芽孢杆菌Cr23还原Cr~(6+)的初步研究
【摘要】:硫酸盐还原菌(Sulfate reduction bacteria)是一类在土壤或水体重金属污染生物修复中能够发挥重要作用的微生物类群。本实验采用摇瓶培养和还原率的测定方法,研究了一株采自海岸潮间带土壤的SRB芽孢杆菌还原Cr6+的效率及培养条件对其还原Cr6+效率的影响。结果显示该菌株可在Cr6+浓度600 mg/L条件下正常生长,300 mg/L浓度下的生长最佳,Cr6+还原率高达75%。培养液中的碳源、氮源和pH对该菌株的Cr6+还原率有显著影响,其中以乙酸钠或柠檬酸钠为碳源,硝酸钠为氮源的还原效率最高;初步结果显示,菌株Cr23是一株环境适应性和Cr6+还原能力较强的SRB,具可应用于土壤或水体铬污染修复的潜力。
|
|
|
|
1 |
王士艳;黄建新;乔海民;;砂岩型铀矿床硫酸盐还原菌与铀地球化学分布关系研究[J];微生物学杂志;2008年04期 |
2 |
杨成;董群;;放线菌代谢物抑制脯酰氨内酞酶活性及培养条件的初步研究[J];生物学杂志;2009年06期 |
3 |
孙泽宇;汪钊;陈东之;赵炎君;;利用微生物转氨基生产氨基丙醇过程中产酶条件的初步研究[J];生物加工过程;2006年02期 |
4 |
蔡昌凤;王玉莲;;陶粒微环境对硫酸盐还原菌生长的影响[J];非金属矿;2011年01期 |
5 |
王方;方迪;单红仙;赵阳国;张瑞昌;;耐酸性硫酸盐还原功能菌株WF83的分离鉴定及生长特性研究[J];河南科学;2010年04期 |
6 |
高爱国;陈皓文;林学政;;加拿大海盆与楚科奇海柱状沉积物中硫酸盐还原菌的分布状况[J];环境科学学报;2008年05期 |
7 |
王修垣;毛桂震;;玉門油区油水中微生物区系的分布[J];微生物学报;1965年04期 |
8 |
李栋;吕人豪;;普通脱硫弧菌D-2氢化酶的提纯与性质[J];微生物学报;1990年04期 |
9 |
张介驰,田小光,于德,李守路,彭万林,庹莉,王成城;硫酸盐还原菌净化含铬电镀废水的中试研究[J];生物技术;1997年01期 |
10 |
杨建设;黄玉堂;吴楚施;蔡晓宜;;温度和pH对硫酸盐还原菌活性的影响[J];茂名学院学报;2006年04期 |
11 |
高原;;硫酸盐还原菌及其在重金属废水治理中的应用[J];科技信息;2009年01期 |
12 |
应珊红,王绍武,汪耀南,李中振;应用正交试验法研究187菌株的发酵条件[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89年01期 |
13 |
赵海,李安明,万波,刘克鑫;一株中度嗜盐硫酸盐还原菌的分离及生理特性研究[J];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1995年01期 |
14 |
靖学芳;植物血凝素激活的LAK细胞激活培养条件与其生物学特性关系的研究[J];首都医科大学学报;1997年02期 |
15 |
刘宏芳,黄茁,许立铭,郑家燊;不同种类硫酸盐还原菌的鉴定方法探讨[J];华中理工大学学报;1999年07期 |
16 |
朱素兰,侯保荣,张经磊,马士德;微型生物与金属腐蚀的研究[J];海洋环境科学;2000年04期 |
17 |
贡俊,张肇铭;微生物法去除二氧化硫的研究进展[J];微生物学通报;2004年03期 |
18 |
陈翠萍,梁如玉,陈强;细菌鞭毛染色方法的改进[J];实验科学与技术;2004年04期 |
19 |
陈效,徐盈,张甲耀,惠阳,孙立苹;硫酸盐还原菌对汞的甲基化作用及其影响因子[J];水生生物学报;2005年01期 |
20 |
孔淑琼;张宏涛;;SRB处理硫酸盐废水的静态试验研究[J];长江大学学报(自科版)医学卷;2006年01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