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投稿 | 论文排版

上海天文台氢原子钟热敏电阻控温系统

彭纪兴  
【摘要】:上海天文台的氢原子钟从1991年起采用了热敏电阻控温的新恒温系统,这种方法具有灵敏度高、控温精度高和重复性好的特点。本文简要介绍这种方法的原理、工作情况和结果,并讨论了某些相关的问题。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彭纪兴;上海天文台氢原子钟热敏电阻控温系统[J];中国科学院上海天文台年刊;1997年00期
2 沈季良;;氢钟专用频率合成器的研制[J];中国科学院上海天文台年刊;1992年00期
3 翟造成,王庆华;发展我国的空间用高准确度原子钟[J];宇航计测技术;2000年05期
4 贯士俊,翟造成;上海天文台氢钟的研制现状及其应用前景[J];中国科学院上海天文台年刊;2003年00期
5 翟造成;国产氢原子钟是我国高精度时、频用户的最佳选择[J];中国科学院上海天文台年刊;1995年00期
6 翟造成;我国氢钟研制现状与用于卫星导航的可行性[J];宇航计测技术;2003年05期
7 顾亚楠;陈忠贵;帅平;;国外导航卫星星载原子钟技术发展概况[J];国际太空;2008年10期
8 刘铁新,高俊法,翟造成;氢原子频标的小型化[J];天文学进展;2001年01期
9 陆家复;氢钟钟罩及真空机组的改进设计[J];陕西天文台台刊;1994年S1期
10 彭纪兴;氢钟中使用热敏电阻控温的几个问题[J];陕西天文台台刊;1997年00期
11 王正明;;高精度守时对原子钟性能的要求[J];天文学进展;2008年03期
12 翟造成;;应用原子钟的空间系统与空间原子钟的新发展[J];空间电子技术;2007年03期
13 Paul Forman;王宏汤;;原子钟——史密松宁(SMITHSONIAN)展览会预展回顾[J];宇航计测技术;1984年S1期
14 ;液氢脉泽原子钟[J];真空与低温;1987年03期
15 彭科,张燕军,张为群,张一平,蔡勇,翟造成;SOHM-4型氢原子钟的设计改进与初步性能[J];时间频率学报;2004年01期
16 代克;张燕军;王文明;张为群;;氢原子钟蓝宝石谐振腔的设计和实验表现[J];时间频率学报;2010年02期
17 翟造成;林传富;江国兴;黄亨祥;彭纪兴;罗薇华;;一种车载式工程型氢原子钟[J];中国科学院上海天文台年刊;1993年00期
18 ;最精准原子钟:可探测地球引力变化[J];发明与创新(综合科技);2011年05期
19 张希舜;;休斯公司研制出世界上精度最高的原子钟[J];国际太空;1985年10期
20 翟造成,林传富,何建卫,黄亨祥,陆家复,沈季良,彭纪兴;守时用小型氢原子钟的研制[J];计量学报;1994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为群;蔡勇;吴轶东;张燕军;刘俊;杨浩;陈翔;李锡瑞;谢彦;王文明;代克;;二代氢原子钟的研制与一代氢原子钟的提高比较[A];第二届中国卫星导航学术年会电子文集[C];2011年
2 翟造成;李玉莹;;氢原子钟的空间应用前景[A];第二届中国卫星导航学术年会电子文集[C];2011年
3 曹锴源;张宁;孙建设;;芯片原子钟原理和应用[A];第二届中国卫星导航学术年会电子文集[C];2011年
4 谢勇辉;陈鹏飞;林传富;;脉冲微波式氢原子钟初步结果[A];第二届中国卫星导航学术年会电子文集[C];2011年
5 钟巍;阮晶晶;刘琦;陈立丰;;原子钟分析监测系统的设计与实现[A];第二届中国卫星导航学术年会电子文集[C];2011年
6 翟造成;;国产氢钟研制的新进展[A];2005年全国时间频率学术交流会文集[C];2005年
7 屈俐俐;李变;;基于EMD的原子钟性能分析[A];第三届中国卫星导航学术年会电子文集——S04原子钟技术与时频系统[C];2012年
8 孙宏伟;;原子钟信号的数字仿真[A];信息科学与微电子技术:中国科协第三届青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8年
9 谢彦;蔡勇;;锁相环路对氢原子钟性能影响的实验分析[A];第二届中国卫星导航学术年会电子文集[C];2011年
10 时鑫;刘利;唐桂芬;谭红力;;星载原子钟性能评估方法与试验分析[A];第二届中国卫星导航学术年会电子文集[C];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刘铁新;被动机理小型氢钟的实验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上海天文台);2002年
2 董绍武;守时中的若干重要技术问题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国家授时中心);2007年
3 徐建;被动型相干布居数囚禁原子钟系统关键技术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4 杨川;原子钟辅助GPS用于CGTR-OTE移动定位技术研究[D];西北工业大学;2005年
5 郭海荣;导航卫星原子钟时频特性分析理论与方法研究[D];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2006年
6 汪毅;Hanle构型下铷原子塞曼子能级相干布居数囚禁实验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武汉物理与数学研究所);2005年
7 仲崇霞;综合脉冲星时算法及脉冲星时应用[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国家授时中心);2007年
8 牛飞;GNSS完好性增强理论与方法研究[D];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2008年
9 柯熙政;混沌、分形及小波分析的若干应用[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199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鲁华雨;氢钟智能温度控制及CAT控制电压自动补偿系统设计[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上海天文台);2006年
2 彭科;氢原子钟高精度恒温系统设计[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上海天文台);2005年
3 李晓彬;基于虚拟仪器的氢原子钟远程监测系统[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国家授时中心);2006年
4 赵信毅;微型原子钟铷腔的设计与封装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7年
5 赵军;可应用于芯片级原子光学器件上的VCSEL激光器控制系统研究[D];中北大学;2009年
6 李跃华;原子钟性能分析平台软件的设计与实现[D];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2006年
7 王鑫;Rb CPT maser星载钟相关光学系统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国家授时中心);2008年
8 徐丹燕;原子钟全数字化控制电路的设计与实现[D];华中科技大学;2007年
9 荆彦锋;CPT原子钟稳定性关键技术研究[D];中北大学;2010年
10 王心亮;用于~(87)Sr冷原子光晶格钟原子冷却装置的塞曼减速器研究[D];西北大学;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卢敬叁;GPS精确授时原子钟的要求[N];中国质量报;2004年
2 高连山;航天氢原子钟中标国家监测重大项目[N];中国航天报;2010年
3 记者 索阿娣;航天氢原子钟 将在防灾减灾中扮演角色[N];中国航天报;2010年
4 赵永飞;最新原子钟:百亿年不差一分[N];经济参考报;2002年
5 刘旭;光学原子钟问世[N];辽宁日报;2001年
6 记者 陈威华;瑞士制出高精原子钟[N];新华每日电讯;2003年
7 本报记者 索阿娣;航天原子钟 踏上大舞台[N];中国航天报;2010年
8 王俊鸣;美研制出微型原子钟[N];科技日报;2004年
9 本报记者 杨蕾;“北京时间”从这里开始[N];中国质量报;2009年
10 记者张孟军;美开发出精密原子钟[N];科技日报;2002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