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江石泉丹参丛枝菌根真菌鉴定
【摘要】:目的:研究丹参根系是否有丛枝菌根真菌的侵染、侵染情况、丛枝菌根真菌的种类,以便通过接种丛枝菌根真菌来提高丹参的产量和质量。方法:采用碱解离-酸性品红染色法对根样进行染色处理,观察侵染情况并计算侵染率;采用湿筛倾析-蔗糖离心法从土样中分离丛枝菌根真菌的孢子,利用形态学分类特征鉴定其种属。结果:丛枝菌根真菌能侵染丹参根系并形成典型的丛枝菌根,侵染率为17.6%;从丹参根际土样中共分离出13种丛枝菌根真菌,其中球囊霉属(Glomus)9种,无梗囊霉属(Acaulospora)3种,盾巨孢囊霉属(Scutell spora)1种,鉴定到种的有8种,分别是Glomus caledonium、Glomus clarum、Glomus constrictum、Glomus geosporum、Glomus mosseae、Glomus sinuosum、Acaulospora scobiculata、Acaulospora lacunosa。其中尚有5种只鉴定到属。结论:丛枝菌根真菌是丹参丰产栽培中的一种具有潜在应用价值的生物资源。
|
|
|
|
1 |
王德民,皖石;丹参高产栽培技术[J];中国农村科技;2002年08期 |
2 |
;中药材丹参栽培技术[J];农民科技培训;2004年01期 |
3 |
朱才熙;丹参栽培技术[J];北京农业;2001年01期 |
4 |
刘学安,王永清;中江大叶丹参离体培养技术研究[J];四川农业大学学报;2003年01期 |
5 |
尹平孙;;秋冬季丹参市价将继续看涨[J];农业知识;2007年25期 |
6 |
;丹参扦插繁殖[J];中药材;1983年05期 |
7 |
;丹参的栽培技术[J];农业科技与信息;2004年02期 |
8 |
樊锦春,朱凤华;丹参的高产栽培技术[J];中国土特产;1997年03期 |
9 |
蒋传中,卫新荣,梁宗锁,王敬民,黄仁福;丹参标准化生产技术规程(SOP)[J];中药研究与信息;2004年05期 |
10 |
刘文婷,梁宗锁,蒋传中,何蔚娟;丹参生殖生物学特性研究[J];现代中药研究与实践;2004年05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