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投稿 | 论文排版

利用城市通信光缆进行地震观测和地下结构探测

王宝善  曾祥方  宋政宏  李孝宾  杨军  
【摘要】:在城市地区开展地震观测和地下结构探测有助于提升城市防震减灾能力和城市地下空间利用能力.然而城市地区密集的建筑和频繁的人类活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在城市地区开展地震观测.利用近年来发展的分布式声波传感技术在云南省宾川县城区开展实验,以探索城市地区地震观测新方法.总长5.2 km的地下通信光缆被分成上千个传感单元(单元间隔为数米).光缆记录信号中可以识别出车辆运动、气枪震源、人工落锤等不同振动信号.利用从光缆记录的背景噪声,提取了面波信号,并获得了地表200 m以内的横波速度结构,这为工程场地评价提供了重要信息.以上初步结果表明,城市地下通信光缆为城市精细结构探测、交通监测和地震预警等工作提供了一种新型观测手段.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9条
1 李孝宾;宋政宏;杨军;曾祥方;王宝善;;利用分布式光纤声波传感器监测大容量气枪震源信号[J];地震地质;2020年05期
2 沈方铝;陈为伟;任丛荣;李培;刘善虎;;移动式气枪震源系统概述[J];华南地震;2019年03期
3 武安绪;武敏捷;林向东;李云;赵桂儒;;S变换在气枪震源弱信号提取中的组合应用[J];国际地震动态;2017年08期
4 靳文国;;海上气枪震源系统组成及应用[J];科技与企业;2015年01期
5 郭怡军;;物探简易气枪震源系统的研究与设计[J];化工管理;2014年08期
6 周宝华;国产海豹系列气枪震源船[J];石油物探装备;1996年03期
7 向元;魏芸芸;苏金波;王琼;;主动气枪震源波形数据的整理和归档模式研究[J];国际地震动态;2018年08期
8 夏季;;大容量气枪震源特性研究[J];国际地震动态;2018年12期
9 汪涛;赵宁;刘林升;;气枪震源在西非过渡带地震勘探项目中的应用[J];地质装备;2019年05期
10 蔡辉腾;陈颙;金星;徐逸鹤;李稳;;大容量气枪震源地震动衰减特性分析[J];中国地震;2018年03期
11 苏金波;王琼;王海涛;史勇军;陈向军;冯磊;陈昊;张文秀;;新疆地震台网对新疆呼图壁大容量气枪震源信号的接收能力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地震;2016年02期
12 杨微;王宝善;葛洪魁;王伟涛;陈颙;;大容量气枪震源主动探测技术系统及试验研究[J];中国地震;2013年04期
13 李海军;高斌;戴丽丽;史颖;宋德强;;气枪震源高效采集作业模式[J];物探装备;2019年02期
14 董明荣;符力耘;邢超;杨军;李孝宾;;气枪震源水中能量辐射特性研究[J];中国地震;2018年01期
15 王伟涛;王宝善;蒋生淼;胡久鹏;张元生;;利用气枪震源探测大陆浅部的地震学研究回顾与展望[J];地震研究;2017年04期
16 刘海波;李海军;全海燕;於国平;刘原英;;“海豹”系列浅水气枪震源船的研制与应用[J];石油仪器;2007年03期
17 李海军;高斌;史颖;戴丽丽;李骥;;气枪震源低频拓展方法研究[J];物探装备;2020年05期
18 张帅;杨润海;高尔根;;基于压缩感知的信号重建方法及在气枪震源信号处理中的应用[J];地震工程学报;2021年02期
19 陈颙;王宝善;姚华建;;大陆地壳结构的气枪震源探测及其应用[J];中国科学:地球科学;2017年10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秦晶晶;酆少英;王宏伟;魏学强;;大容量气枪震源陆地深地震反射实验研究[A];2019年中国地球科学联合学术年会论文集(二十八)——专题74:污染物环境地球化学过程与循环、专题75:深部矿产资源探测技术与应用、专题76:新能源、科学深钻岩石物理与井中探测前沿[C];2019年
2 李海军;高斌;史颖;戴丽丽;胡宝京;;可解体气枪震源船[A];中国石油学会2015年物探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5年
3 张云鹏;王宝善;王伟涛;;水位对大容量气枪震源信号的影响及其消除[A];2016中国地球科学联合学术年会论文集(二十五)——专题48:地震震源物理研究进展、专题49:利用人工震源探测地下介质结构及其变化[C];2016年
4 陈颙;王宝善;;用气枪震源研究大陆浅部的地下结构及其变化[A];2016中国地球科学联合学术年会论文集(二十五)——专题48:地震震源物理研究进展、专题49:利用人工震源探测地下介质结构及其变化[C];2016年
