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神经网络的非线性系统的输出调节
【摘要】:非线性系统输出调节问题可解的充要条件是存在一个中。心流形满足某个非线性偏微分方程。本文用多层前向神经网络求解该非线性偏微分方程,从而逼近非线性系统的中心流形。在此基础上,构造状态反馈控制律,实现非线性系统的输出调节。
|
|
|
|
1 |
马晓军,文传源;交叉耦合非线性系统的输出调节[J];自动化学报;1996年06期 |
2 |
陈作贤;季海波;何德峰;;一类输出反馈非线性系统的鲁棒输出调节[J];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学报;2008年12期 |
3 |
马晓军,韩存武,文传源;变结构控制实现非线性系统的输出调节和鲁棒输出调节[J];控制与决策;1995年06期 |
4 |
刘晓华,陈卫田;参数化不确定非线性系统的鲁棒控制[J];控制与决策;1997年01期 |
5 |
季海波;陈作贤;;具有动态不确定的非线性系统的鲁棒自适应输出调节[J];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学报;2008年07期 |
6 |
陈作贤;季海波;;具有自适应内模的一类非线性系统输出调节问题[J];控制与决策;2009年05期 |
7 |
李杰,陈贤峰,张伟江;非线性扰动系统的鲁棒性[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1996年07期 |
8 |
吴俊斌;苏为洲;;具有扰动输入的不确定性非线性系统的输出调节极限性能[J];控制理论与应用;2009年01期 |
9 |
马晓军,文传源;非线性系统的状态反馈大范围输出调节[J];控制理论与应用;1996年03期 |
10 |
孟桂芝;马克茂;;一类不确定非线性系统的动态面输出调节方法[J];电机与控制学报;2011年05期 |
11 |
潘丹杰,韩正之,张钟俊;一类非线性系统的输出反馈镇定[J];控制与决策;1990年02期 |
12 |
陈卫田,施颂椒,张钟俊;具有有界扰动的时变非线性系统的鲁棒控制[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1996年11期 |
13 |
谢利理;;不确定非线性系统的变结构鲁棒控制[J];自动化学报;1992年04期 |
14 |
佘焱,张嗣瀛;非线性控制系统的全局输出调节[J];自动化学报;1999年02期 |
15 |
周超俊,蒋慰孙,藤井省三;非线性系统的多模态ARMAX模型──一种基于插值理论的模型[J];自动化学报;1995年02期 |
16 |
李新忠,简林柯,何钺;连续跟踪轨迹的非线性系统迭代学习控制[J];机床与液压;1997年05期 |
17 |
丁伟东,孙志毅,吴聚华;一类非线性系统的迭代学习控制[J];系统仿真学报;2004年01期 |
18 |
徐余法;徐余法;俞金寿;;基于神经网络的非线性预测控制[J];电气自动化;2005年05期 |
19 |
沈永良;胡致强;赵建华;;基于动态非线性逼近的非线性系统预测控制[J];控制与决策;2007年01期 |
20 |
赵彤;许昕;曲绍华;;一类隐含控制输入非线性系统的自适应控制[J];青岛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06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