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层螺旋CT对腹膜后纤维化的诊断价值
【摘要】:目的总结腹膜后纤维化(RPF)的多层螺旋CT(MSCT)影像学征象,提高对此罕见病的认识和诊断水平。方法对11例RPF病例的MSCT图像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男7例,女4例,平均年龄49.6岁。11例患者均行平扫及增强扫描,并结合多平面重建(MPR)、曲面重建(CPR)和CT尿路造影(CTU)后处理图像进行分析。结果 11例患者CT平扫均表现为腹膜后不规则肿块或弥漫型软组织病变,其中肿块型4例,弥漫型7例,呈等密度或稍低密度;增强扫描有8例轻-中度强化,3例无明显强化;11例患者均不同程度包绕腹膜后大血管、一侧或双侧输尿管。结论 MSCT检查结合MPR、CPR和CTU后处理技术,可以清晰显示RPF的影像学征象及病变范围,对于提高RPF早期诊断正确率、指导临床治疗及预后有重要价值。
|
|
|
|
1 |
王小云,宋震亚,吴勤动,钱可大;腹膜后纤维化二例[J];中华消化杂志;2004年10期 |
2 |
王学梅
,郑秀环;儿童腹膜后纤维化1例报告[J];临床儿科杂志;2005年06期 |
3 |
杨清浩,甘立志,张艮甫;腹膜后纤维化的临床诊治分析[J];第三军医大学学报;2005年06期 |
4 |
章宏梅;李小霞;;腹膜后纤维化1例报告[J];首都医科大学学报;2006年01期 |
5 |
阚宏;苗强;马友章;程磊;;腹膜后纤维化二例[J];放射学实践;2006年11期 |
6 |
周瑞锦;宋少康;姬彤宇;刘中华;李启忠;;腹膜后纤维化的诊断和治疗[J];医药论坛杂志;2006年20期 |
7 |
王洁妤;;老年腹膜后纤维化26例临床分析[J];疑难病杂志;2009年07期 |
8 |
李清勇;;64排螺旋CT在诊断腹膜后纤维化中的应用价值[J];医药论坛杂志;2013年04期 |
9 |
周承涛;腹膜后纤维化(附1例报告)[J];实用放射学杂志;1995年02期 |
10 |
孙忠华,赵玉祥;腹膜后纤维化[J];北京医学;1996年02期 |
11 |
修典荣;张同琳;侯宽永;袁炯;宋世兵;;腹膜后纤维化4例诊治体会[J];中国实用外科杂志;1996年10期 |
12 |
诸禹平,王德生,苏红,董晓程,姚正子;腹膜后纤维化16例诊治体会[J];中华泌尿外科杂志;1997年12期 |
13 |
赵春梅;袁宏伟;;腹膜后纤维化临床研究[J];继续医学教育;2014年06期 |
14 |
许勇,徐阿祥;腹膜后纤维化诊治探讨[J];军医进修学院学报;2000年02期 |
15 |
林萍,杨小庆,陈峰,叶彤;腹膜后纤维化一例[J];铁道医学;2000年06期 |
16 |
刘久华,程双管,华立新;腹膜后纤维化的诊断与治疗[J];临床外科杂志;2001年03期 |
17 |
邵天松,文纯,骆宾,张树琦;腹膜后纤维化六例的诊治体会[J];中华普通外科杂志;2002年06期 |
18 |
高剑锐,何一平,于红英;腹膜后纤维化致双下肢肿1例[J];农垦医学;2002年05期 |
19 |
姜佑三,董秀哲,范志强,朴元子;腹膜后纤维化诊治体会——附5例报告[J];延边大学医学学报;2002年04期 |
20 |
田庆波,贺江勇;腹膜后纤维化的研究现状[J];华北国防医药;2003年01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