α-黑素细胞刺激素对恶性黑色素瘤细胞Fas/FasL表达的影响及其与凋亡的关系
【摘要】:目的:研究α黑素细胞刺激素(αMSH)对恶性黑色素瘤细胞凋亡特性的影响。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检测分析、DNA琼脂糖凝胶电泳方法检测α黑素细胞刺激素作用后恶性黑色素瘤细胞的凋亡情况,应用RT PCR检测恶性黑色素瘤细胞Fas/FasLmRNA的表达情况。结果:α黑素细胞刺激素作用1、3、24小时恶性黑色素瘤细胞凋亡率分别为14.9%、33.7%、46.7%,α黑素细胞刺激素能明显上调恶性黑色素瘤细胞Fas/FasL的表达,各处理组间差异比较均具有显著性(P0.05);α黑素细胞刺激素作用24小时组细胞的DNA琼脂糖凝胶电泳显示明显“梯状(ladder)”条带。结论:α黑素细胞刺激素能上调恶性黑色素
|
|
|
|
1 |
熊正文,李春光,谷化平;甲醛诱发荧光技术对恶性黑色素瘤的诊断[J];解放军医学杂志;1992年03期 |
2 |
刘梅仕;脑脊液细胞学诊断脑膜癌病46例报告[J];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1993年06期 |
3 |
王文;联合应用IL-1α和IFN-α增强小鼠抗肿瘤效应[J];国外医学.肿瘤学分册;1995年01期 |
4 |
吴小兵,苏成芝,伍志坚,赵健,彭朝晖;逆转录病毒介导的HyTK基因转移及杀伤恶性黑色素瘤细胞的研究[J];第四军医大学学报;1996年03期 |
5 |
;十例肛管直肠恶性黑色素瘤的临床病理分析[J];齐鲁肿瘤杂志;1996年03期 |
6 |
奏秀燕,王念祖,陈友道;12例脑膜癌病临床分析[J];贵阳医学院学报;1998年02期 |
7 |
曲本祥,谭淑玲,林鹿,王媛媛;腹水中查到恶性黑色素瘤细胞1例[J];中国实验诊断学;2000年02期 |
8 |
张凯,赵洪魁,刘丽丽;皮肤多发性恶性黑色素瘤淋巴结转移一例[J];河南肿瘤学杂志;2001年06期 |
9 |
朱梁军,陈宝安;一氧化氮在肿瘤治疗中的研究进展[J];中国肿瘤临床与康复;2001年03期 |
10 |
沈志刚,黄晓南,李琳,陈佩兰;应用组化、免疫组化及电镜技术诊断腹水中恶性黑色素瘤细胞[J];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2002年01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