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投稿 | 论文排版

青钢负能炼钢概述

刘树海  牛锡云  朱珉  
【摘要】:介绍了青钢第二炼钢厂实现炼钢-连铸全工序负能炼钢的现状和在生产中为降低能耗所采取的技术措施,并对炼钢工艺流程和负能炼钢工序构成进行了改进。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马毅;丁松;王克生;;淮钢80t转炉特钢全工序负能炼钢生产实践[J];中国冶金;2011年03期
2 蒲国庆;;八钢120t转炉负能炼钢实践[J];宝钢技术;2009年06期
3 翟有有;;炼钢一工序转炉炼钢能耗现状分析[J];甘肃冶金;2008年01期
4 刘霞;王晓丽;张昭;王双龙;马奇超;李文艺;王宏盛;;210 t顶底复吹转炉炼钢控制工艺的优化[J];特殊钢;2011年01期
5 刘小鸥;杜秀峰;刘先同;陆长胜;;转炉装入量切换冶炼的用氧工艺研究[J];武钢技术;2011年02期
6 刘德明;钢铁冶炼新技术讲座之四 转炉炼钢新技术(一)[J];天津冶金;2005年01期
7 戚振彪;赵泽;;转炉下料的自动控制[J];安徽冶金;2004年01期
8 何先庆;;系统优化降低钢铁料消耗[J];山西冶金;2009年05期
9 胡燕;何腊梅;;转炉炼钢终点控制模型的方法研究[J];钢铁技术;2009年06期
10 陆祖廉;;从攀钢、酒钢看转炉炼钢的生产技术和管理工作[J];钢铁;1989年05期
11 谢书明,柴天佑;转炉炼钢自动化现状与发展[J];冶金自动化;1998年01期
12 杨尚宝,吴旻;转炉炼钢智能仿真培训系统[J];包头钢铁学院学报;1999年02期
13 朱光俊,梁本川,卢科;转炉炼钢静态控制数学模型的研究[J];重庆工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0年01期
14 刘浏,余志祥,萧忠敏;转炉炼钢技术的发展与展望[J];中国冶金;2001年01期
15 王仁贵;李伟东;孙群;;180t转炉脱碳速度分析[J];鞍钢技术;2008年03期
16 林传桥;;转炉炼钢技术的自动化控制研究[J];企业家天地(理论版);2011年06期
17 王志刚;倪家彬;贾旭岗;李贵胜;刘栋;;安钢100t转炉加入含铁尘泥和渣钢进行冶炼的工艺实践[J];冶金丛刊;2011年05期
18 钟甬芳;;1980年全国炼钢学术会议[J];钢铁;1981年02期
19 蒋仲乐,李名俊;转炉炼钢的节能方向[J];冶金能源;1982年02期
20 扬文;;转炉炼钢精炼方法的改善[J];钢铁研究;1984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玉胜;闫卫兵;王海龙;杨雄伟;;转炉炼钢快速成渣工艺分析[A];河北省2011年炼钢连铸生产技术与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1年
2 郭亚芬;杜斌;陈军鹏;;宝钢转炉过程控制模型研究应用新进展[A];2005中国钢铁年会论文集(第4卷)[C];2005年
3 郭亚芬;杜斌;陈军鹏;谢树元;;宝钢BRP炼钢新工艺过程控制模型研究与应用[A];第十一届全国自动化应用技术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6年
4 易操;朱荣;尹振江;侯娜娜;陈伯瑜;汪灿荣;柯建祥;;基于30t转炉的COMI炼钢工艺实验研究[A];第十二届冶金反应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8年
5 王慧霞;朱荣;韩丽辉;李存牢;石立光;;转炉炼钢氧气射流技术的研究[A];第七届(2009)中国钢铁年会论文集(上)[C];2009年
6 薄涛;刘世平;王得卫;左威;;PLC在转炉炼钢过程中的应用[A];2008年河北省轧钢技术与学术年会论文集(下)[C];2008年
7 周明;;Sivacon MCC产品在炼钢系统的应用[A];全国冶金自动化信息网2012年年会论文集[C];2012年
8 刘志;;珠钢150t竖式电炉工艺优化[A];2001中国钢铁年会论文集(上卷)[C];2001年
9 王江海;符方虎;母立峰;李煊;;内磁屏蔽钢轧制规范及其优化[A];2005年全国冷轧板带生产技术交流会暨第三届薄钢板质量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10 卢栋;王学利;李猛;吴兵;马佐仓;;50吨电炉用氧工艺优化[A];山东金属学会2005炼钢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梦寒;铁路货车转向架支撑座铸改锻工艺研究[D];重庆大学;2005年
2 刘春太;基于数值模拟的注塑成型工艺优化和制品性能研究[D];郑州大学;2003年
3 李立新;热轧板带的数值模拟、组织预报及工艺优化[D];重庆大学;2003年
4 王慧;制造过程产能柔性及其若干关键技术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7年
5 刘景圣;蜜环菌催眠功能优良菌株筛选和发酵工艺优化研究[D];吉林农业大学;2005年
6 陈邦;三种含氮杂环化合物对麦田土壤细菌的影响及对铜绿假单胞菌基因的调节[D];西北大学;2009年
7 王利霞;基于数值模拟的注塑成型工艺优化及制品质量控制研究[D];郑州大学;2003年
8 杨宏志;亚麻籽脱毒和木脂素提取工艺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2005年
9 李蓓智;敏捷制造中的若干使能技术及其应用的研究[D];东华大学;2005年
10 冯小军;快速模具模塑成形的数值分析及过程智能控制系统的研究[D];同济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光峰;石横特钢60t转炉负能炼钢的研究和实践[D];山东大学;2010年
2 朱建平;间歇式液相本体法聚丙烯生产工艺的优化[D];天津大学;2005年
3 刘冬喜;铝电解节能、工艺条件优化实践[D];兰州理工大学;2006年
4 朱薿;红法夫酵母发酵合成虾青素工艺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7年
5 韩玉杰;红枣酶解法提汁工艺优化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3年
6 靳亮;卑霉素产生菌的菌种选育和发酵工艺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06年
7 江松根;多头拱架型贴片机全自动工艺优化技术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8年
8 史学峰;导光板注塑成型技术的研究[D];苏州大学;2008年
9 马斌;6061铝合金连杆闭塞锻造成形过程的数值分析与实验研究[D];重庆大学;2009年
10 高永超;汽车发电机磁极精密模锻成形模拟和工艺设计[D];武汉理工大学;200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 杜新蒙;马钢三钢轧总厂炼钢创历史新高[N];安徽经济报;2008年
2 本报记者  李呈叶;鞍钢:自建高效转炉确定"绿色"战略[N];中国工业报;2006年
3 记者 李辉;八钢首次实现负能炼钢[N];新疆日报(汉);2009年
4 司马文景 孙又权;马钢新区实现负能炼钢[N];中国工业报;2009年
5 记者 陈健民 通讯员 覃守超;柳钢转炉实现“负能炼钢”[N];广西日报;2010年
6 高开升;首次实现全转炉负能炼钢[N];鞍山日报;2005年
7 陈黎明 袁中林;吨钢工序能耗负13.2公斤是怎样得来的[N];世界金属导报;2007年
8 王柱石;沙钢负能炼钢创效1.1亿元[N];中国冶金报;2008年
9 记者 程瑞云 通讯员 李静;通钢120吨转炉实现负能炼钢[N];中国冶金报;2007年
10 高永生;首钢二炼钢持续8个月负能炼钢[N];中国冶金报;2007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