5 林建民;葛洪魁;王宝善;;浅水环境下气枪震源的激发特性分析[A];中国地球物理2010——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二十六届年会、中国地震学会第十三次学术大会论文集[C];2010年
6 刘善虎;张艺峰;姚道平;闫培;李军;陈惠芳;;移动式水库气枪震源系统在深部结构探测中的应用[A];2017中国地球科学联合学术年会论文集(三十七)——专题69:利用人工震源探测地下介质结构及其变化、专题70:地球物理探测前沿技术[C];2017年
7 李孝宾;;水库气枪震源不同组合激发效率的对比研究[A];2016中国地球科学联合学术年会论文集(二十五)——专题48:地震震源物理研究进展、专题49:利用人工震源探测地下介质结构及其变化[C];2016年
8 贾定宇;刘子龙;王宇航;刘东明;;剪切波测井与微动勘探获取地下横波速度结构对比[A];2020年中国地球科学联合学术年会论文集(二十六)—专题七十六:深部矿产资源探测技术与应用、专题七十七:岩石物理与井中探测前沿、专题七十八:井孔地球物理及深部钻测[C];2020年
9 周游;张广智;郝洪鉴;;基于优化的支持向量回归模型估算浊积岩储层横波速度[A];2020年中国地球科学联合学术年会论文集(十八)—专题五十二:现代工程地球物理技术进展与应用、专题五十三:油藏地球物理、专题五十四:微地震与诱发地震监测与反演[C];2020年
10 杨小舟;罗银河;胥鸿睿;赵凯峰;;利用OBS数据研究太平洋中部地壳上地幔横波速度与径向各向异性结构[A];2020年中国地球科学联合学术年会论文集(三十一)—专题九十二:地震面波、背景噪声及尾波干涉法研究地下介质结构及其变化;中国地球物理学会傅承义青年科技奖[C];2020年
11 李超;杨岩;何晓;陈浩;;井外溶洞体的偶极横波反射特征研究[A];2019年中国地球科学联合学术年会论文集(二十九)——专题77:井孔地球物理学及深部钻测、专题78:地球化学进展、专题79:地球深部碳循环、专题80:航空地球物理勘查技术与应用[C];2019年
12 陈忠恩;鲍学伟;田钢;杨文采;;背景噪声成像研究杭州西湖区域浅层横波速度结构[A];2019年中国地球科学联合学术年会论文集(二十二)——专题56:地震面波、背景噪声及尾波干涉法研究地下介质结构及其变化、专题57:壳幔介质地震各向异性[C];2019年
13 周长江;夏江海;张鸿宇;庞景尹;柳亚;席超强;;短时密集台阵三维横波速度成像在城市地下空间探测中的应用[A];2019年中国地球科学联合学术年会论文集(十八)——专题46:环境地球物理技术应用与研究进展、专题47:浅地表地球物理进展、专题48:现代工程地球物理技术进展与应用[C];2019年
14 王彬;葛洪魁;吴国华;苏有锦;王宝善;王伟涛;张启明;杨润海;李滔;李建春;陈颙;;云南宾川气枪震源发射台建设项目简介[A];中国地球物理2010——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二十六届年会、中国地震学会第十三次学术大会论文集[C];2010年
15 林琦;;基于岩石物理建模估算横波速度[A];国家安全地球物理丛书(十二)——地球物理与信息感知[C];2016年
16 吴淑玉;吴志强;周才凡;刘俊;何玉华;闫桂京;;黄海海域横波速度计算方法的研究[A];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二十七届年会论文集[C];2011年
17 胡起;陈小宏;李景叶;;一种针对有机页岩的横波速度预测方法[A];中国地球物理2013——第二十三专题论文集[C];2013年
18 孙振国;刘文超;赵成斌;辛胜军;;提高横波速度测量精度的方法[A];1992年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八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2年
19 楚泽涵;陈丰;刘祝萍;路保平;林耀民;;估算地层横波速度的新方法[A];1995年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十一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5年
20 季钟霖;彭希龄;熊舜华;魏勇作;;含油岩石纵、横波速度特征[A];1992年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八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蒋生淼;气枪震源信号提取方法与传播特性研究[D];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2017年
