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青少年学生自杀行为的成因及预防[J];大众心理学;2004年12期 |
2 |
答旦;对诱发自杀行为的社会因素初探(上)[J];临床精神医学杂志;1997年03期 |
3 |
史宇;;生命可贵 远离自杀[J];养生大世界;2007年09期 |
4 |
沈岩;况利;;行为生活方式、心理及社会因素对青少年自杀的影响[J];重庆医学;2006年18期 |
5 |
赵汉清;危机干预与自杀预防(三)自杀的生物学标志研究现状(综述)[J];临床精神医学杂志;1997年05期 |
6 |
方润领,吕路线,张玉娟,张建宏;伴有自杀行为抑郁症患者心理社会因素的对照研究[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9年04期 |
7 |
童慧琦,徐俊冕;危机干预与自杀预防(二)抑郁、绝望及自杀行为(综述)[J];临床精神医学杂志;1997年04期 |
8 |
石文娟,马绍斌,范存欣,王声湧;自杀行为及其干预的研究进展[J];疾病控制杂志;2004年06期 |
9 |
张汉武,许永臣;自杀行为分析[J];现代康复;2001年01期 |
10 |
肖水源,周亮,徐慧兰;危机干预与自杀预防(二)自杀行为的概念与分类[J];临床精神医学杂志;2005年05期 |
11 |
David Lester;杨碧珠;;从西方观点论预防自杀[J];临床精神医学杂志;1993年02期 |
12 |
武成莉;宋宝萍;;大学生自杀危机干预体系探讨[J];中国商界(下半月);2010年07期 |
13 |
Rockwell FP
,黄河浪;自杀[J];国外医学.社会医学分册;1987年02期 |
14 |
曲书言;高中学生自杀行为的流行[J];国外医学.社会医学分册;1990年02期 |
15 |
罗小年,王高华,王筱萍,臧德馨;我国自杀行为现状的几个问题[J];健康心理学杂志;1994年03期 |
16 |
赵汉清!213003常州,崔庶!213003常州,端义扬!213003常州,施建安!213003常州,薛蕴庄!213003常州;抑郁症患者的自杀行为与甲状腺激素对地塞米松的反应[J];中华精神科杂志;2000年02期 |
17 |
李华芳,林治光,王慧芳,潘令仪,庄冬梅,姚培芬,顾牛范;自杀行为患者血小板5-HT浓度[J];上海精神医学;2003年01期 |
18 |
高曦;;谁来拯救自杀 人间与地狱的抉择[J];健康大视野;2006年11期 |
19 |
孟健;日本青少年的自杀行为[J];中国行为医学科学;1994年03期 |
20 |
刘华清;张培琰;尚岚;杨甫德;;中国与西方国家青年自杀行为及其影响因素的探讨[J];中国社会医学;1995年04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