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投稿 | 论文排版

2021年7月河南极端暴雨过程概况及多尺度特征初探

梁旭东  夏茹娣  宝兴华  张霞  王新敏  苏爱芳  符娇兰  李浩然  吴翀  于淼  胡皓  杨俊  刘璐  徐洪雄  祝从文  刘伯奇  胡宁  王晓芳  陈国民  陈丽娟  
【摘要】:2021年7月17~22日,河南省发生了致灾严重的极端暴雨过程,气象观测站最大6日累积降水量为1122.6 mm(鹤壁市),最大小时雨强高达201.9 mm(郑州市),突破了中国内陆小时雨强历史纪录.利用气象雨量站、探空和多普勒天气雷达等观测资料以及ERA5再分析资料对极端暴雨概况和多尺度特征进行了初探.结果表明,此次极端暴雨过程是在对流层高、中、低层以及中、低纬度多尺度大气系统共同作用,并叠加地形影响下产生的:(1)西南季风将南海的水汽向西北太平洋输送并经由热带气旋“烟花”向北抽吸,西北太平洋上的水汽经“烟花”北部的偏东低空急流和异常偏北偏强的副热带高压西南缘的东南气流向河南输送;这条异常的东进河南的热带气旋远距离接力水汽输送通道导致河南可降水量正异常.(2)对流层高层,河南位于短波槽前辐散区;对流层低层,河南及附近为低涡或倒槽影响,这些均有利于低层大气的辐合和上升.此外,伏牛和太行等山脉对水汽的汇聚和对低层偏东或东南气流的抬升有作用.(3)副热带高压和异常偏强的大陆高压连成“高压坝”,阻碍了中高纬度冷空气南下,郑州极端暴雨发生在暖湿层深厚的环境场中,降水系统呈现低质心热带型雷达回波特征.在郑州降水最为集中的2日内,新生对流不断从东南、南或西南方向并入团状的对流主体,使得中尺度对流系统长时间维持.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8条
1 方建岗;;一次暴雨过程的初步分析[J];陕西气象;1984年09期
2 陈金星;罗碧瑜;余东柏;李丹霞;潘艳;;梅州市20200522“龙舟水”暴雨过程分析[J];广东水利水电;2022年01期
3 唐沛;袁静;张渝杰;;遂宁地区一次罕见深秋暴雨过程分析及对农业的影响[J];农业与技术;2021年01期
4 桑友伟;孟蕾;周玉;;1968—2018年湘北地区暴雨过程气候特征及变化趋势[J];科学技术与工程;2021年09期
5 董俊玲;刘超;苏爱芳;;郑州地区城市化对一次暴雨过程影响的模拟研究[J];干旱气象;2019年06期
6 ;江西省天气、气候特点及其影响(2019年7—9月)[J];气象与减灾研究;2019年04期
7 王政;;2016年7月19—20日河南省暴雨过程分析[J];河南科技;2020年13期
8 周璇;孙继松;张琳娜;陈官军;曹洁;纪彬;;华北地区持续性极端暴雨过程的分类特征[J];气象学报;2020年05期
9 甘薇薇;范江琳;肖天贵;敬枫蓉;詹兆渝;汪丽;;四川省暴雨过程综合评估模型的研究及建立[J];冰川冻土;2017年06期
10 孙梦霞;;晋中市8月2日-3日暴雨过程分析[J];江西农业;2017年03期
11 陈莹;哈建强;;沧州市2016年“8.24”暴雨过程及影响分析[J];广西水利水电;2017年02期
12 许霖;姚蓉;李巧媛;姚倩;陈斗;;湖南盛夏两次连续性暴雨过程对比分析[J];气象与环境学报;2015年03期
13 袭祝香;纪玲玲;张硕;;吉林省重大暴雨过程影响损失评估模型的建立[J];气象与环境学报;2014年05期
14 袭祝香;孙力;刘实;;东北地区重大暴雨过程评估方法研究[J];灾害学;2009年02期
15 姜世科,孙君;川西地区“8.18”暴雨过程分析[J];四川气象;2002年02期
16 黄国华,侯立培;湛江市区暴雨过程频率的统计分析[J];广东气象;2000年02期
17 吴晓荃,裴克莉;“7.17”暴雨过程浅析[J];山西气象;1996年01期
18 罗桂湘,林开平;广西春季一次大范围暴雨过程的中尺度诊断分析[J];广西气象;1997年S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辛洪德;;2016年8月21-22日阿拉善盟一次暴雨过程分析[A];2020年“区域优质教育资源的整合研究”研讨会论文集[C];2020年
2 李榕;;2017年8月24~25日云南一次暴雨过程分析[A];2020年“区域优质教育资源的整合研究”研讨会论文集[C];2020年
3 盛梦婷;黄龙飞;;2015年6月7日~8日景德镇地区暴雨过程触发机制分析[A];2018年教师教育能力建设研究专题研讨会论文集[C];2018年
4 甘薇薇;范江琳;肖天贵;敬枫蓉;詹兆渝;汪丽;;四川省暴雨过程评估方法研究[A];第32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S1 灾害天气监测、分析与预报[C];2015年
