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牛乳房炎研究进展
【摘要】:奶牛乳房炎是造成奶牛养殖业经济损失的重要传染病之一,随着我国奶牛养殖业的不断发展,牛奶产量的不断提升,奶牛乳房炎的发病率也呈上升趋势,尤其是隐性乳房炎给奶牛养殖场带来的经济损失更是十分巨大。基于此,本文综述了奶牛乳房炎的病因、发病机理、危害、临床症状、检查方法以及治疗手段,以期为奶牛养殖场预防奶牛乳房炎的发生提供理论基础。
|
|
|
|
1 |
李娜;贾建林;坎吉古丽;赵殿玲;;奶牛乳房炎的预防与治疗[A];中国奶业协会年会论文集2008(上册)[C];2008年 |
2 |
任大鸾;;规模化牧场奶牛乳房炎的预防及兽药合理使用措施[A];第三届中国奶业大会论文集(下册)[C];2012年 |
3 |
陈橙;金尔光;陈洁;陶利文;吕景福;钱运国;周木清;宫时玉;夏瑜;;奶牛乳房炎病原菌的分离鉴定及药敏试验[A];中国奶业协会第24次繁殖学术年会暨国家奶牛/肉牛产业技术体系第一届全国牛病防治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
4 |
路建彪;刘文强;裴兰英;;奶牛乳房炎致病菌的分离鉴定[A];山东农业微生物技术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
5 |
晏勇邦;周贵;;奶牛乳房炎的防治研究[A];科技创新与节能减排——吉林省第五届科学技术学术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8年 |
6 |
吴海云;卫勇;杨仁杰;单慧勇;曾雅楠;董桂梅;艾成龙;;二维相关谱结合模式识别的奶牛乳房炎快速检测方法研究[A];第21届全国分子光谱学学术会议暨2020年光谱年会论文集[C];2020年 |
7 |
刘祯;刘光磊;;浅述奶牛乳房炎发病原因及防治技术[A];第六届中国奶业大会论文集[C];2015年 |
8 |
张海军;邳明伟;;中草药防治奶牛乳房炎的对比试验[A];第三届河北省畜牧兽医科技发展大会论文集(上册)[C];2016年 |
9 |
赵海福;马琪;杨朝雪;王涛;赵强;;奶牛乳房炎细菌耐药性的中药消除作用研究[A];第三届中国西部动物学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14年 |
10 |
王琴;时书宁;方炳虎;;孢洛宁防治奶牛乳房炎的研究进展[A];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兽医药理毒理学分会第十一届会员代表大会暨第十三次学术讨论会与中国毒理学会兽医毒理专业委员会第五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5年 |
11 |
时书宁;王琴;方炳虎;;防治奶牛乳房炎的药物研究概况[A];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兽医药理毒理学分会第十一届会员代表大会暨第十三次学术讨论会与中国毒理学会兽医毒理专业委员会第五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5年 |
12 |
高潮;刘国庆;赵莉莉;张峥臻;张克春;;上海地区奶牛乳房炎金黄色葡萄球菌基因分型与耐药性研究[A];第五届中国奶业大会论文集[C];2014年 |
13 |
褚景生;宫新城;何欣;刘宁;赵兴华;;中药内服外涂综合防治奶牛乳房炎[A];京津冀畜牧兽医科技创新交流会暨新思想、新观点、新方法论坛论文集[C];2008年 |
14 |
房兴堂;张婧敏;杜毓;张春雷;陈宏;;奶牛乳房炎抗性候选基因的研究进展[A];《2009中国牛业进展》论文集[C];2009年 |
15 |
李宏胜;郁杰;罗金印;李新圃;徐继英;严作廷;李世宏;陈化奇;;奶牛乳房炎研究进展[A];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家畜内科学分会2009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
16 |
房兴堂;张婧敏;杜毓;石秀英;张春雷;陈宏;;奶牛乳房炎抗性候选基因的研究进展[A];中国牛业健康发展与科技创新——中国畜牧兽医学会第七届养牛学分会2009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
17 |
崔群维;王根林;;奶牛乳房炎分子水平诊断的研究进展[A];中国牛业健康发展与科技创新——中国畜牧兽医学会第七届养牛学分会2009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
18 |
王纯洁;敖日格乐;;蒙药对机体抗炎免疫机能的调节及奶牛乳房炎的作用[A];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兽医病理学分会第十六次学术研讨会、中国病理生理学会动物病理生理专业委员会第十五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
19 |
孙英峰;丁伯良;;奶牛乳房炎的血液学变化[A];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兽医病理学分会第十六次学术研讨会、中国病理生理学会动物病理生理专业委员会第十五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
20 |
金兰梅;伍清林;金保方;周宇;刘虎;;复方中草药对奶牛乳房炎病原菌抑菌效果的比较研究[A];纪念中国畜牧兽医学会中兽医学分会成立30周年中国畜牧兽医学会中兽医学分会2009年学术年会、华东区第十九次中兽医科研协作与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