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投稿 | 论文排版

彼岸奇葩——谈北美华人批评家及其文化研究现象

陈小妹  单百灵  王冰冰  
【摘要】:中国凭借其与众不同的民族成长轨迹,成为文化研究的特色课题。北美华人学者持有特殊的双重文化身份,身处西方文学研究领域,深受西方文学理论影响。他们对于中国的研究较之于非华人的外国学者无疑更具有情感因素,而较之于国内学者则无疑更具有开拓的视野。于是,在他们的笔下,文化与诗学相逢,诗学扩容了对象。他们使用的新的研究方法,为国内的学术界打开了一扇门,提供了另一种研究的借鉴,在彼岸开辟了新的学术领地。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许俊莹;;文学批评在当代文化语境中的地位与合法性问题[J];陕西教育(理论版);2006年12期
2 王绍平;张雪;;文学的文化批评:沿革与展望[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7年02期
3 查鸣;;试论南帆文学批评的特点[J];宜宾学院学报;2007年03期
4 江玉琴;;文化批评:全球化时代文学批评的突围[J];江西社会科学;2006年08期
5 张倩;;新媒体时代文学研究的新出路[J];语文学刊;2010年05期
6 苏宏斌;文化研究的兴起与文学理论的未来[J];文艺研究;2005年09期
7 罗宏;文化研究的中国姿态[J];广东社会科学;2004年04期
8 南帆;文学批评的转移[J];东南学术;2002年01期
9 蔡志诚;;批评的踪迹与现代性测绘——九十年代文化研究的一种考察[J];海南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1期
10 范方俊;;弗雷德里克·詹姆逊的“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J];马克思主义研究;2010年05期
11 尹兴东;;文学批评范畴研究方法反思——以“风骨”研究为例[J];山西煤炭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9年02期
12 南帆;文学批评与文化研究[J];镇江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4期
13 吴昊;论文化研究与文学批评的关系[J];商丘师范学院学报;2004年06期
14 牛寒婷;;重返文学批评的场域[J];文艺评论;2011年05期
15 黄念然;走向文化研究的当代西方文学批评[J];社会科学家;1999年02期
16 蔡翔 ,戴锦华 ,南帆 ,王晓明 ,雷达 ,王鸿生 ,陈思和 ,南妮 ,李师江 ,庄森;文论下载(050-060)[J];当代作家评论;2003年05期
17 龙潜;;批评家:文化批评与文学批评[J];贵州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3期
18 陈晓明,孟繁华,南帆,贺绍俊;“文学理论建设与批评实践”笔谈[J];中国社会科学;2004年06期
19 牛学智;;反抗常规与黑暗的旅行(二)——世纪之交南帆的文学理论批评选择[J];名作欣赏;2009年16期
20 王伟;;文学批评的逻辑——评兰志成先生的《利器与盲视的双重悖论》[J];华文文学;2009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邓利;;论李长之的文学批评[A];《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30年精编:作家作品研究卷(上)[C];2009年
2 黄浩;;批评失语症——90年代文学批评把脉[A];《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第十二辑暨全国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会1998年年会论文集[C];1998年
3 罗勇;;[A];这就是我们的文学生活——《当代文坛》三十年评论精选(上)[C];2012年
4 秦忠翼;邹正昌;;开展健康的文艺批评应注意的几个问题[A];《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第十二辑暨全国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会1998年年会论文集[C];1998年
5 康梅钧;;王国维文学批评:学无中西的现代性视角[A];江西省文艺学会2003年年会论文集[C];2003年
6 刘永春;;论沈从文书信中的文学批评[A];第十七届中外传记文学研究会年会论文摘要集[C];2012年
7 蔡钟翔;白岚玲;;金圣叹研究大有可为[A];水浒争鸣[第七辑]——2002中国水浒学会联会暨全国明清小说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8 任一鸣;;女性主义文学批评与中国特色——中国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笔记之一[A];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第十三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9 李国华;;坚持创新,建设“中国文学批评学”——20世纪中国文学批评学描述[A];《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第十四辑暨全国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会论文汇编[C];2002年
10 ;2008’西部文学论坛——改革开放三十年文学中国文学与文学批评学术研讨会在蓉召开[A];改革开放30年中国文学与文学批评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严梦春;河州回族脚户文化[D];中央民族大学;2006年
2 韩瑞霞;美国传播研究与文化研究的分野与融合[D];上海大学;2010年
3 高慧;追寻现代性:李欧梵文学与文化理论研究[D];北京语言大学;2009年
4 祝远德;他者之维[D];四川大学;2005年
5 陈弘;论帕特里克·怀特小说中的性[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6 孙辉;批评的文化之路——20世纪末以来文学批评研究[D];暨南大学;2003年
7 赵慧平;文学批评的存在方式[D];复旦大学;2003年
8 卡丽娜;驯鹿鄂温克人文化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4年
9 刘进;文学与“文化革命”:雷蒙德·威廉斯的文学批评研究[D];四川大学;2007年
10 陶诚;“广东音乐”文化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春雷;试论审美经验在文学批评中的意义[D];厦门大学;2002年
2 李蔷;《创造季刊》与前期创造社的文学批评[D];山东师范大学;2004年
3 马连君;弗吉尼亚·伍尔夫:现代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的先驱[D];山西大学;2004年
4 甘会云;20世纪初新文学批评的及物性和理性[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5 邓颖波;中国女性文学批评二十年(1983—2003)[D];江西师范大学;2003年
6 李红艳;论沈从文文学批评的审美意识[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7 张永华;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的文学批评及其转型[D];青岛大学;2004年
8 蓝爱国;当代文学批评:多维视野中的身份意识[D];中南大学;2005年
9 李玲玲;互文性理论与文学批评[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10 陈小妹;文学·都市·现代性[D];暨南大学;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徐志伟;重建文学批评的现实维度[N];人民日报;2009年
2 王晓明 蔡翔;美和诗意如何产生[N];文汇报;2003年
3 韩宇宏;文学批评的“九多九少”[N];光明日报;2003年
4 林建法;建立文学批评的秩序[N];人民日报;2005年
5 梁鸿鹰;张扬文学批评的现实力量[N];团结报;2009年
6 记者 姜小玲;全媒时代,文学批评要出声音[N];解放日报;2010年
7 复旦大学中文系博士后 徐兆寿;文学批评应有的气质[N];人民日报;2011年
8 张涛甫;微博时代,专业批评如何作为[N];文汇报;2011年
9 本报记者 赵玙;文学批评要敢于真批评![N];光明日报;2011年
10 解玺璋;80后写作挑战文学批评[N];北京日报;2004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