5 王明洁;陈元昭;朱小雅;;2008年华南前汛期连续性暴雨过程成因初探[A];第26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灾害天气事件的预警、预报及防灾减灾分会场论文集[C];2009年
6 周国飞;徐义喜;;2009年4月19日景德镇地区暴雨过程分析[A];第26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灾害天气事件的预警、预报及防灾减灾分会场论文集[C];2009年
7 林华立;甘晓英;钟雄炎;;一次连日暴雨过程中预警信号的发布[A];第27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重大天气气候事件与应急气象服务分会场论文集[C];2010年
8 袁慧敏;王秀荣;范广洲;李泽椿;;长江中下游沿江地区暴雨过程影响评估模型的建立及应用[A];第28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S3天气预报灾害天气研究与预报[C];2011年
9 张志红;吴俊吉;;2012年4月一次暴雨过程的宏微观结构分析[A];S18 大气物理学与大气环境[C];2012年
10 徐焕;温晶磊;;2012年9月8日六安北部暴雨过程分析[A];创新驱动发展 提高气象灾害防御能力——S2灾害天气监测、分析与预报[C];2013年
11 毛程燕;;茂名市2011.6.29日-30日暴雨过程分析[A];广东省气象学会2012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文集[C];2012年
12 俞芳芳;王武军;徐蓉;;2014年浙江梅汛期一次暴雨过程分析[A];第31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S2 灾害天气监测、分析与预报[C];2014年
13 姚秀萍;于玉斌;刘还珠;;2003年7月淮河流域一次暴雨过程中干冷空气的侵入[A];新世纪气象科技创新与大气科学发展——中国气象学会2003年年会“03.7淮河大水的水文气象学问题”分会论文集[C];2003年
14 郭荣芬;鲁亚斌;李英;;2001年初夏云南连续性致洪暴雨过程分析[A];新世纪气象科技创新与大气科学发展——中国气象学会2003年年会“03.7淮河大水的水文气象学问题”分会论文集[C];2003年
15 李明娟;;高原东北侧两次暴雨过程以及地面能量分析[A];2004年全省气象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4年
16 张友姝;刘建忠;洪凯;孙燕;;2005年7月河南等地一次暴雨过程的模拟和诊断[A];中国气象学会2006年年会“中尺度天气动力学、数值模拟和预测”分会场论文集[C];2006年
17 赵璐;;我国连续性暴雨过程的时空变化特征[A];中国气象学会2007年年会天气预报预警和影响评估技术分会场论文集[C];2007年
18 姚秀萍;吴国雄;于玉斌;;干侵入在暴雨过程中的作用及其机制[A];全国中尺度气象学术研讨会摘要文集[C];2008年
19 戴进;余兴;刘贵华;徐小红;;一次暴雨过程的云物理卫星反演分析[A];中国气象学会2007年年会人工影响天气科技进展与应用分会场论文集[C];2007年
20 成姣;彭习灿;赵雅静;;2014年7月咸宁市一次暴雨过程的诊断分析[A];第32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S1 灾害天气监测、分析与预报[C];201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吴亚丽;典型华南暖区暴雨过程(5·7暴雨)的天气学分析及预报研究[D];中山大学;2020年
2 卢萍;2003年8月川西暴雨过程的数值模拟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大气物理研究所);2006年
3 闫冠华;太行山脉对华北暴雨影响的研究[D];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13年
4 楚艳丽;基于GPS资料和多尺度分析的水汽扰动与暴雨关系研究[D];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14年
5 何立富;“05·6”华南暴雨形成机理与中尺度对流系统研究[D];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田畅;青藏高原南部夏季两次暴雨过程的数值模拟研究[D];兰州大学;2019年
2 高筱懿;长江中下游地区梅雨期暴雨过程的客观识别及其成因分析[D];扬州大学;2021年
3 刘燕飞;秦岭地区一次暴雨过程的形成机理及其多尺度特征研究[D];兰州大学;2015年
