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滩地不同林龄杨树人工林植物群落物种多样性研究
【摘要】:本文以石首、公安长江外滩不同林龄杨树人工群落为研究对象,研究了林下植物群落物种多样性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滩地立地条件较好,适合多种植物生长;滩地造林对土壤养分和草本植物种群数量分布的影响不大;有林地的多样性指数比无林地略有上升,不同林龄草本植物群落的丰富度指数R和多样性指数H′大于1.0、多样性指数D和均匀度指数J小于1.0,且与林龄的变化基本没有相关性,确定了物种多样性指数模型。
|
|
|
|
1 |
王妍;彭镇华;江泽慧;刘杏娥;张旭东;周金星;孙启祥;;长江滩地杨树林生态系统的碳通量特征[J];林业科学;2009年11期 |
2 |
任孟忠;长江滩地河蟹养殖技术试验小结[J];渔业致富指南;1998年16期 |
3 |
费忠智
,顾树信
,戴玉红;长江滩地生态混养试验[J];科学养鱼;2003年03期 |
4 |
郑传玲,耿仁才,高玉龙;仪征市长江滩地“兴林灭螺”试验初报[J];江苏林业科技;2000年04期 |
5 |
王月容;周志翔;周金星;孙启祥;;长江滩地植被缓冲带类型及功能与生态重建[J];湖北林业科技;2010年04期 |
6 |
孙启祥,於凤安,彭镇华;长江滩地杨树人工林生物量的研究[J];林业科技通讯;1998年03期 |
7 |
黄庆丰,孙启祥,吴泽民,项艳;长江滩地杨树人工林主伐年龄的研究[J];林业科学;2002年06期 |
8 |
彭良海;;杨树林节肢动物群落季节动态分析[J];安徽农学通报;2008年19期 |
9 |
高健,吴泽民,彭镇华;滩地杨树光合作用生理生态的研究[J];林业科学研究;2000年02期 |
10 |
姬惜珠,王红,张爱军;三北防护林中杨树的碳汇和放氧功能及其价值估算[J];河北林果研究;2005年03期 |
11 |
李奎权;;杨树林常见病的鉴别与防治[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8年07期 |
12 |
张群;范少辉;刘广路;冯慧想;宗亦尘;费本华;;长江滩地I-72杨人工林生物量和生产力研究[J];林业科学研究;2008年04期 |
13 |
苏远达;丁玉洲;丁贵银;许皖豫;顾玉霞;高乾奉;;安徽合肥地区杨树林节肢动物群落结构变化规律研究[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2010年04期 |
14 |
王召翠;;杨树林套种毛豆栽培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2007年16期 |
15 |
樊奔;包树敏;蒋永丰;金辉;谈家金;;连栽杨树林对土壤微生物的影响[J];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05期 |
16 |
刘英华;;人工杨树林间作种类、间作模式[J];安徽农学通报;2008年16期 |
17 |
秦玉莲;;对杨树林造林常见病的鉴别防治[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11年01期 |
18 |
崔丽娟,张曼胤;人类干扰对安庆沿江湿地植物多样性的影响[J];林业科学研究;2005年04期 |
19 |
邓学建;米小其;牛艳东;周毅;任巍;李剑志;;洞庭湖杨树林及原生湿地生态环境中鸟类的群落结构[J];农业现代化研究;2008年01期 |
20 |
刘广路;范少辉;张群;冯慧想;宗亦尘;费本华;;长江滩地I-72杨人工林生长特性研究[J];林业科学研究;2008年02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