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投稿 | 论文排版

关于陆-海相互作用的若干问题

张经  
【摘要】:陆-海相互作用是一个宽泛的研究领域,但其同海洋科学的基础研究与我们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均密切相关.基于个人对本研究领域的理解,在本文中提出了一些需要在陆-海相互作用研究中予以关注的问题,包括陆架边缘的物质交换、流域盆地中的物质流失、近海的富营养化与有害水华、底层水缺氧与"死亡区"、沉积物的"源"与"汇"、对地球其他层圈的反馈、海平面上升及其对社会与经济可持续性的作用、沿海地区的人类活动及其影响,等等.本文中未能涉及的命题并非不重要,仅仅系我个人的知识和能力所限.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罗慧,苏正军,刘安麟,刘海英;基于复杂性的生态系统可持续演化特征分析[J];气象科技;2005年05期
2 李医民;欧阳仁蓉;;Lotka-Volterra系统Ⅱ型模糊自适应控制方法[J];江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04期
3 张晓晴;;以生态学为指导发展经济[J];科技创业月刊;2007年02期
4 魏新民;;隋唐以前黄土高原生态资源环境变迁研究[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10年03期
5 杰罗姆·C·格林;西奥多·J·乔丹;张永超;;全球性挑战:可持续发展如何实现?[J];创新科技;2007年11期
6 梁伟;毛小军;杨士娟;孙华;田志美;;浙江省2004年生态足迹与生态承载力分析[J];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2007年04期
7 杨梅焕;曹明明;;西安市生态足迹和生态承载力动态测度分析[J];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06期
8 周晨;论生态住区的景观设计[J];湖南师范大学自然科学学报;2005年02期
9 李晶晶;屈植;;论克隆技术对人类可持续发展的影响[J];科教文汇(下半月);2006年08期
10 杭程;李莎;;生物多样性对可持续发展的意义[J];技术与市场(园林工程);2007年09期
11 秦大河;;气候变化对我国经济、社会和可持续发展的挑战[J];外交评论(外交学院学报);2007年04期
12 罗智文;陈华;;生态文明建设与生态修复[J];内江科技;2008年11期
13 衣成城;王建力;;浅谈全球变化背景下人类活动对地球环境的影响[J];科技资讯;2010年08期
14 何涛;;论生物多样性与可持续发展[J];时代教育;2007年26期
15 熊飞;;人类活动对抚仙湖生态系统的影响及其保护对策[J];安徽农业科学;2009年14期
16 王亚梅;李忠武;曾光明;;洞庭湖土地利用/覆被变化及洪涝灾害研究进展[J];四川环境;2009年05期
17 王丰年;;生态系统视野中的自然遗产保护[J];自然辩证法研究;2009年07期
18 陈元胜;叶南;;外来物种入侵与可持续发展[J];周口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05期
19 郝本泉;杜潇;赵磊;;浅析现代居住小区的生态景观设计[J];科技致富向导;2008年24期
20 孙立平;;香港科学课程选修单元(2):环境科学[J];科学大众;2006年09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黄国勤;祝志辉;;南方地区生态恢复与重建技术体系简介[A];2008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论文集(2)[C];2008年
2 施晓清;;可持续的城市生态系统管理[A];2005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中国可持续发展研究会2005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5年
3 蔡琴;齐晔;;生态文明的科学基础与人文视角浅析[A];2008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论文集(2)[C];2008年
4 马会岭;;以规划为指导 以设计为手段 以效益为目的建设节约型城市园林绿化[A];北京市“建设节约型园林绿化”论文集[C];2007年
5 杨发林;李克昌;于钊;;试论草原生态服务功能的重要地位[A];中国草业可持续发展战略论坛论文集[C];2004年
6 张颖;李春林;;保护城市生态系统[A];发展循环经济 落实科学发展观——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04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7 管荣;;论农民田间学校可持续发展[A];河南省植物保护研究进展Ⅱ(下)[C];2007年
8 王培县;董锁成;;对循环经济的再思考[A];提高全民科学素质、建设创新型国家——2006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6年
9 姜长征;;景观设计可持续发展原则的探讨[A];中国风景园林教育大会论文集[C];2006年
10 梁收运;钟秀梅;;人类活动与泥石流灾害的关系[A];第二届全国岩土与工程学术大会论文集(上册)[C];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金泉;国家公园运作的经济学分析[D];四川大学;2006年
2 王妍;环境伦理:人与自然关系和谐的伦理支点[D];吉林大学;2008年
3 肖桂义;城市环境地球化学研究现状、问题和对策[D];吉林大学;2005年
4 高智晟;野生动物价值评估与定价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05年
5 罗扬;喀斯特地区林业可持续发展评价[D];南京林业大学;2006年
6 王大庆;黑龙江省生态足迹与生态安全分析及其可持续发展对策[D];东北农业大学;2008年
7 桑东莉;可持续发展与中国自然资源特权制度之变革[D];武汉大学;2005年
8 胡建渊;南京都市圈可持续发展研究[D];同济大学;2005年
9 彭善枝;环保产业与可持续发展[D];武汉大学;2004年
10 李咏梅;资源型城市转型与可持续发展研究[D];新疆大学;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朱新宇;城市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规划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6年
2 赵春丽;系统动力学方法在区域水资源承载力中的应用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6年
3 马春旺;高层公共建筑的生态设计方法[D];大连理工大学;2008年
4 张薪;城镇生态规划的研究与探讨[D];华中科技大学;2006年
5 严芷清;中国城市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的若干思考[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6 蒲仕刁;绵阳市生态足迹计算与分析[D];西南交通大学;2005年
7 杨丙山;能值分析理论及应用[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8 宗雷;微山湖区生态现状调查及可持续发展对策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05年
9 刘洪丽;基于景观格局分析的干旱区可持续发展研究[D];兰州大学;2008年
10 许浩峰;山地流域小城镇生态规划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平;提升可持续发展综合国力[N];中国信息报;2003年
2 张弛;推动产业可持续发展微软携手合作伙伴共建和谐IT生态系统[N];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2006年
3 孙长征;浅论水与可持续发展[N];济宁日报;2007年
4 北京团结湖中学 郑苏艳;环境问题与可持续发展[N];中国环境报;2001年
5 牛文元;构筑可持续发展的伦理基础[N];光明日报;2006年
6 铁铮;中日蒙合作研究蒙古高原环境与可持续发展[N];科技日报;2006年
7 记者李元友;中国企业将在可持续发展中扮演重要角色[N];中国企业报;2003年
8 杨杰;“水、生态系统与可持续发展”国际会议在我区召开[N];新疆日报(汉);2006年
9 记者 徐丽艳;可持续发展将成企业盈利重要基础[N];中国企业报;2009年
10 中共新乡市委党校副教授 石闯;人与自然和谐是可持续发展的基础[N];新乡日报;2007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