4 戴晓燕;青藏高原中尺度对流系统东移与长江流域暴雨过程的关系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5 李海燕;天山山区暴雨过程的多尺度综合分析及动力诊断[D];兰州大学;2014年
6 吴建成;718山东暴雨过程的数值模拟和诊断分析[D];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08年
7 任轶;2007年7月29-30日豫西暴雨过程的数值模拟和成因分析[D];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13年
8 郑秀云;2003年7月3~4日淮河流域暴雨过程的观测与模拟分析[D];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05年
9 陈玥;长江中下游地区暖区暴雨过程特征分析[D];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15年
10 赵璐;长江流域连续性暴雨过程与前期OLR场的相关分析[D];浙江大学;2006年
11 刘欣;高原涡及西南涡对青藏高原东部一次暴雨过程的影响研究[D];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21年
12 王宏伟;一次梅雨期台风远距离暴雨过程的分析研究[D];南京大学;2013年
13 吴炜;一个中尺度暴雨过程发展演变的动力学机理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3年
14 荆肖军;华北地区一次暴雨过程的数值模拟和诊断分析研究[D];兰州大学;2007年
15 郑仙照;闽东一次暴雨过程的数值模拟和诊断分析[D];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06年
16 杨婷;“1008”甘肃省暴雨过程干侵入的模拟与诊断研究[D];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11年
17 王欢;“8.16”华北暴雨的数值模拟和诊断分析[D];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07年
18 殷菲;四川省一次暴雨过程的诊断分析及数值模拟[D];成都信息工程大学;2020年
19 殷菲;四川省一次暴雨过程的诊断分析及数值模拟[D];成都信息工程大学;2020年
20 刘泽;暖云降水主导的暴雨过程和超级单体闪电活动对比研究[D];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2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记者 王学健;长江以南地区将现第11次暴雨过程[N];科学时报;2010年
2 龙新;总体利于作物生长发育[N];农民日报;2017年
3 本报记者 王玫珏 贾静淅;让气象信息传播不再“任性”[N];中国气象报;2017年
4 记者 厉晓杭 通讯员 傅华英 汪玲玲;8月暴雨过程雨量破极值[N];宁波日报;2021年
5 本报记者 徐文彬;暴雨袭华南! “圣婴”初发威?[N];中国气象报;2015年
6 记者 吴涛;穗暴雨破百年记录[N];新华每日电讯;2010年
7 ;哪些天气最牵动你的心?[N];中国气象报;2020年
8 本报记者 张静雯 通讯员 谢玉丽 李天航;为啥雨一直下?气象专家来解答[N];福建日报;2021年
9 本报记者 卢健 叶奕宏 张明禄 宛霞 赵晓妮 李慧 黄姿娜 杨春竹 通讯员 朱颖 张歆平;雨到底偏爱哪里?[N];中国气象报;2021年
10 记者 陈清浩 通讯员 粤水婷;我省解除防洪Ⅲ级应急响应[N];南方日报;2010年
11 李冬明;迅速采取措施 确保一方平安[N];江西日报;2008年
12 本报记者 陆铭 通讯员 吴翠红;湖北:经验+现代科技=准确预报暴雨[N];中国气象报;2010年
13 记者 张静雯 通讯员 汤珺琳;76天!今年的雨季特别长[N];福建日报;2019年
14 通讯员 刘霞;海口市气象台获先进集体称号[N];中国气象报;2010年
15 本报记者 汤珺琳 通讯员 陆林营 方映清 吴远志;狂澜中一场持续8天的“马拉松”[N];中国气象报;2018年
16 本报记者 吴越;华北历史上的极端降水年[N];中国气象报;2014年
17 记者 王剑;陕西成功应对暴雨侵袭[N];人民长江报;2014年
18 本报记者 江然 通讯员 施永强 郑秀荣 陈毓萍;同心唱响抗天歌[N];中国气象报;2010年
19 抚顺市气象局;抚顺市2021年度气候公报[N];抚顺日报;2022年
20 记者 王海鹏;冬季可能出现极端寒冷天气[N];西安日报;2021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