生物可吸收聚乳酸—聚乙二醇嵌段共聚物自组装纳米胶束药物控释体系研究[D];复旦大学;2010年
6 谷巨明;碘仿作链转移剂的氯丁二烯乳液聚合及嵌段共聚物合成研究[D];北京化工大学;2010年
7 张国杰;自洽场理论Fourier空间解法:ABC星型与线型嵌段共聚物相图计算[D];复旦大学;2009年
8 王育才;聚磷酸酯的控制合成及其在药物传递中的应用[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0年
9 孟辉;含ITX残基大分子引发剂控制聚合制备嵌段共聚物及其应用研究[D];北京化工大学;2009年
10 李亚鹏;新型功能嵌段共聚物合成及其自组装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鑫;ATRP法合成含糖嵌段共聚物及其自组装研究[D];济南大学;2011年
2 韩晓宇;温度/双pH敏感性嵌段共聚物PDEAM-b-PDMAEMA-b-PMAA的ATRP及胶束化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3 柏泽伟;嵌段共聚物与二氧化硅胶体粒子之间相互作用[D];吉林大学;2011年
4 张飒;NAS介导可酰胺化的环境敏感性嵌段共聚物的合成及相行为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5 杨小云;槲皮素聚已内酯—聚乙二醇—聚已内酯嵌段共聚物胶束的研究[D];河南大学;2010年
6 陈晓婷;含有PEO链段的嵌段和接枝共聚物的合成及性能研究[D];青岛大学;2007年
7 魏芬芬;星型PLA-PEG嵌段共聚物的合成及其在药物负载中的应用[D];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
8 贾林;生物可降解两亲性嵌段共聚物的合成及其作为药物载体的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0年
9 刘旭;pH/温度响应性聚磷酸酯全亲水性嵌段共聚物的合成及应用[D];苏州大学;2010年
10 庞小龙;嵌段共聚物PMMA-b-PAA及PMMA-b-PAM的制备和表征[D];陕西师范大学;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沈向明;高效专用绿色[N];中国化工报;2002年
2 封麟光;迈向21世纪的合成树脂工业[N];中国化工报;2000年
3 易继哲;SIS供不应求发展空间大[N];中国化工报;2004年
4 乐天 编译;纳米存储10年内会有突破[N];计算机世界;2009年
5 组稿 李法瑞;高分子与现代生活[N];上海科技报;2010年
6 杨栋;吸湿排汗纤维织物染整加工[N];中国纺织报;2004年
7 孙伯庆 栾瑛洁 孙宇;热塑性弹性体的现状与发展[N];中国化工报;2000年
8 平其能;纳米药物制剂的现状与未来[N];中国医药报;2002年
9 河芳;亚太地区PP市场行情[N];中国包装报;2004年
10 唐少雄;高分子合成工业第三次革命的先驱[N];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2000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