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相对心率的体力劳动强度评价方法
【摘要】:体力劳动强度等级的合理划分是劳动者获得合理报酬和身心健康的重要保证。在研究现有体力劳动强度评价方法的基础上,通过实验进行数据的采集并对其进行标准化处理,然后运用回归分析方法建立起以相对心率为解释变量、RPE值为因变量的体力劳动强度评价模型,进行了年龄和环境因素的修正,最后在某企业进行了应用。该模型相对传统体力劳动强度评价方法的改进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指标值测量简单,提高了可操作性;第二,评价等级划分更精确;第三,考虑了年龄和环境因素。该方法在广大工矿企业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
|
|
|
|
1 |
于永中;体力劳动强度的分级[J];铁道劳动安全卫生与环保;1996年04期 |
2 |
廖邦富;体力劳动强度和有害作业分级数据的计算机处理[J];劳动保护科学技术;1994年02期 |
3 |
李耀明,叶星;安排女工从事禁止从事的劳动 违法[J];劳动保护;1996年02期 |
4 |
马连芬,刘昶庭,姜慕贞,穆瑞东,杜淑琪,刘建国;建材系统体力劳动强度和高温作业分级的调查研究[J];职业与健康;1995年03期 |
5 |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和劳动安全行业标准──体力劳动强度分级检测规程[J];劳动保护科学技术;1996年02期 |
6 |
牛雪筠;相对能量代谢率法在岗位劳动评价中的应用[J];山东建材学院学报;1996年02期 |
7 |
沈善康,程俊,黄江,黎潇,叶方珍;石油野外作业工人体力劳动强度分级调查[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1996年S1期 |
8 |
;LD83-1995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和劳动安全行业标准体力劳动强度分级检测规程[J];安全、健康和环境;1999年S3期 |
9 |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体力劳动强度分级[J];劳动保护科学技术;1997年06期 |
10 |
杨进保;;玻璃厂原料车间体力劳动强度的分析[J];工业安全与环保;1990年02期 |
11 |
王建平,林潮,吴小平,黄福模,洪永健,章舒敏,邱冠雄;松香厂生产工人体力劳动强度调查[J];劳动医学;1996年04期 |
12 |
李英;北京市部分行业体力劳动强度调查研究[J];劳动保护科学技术;1997年04期 |
13 |
杨进保;;体力劳动强度测试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J];工业安全与环保;1989年02期 |
14 |
于永中,李天麟;GB3869-83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体力劳动强度分级[J];安全、健康和环境;1999年S3期 |
15 |
蒋建,刘丹莹;怎样确定体力劳动强度[J];劳动保护;1989年01期 |
16 |
宋书锋;林宸家;李文达;;大连造船厂体力劳动强度分级调查[J];工业安全与环保;1989年10期 |
17 |
;女工禁忌作业有哪些?[J];安全与健康;1994年02期 |
18 |
李祖国,舒福保,熊以玲;基桩工程劳动生理问题[J];地质勘探安全;1999年02期 |
19 |
李长贵;建设有行业特点的安全生产管理模式和安全文化理念[J];橡塑资源利用;2002年Z1期 |
20 |
焦淑琴;;女性:劳动保护的特殊群体[J];现代职业安全;2003年09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