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癌的影像学诊断进展
【摘要】:原发性肝癌诊断的金标准为肝活组织检查,但作为有创检查其临床应用具有一定的局限性。目前影像学已经成为诊断肝癌的首选方法。总结了近年影像学诊断及评估原发性肝癌的新方法和新技术,如超声造影、CT灌注成像﹑弥散加权成像相关技术-体素不相干运动(DWI-IVIM)、IDEAL IQ序列、动态增强MRI及肝细胞特异性造影剂成像等,认为影像诊断不仅可以评估病灶的分化程度、血供与灌注情况、病灶的侵袭性,而且还可以预测预后,对背景肝功能进行评估,从而为临床诊治提供更多参考。
|
|
|
|
1 |
王文献
,文利
,戴书化
,孙清荣;影像学的形象化教学法[J];现代医用影像学;2002年03期 |
2 |
陈丽英;关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早期影像学诊断[J];放射学实践;2003年03期 |
3 |
张玉忠;张雪林;马著彬;文戈;;影像学诊断报告的书写方法探讨[J];西北医学教育;2006年04期 |
4 |
;本刊“影像学诊断”栏目征稿启事[J];中国全科医学;2009年24期 |
5 |
;本刊“影像学诊断”栏目征稿启事[J];中国全科医学;2010年18期 |
6 |
蒲永东;甲状腺肿瘤的影像学诊断评价[J];激光杂志;1996年06期 |
7 |
张俊仁,要利民;肾盂输尿管重复畸形伴先天性输尿管囊肿的影像学诊断[J];实用医技杂志;1997年04期 |
8 |
黄宏先;;特发性肺含铁血黄素沉着症的影像学诊断分析[J];中国保健营养;2012年10期 |
9 |
方向明;脑弥漫性轴索损伤的临床特点及影像学诊断[J];浙江临床医学;2000年10期 |
10 |
蔡爱露;附件非赘生性包块的影像学诊断[J];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01年08期 |
11 |
袁云,戴敏方;肾上腺脑白质营养不良3例的影像学诊断[J];云南医药;2001年06期 |
12 |
解中福;颅内浆细胞肉芽肿的临床、病理及影像学诊断现状[J];医学综述;2001年05期 |
13 |
佟兴业;膝关节半月板损伤的影像学诊断[J];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2002年04期 |
14 |
韦军民;梗阻性黄疸的影像学诊断[J];中国医刊;2002年12期 |
15 |
赵殿江;超急性期缺血性脑卒中的影像学诊断进展[J];中国医学影像技术;2002年11期 |
16 |
姚莉萍;先天性主动脉缩窄影像学诊断方法进展[J];中国医学影像技术;2002年12期 |
17 |
孔祥泉,冯敢生;重视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的影像学诊断与研究[J];临床放射学杂志;2003年06期 |
18 |
时德,王昆;梗阻性黄疸影像学诊断的选择[J];中华普通外科杂志;2003年03期 |
19 |
伊力哈木·马木提,茹鲜古丽·哈帕尔,刘应祯;1例上胸椎黄韧带骨化症的影像学诊断[J];新疆医科大学学报;2003年04期 |
20 |
吴春德,王海文,刘贵省;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的临床及影像学诊断[J];菏泽医学专科学校学报;2003年04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