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峡库区坝址段生态演变的遥感图像解译
【摘要】:1994年5月6日、1997年5月5日TM影像解译,图号125-38,样区范围256×256像元。采用TM4,5,3赋R,G,B的合成方案,在这种合成片上旱地、裸地、居民点、水田、林地、灌丛草地等均有不同的显示,特别是山坡地层次十分丰富,详细提供了有关植被类型、覆盖度、土壤侵蚀强度、基岩特征等有关信息。三峡库区坝址一带地形开阔,为低山丘陵区,植被覆盖率较低,两岸有明显的人工痕迹,工程对环境的破坏范围清晰可见。
|
|
|
|
1 |
张磊;董立新;吴炳方;周万村;;三峡水库建设前后库区10年土地覆盖变化[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07年01期 |
2 |
刘殊,吴金清,张志祥,向红梅;三峡库区资源植物调查初报[J];资源开发与市场;1998年02期 |
3 |
刘文;;三峡大清库[J];环境;2002年12期 |
4 |
夏培度;;高度重视三峡库区船舶生活污水的处理[J];团结;2006年03期 |
5 |
陈卓良;三峡库区夏橙发展前景[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1992年01期 |
6 |
陈西平,梁萌,李隆缘;三峡库区降雨径流水体中铜、锰、镍、锌、铅含量及分布特征[J];四川环境;1996年04期 |
7 |
马智利;三峡库区农村经济持续发展对策[J];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1998年03期 |
8 |
代高飞,尹光志,张东明,阎河;三峡大移民与可持续发展[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1年S1期 |
9 |
孙亚范,余海鹏;三峡库区生态环境建设研究[J];农业环境与发展;2002年05期 |
10 |
;重庆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调整三峡库区水污染防治领导小组的通知[J];重庆市人民政府公报;2003年07期 |
11 |
;三峡库区船舶防污急需解决三大难题[J];水路运输文摘;2004年Z1期 |
12 |
刘克万,谢礼国,郑怀礼,张占梅;三峡库区成库后工业固体废弃物的处置与利用[J];重庆建筑大学学报;2004年02期 |
13 |
何京蓉;三峡库区城市垃圾处理场的市场化运行研究[J];科技创业月刊;2005年10期 |
14 |
邹燕;;论三峡库区地质灾害救灾补偿机制[J];法制与社会;2007年11期 |
15 |
丁玉龙;;浅谈三峡库区水环境[J];硅谷;2008年08期 |
16 |
陈保立;刘红延;彭正华;江亚鸣;;三峡库区不稳定高切坡评价工作主要体会[J];资源环境与工程;2008年01期 |
17 |
魏复盛;;为环境把脉 与绿色同行——创刊致读者[J];三峡环境与生态;2008年01期 |
18 |
黄凯;;论三峡库区地质灾害应急管理体制的构建[J];法制与社会;2008年32期 |
19 |
罗钰坊;;三峡库区循环经济发展与生态文明[J];重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年06期 |
20 |
李慧敏;;促进三峡库区绿色食品产业发展的思考[J];科学咨询(决策管理);2009年07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