2 陈军;长江中游地区壳幔横波速度结构及各向异性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2019年
3 夏季;大容量气枪震源特性研究[D];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2017年
4 王红丽;南海复杂构造地震成像及其应用研究[D];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2018年
5 吴高雄;基于频率-贝塞尔变换方法从背景噪声中提取高阶面波频散曲线并反演美国大陆三维横波速度结构[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2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2条
1 苏金波;新疆呼图壁大容量气枪震源数据处理及初步应用研究[D];中国地震局兰州地震研究所;2015年
2 朱自洋;由偶极子波提取地层横波慢度的技术及实现[D];中国石油大学(北京);2018年
3 侯文爱;南海东北部陆缘地壳横波速度结构研究[D];浙江大学;2019年
4 杨晓柳;灰质发育区地层横波预测方法研究[D];长江大学;2019年
5 乔垒;基于背景噪声的中国云南及越南北部地壳横波速度结构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8年
6 乔汉青;基于改进粒子群算法的横波速度预测方法研究[D];吉林大学;2017年
7 赵龙;利用偶极子弯曲波反演地层横波速度径向剖面[D];中国石油大学(华东);2014年
8 徐浩;基于多分量地震记录的横波速度提取与实例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2013年
9 刘传铭;面波成像及三维横波速度方位各向异性反演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7年
10 刘兵;气枪震源子波数值模拟及其应用[D];中国海洋大学;2005年
11 顾升宇;欧亚大陆地震观测中甚低频事件的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6年
12 陈忠恩;利用背景噪声研究杭州市西湖区域浅层横波速度结构[D];浙江大学;202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9条
1 本报记者 李艳;天上有北斗,地下有“明灯”[N];科技日报;2017年
2 本报记者 张春;于蔚蓝深处,专注聆听地球“脉搏”[N];中国应急管理报;2020年
3 记者 张梦然;通信光缆或可用作地震仪[N];科技日报;2018年
4 本报记者 张西恒;一个小小的地震观测站 一万五千个日夜的坚守[N];濮阳日报;2021年
5 记者 张国静;西宁地震观测居全省第一[N];西宁晚报;2020年
6 钟维 吴玉如;三单位共建立体地震观测体系[N];中国应急管理报;2020年
7 常亦殊;长春:1600多只小动物成“地震观测员”[N];新华每日电讯;2007年
8 记者 瞿剑;中国石油发布地震成像与定量预测软件[N];科技日报;2016年
9 陈道平;我市首个海岛地震观测台建设进入快车道[N];台州日报;2010年
10 记者 李佳 通讯员 阮聪;我市投资630万加强地震观测[N];长江日报;2008年
11 记者  李仁 通讯员  李宁;地震观测“耳聪目明”[N];烟台日报;2006年
12 记者 冯丽俐;昆明地震观测能力提高[N];昆明日报;2010年
13 通讯员刘宁 记者陆学进;海安地震观测新站通过验收[N];南通日报;2010年
14 记者 周海霞 通讯员 张晶;多种特级地震观测员将受聘上岗[N];巴音郭楞日报;2010年
15 卢敬叁本报记者 杨蕾;为地震观测提供技术支撑[N];中国质量报;2008年
16 刘峰;地震成像系统助力金属矿攻深找盲[N];地质勘查导报;2009年
17 本报驻日本记者 陈超;日本核电站再遇地震能否确保安全?[N];科技日报;2020年
18 本报记者 周建英;国家级地震观测技术学术研讨会在西昌隆重召开[N];凉山日报(汉);2015年
19 鲁文;地震观测区内限制钻井抽水[N];地质勘查导报;2008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