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级13Cr油管在P110套管中往复磨损实验研究
【摘要】:采用曲柄结构往复式磨损试验机对超级13Cr钢进行磨损实验,研究不同的接触力以及不同的摩擦频率对超级13Cr钢磨损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失重量及磨损效率都随着摩擦副的接触力的增大而增大,失重量及磨损效率也都随着摩擦频率的增大而增大。而摩擦系数随着接触力和摩擦频率的改变变化不大。采用SEM观察并分析磨损表面形貌,探讨磨损机理。表明超级13Cr油管与P110套管之间的磨损机理以黏着磨损为主,表面形貌为片状剥落和犁沟共存。
|
|
|
|
1 |
杨继红,白红梅,彭莉,邓勇,戴树珊;微波加热氧化水样中CrⅢ为CrⅥ的处理研究[J];冶金分析;2005年05期 |
2 |
张立颖;谭芳维;陆建平;唐艳葵;;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光谱法间接测定牛奶中Cr(Ⅲ)和Cr(Ⅵ)[J];光谱学与光谱分析;2013年08期 |
3 |
陈英旭,朱荫湄,袁可能,朱祖祥;土壤中铬的化学行为研究 Ⅱ.土壤对Cr(Ⅵ)吸附和还原动力学[J];环境科学学报;1989年02期 |
4 |
张大伟;初福民;邢磊;祖昕晖;;微Cr对中锰球墨铸铁组织与性能的影响[J];山东建筑大学学报;2008年05期 |
5 |
杨维;林森;方冉;封金利;;铁柱撑膨润土的制备及其对Cr(Ⅵ)的吸附试验[J];沈阳建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05期 |
6 |
邢光建;李钰梅;王浩;王怡;武光明;;Cr掺杂量对Zn1-xCrxO稀磁纳米材料的结构及性能影响[J];北京石油化工学院学报;2010年03期 |
7 |
郭稔可;房艺丹;权婧婧;赖普辉;;Cr(Ⅲ)和Cr(Ⅵ)的同时测定和选择性测定[J];现代农业科技;2011年24期 |
8 |
张朋程;;CR中国煤炭价格指数研究[J];煤炭经济研究;2012年11期 |
9 |
邓平建;;酶—碱消化,石墨炉原子吸收法测定肉食中Cr(Ⅲ)和Cr(Ⅵ)的研究[J];广东卫生防疫资料;1986年03期 |
10 |
常立民;肖莹;郝文光;;形变与热处理对CuCr合金中Cr相形貌及合金性能的影响[J];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2005年12期 |
11 |
毕莉明;刘平;陈小红;刘新宽;李伟;马凤仓;;冷轧Cu-15Cr原位复合材料性能及Cr纤维相高温稳定性[J];中国有色金属学报;2012年04期 |
12 |
郑顺安;郑向群;李晓辰;刘书田;姚秀荣;;外源Cr(Ⅲ)在我国22种典型土壤中的老化特征及关键影响因子研究[J];环境科学;2013年02期 |
13 |
朱霞石,张珩,吴萍萍;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中Cr(Ⅲ)和Cr(Ⅵ)基体改进作用的比较[J];光谱实验室;2004年03期 |
14 |
梁明华,赵国仙,冯耀荣,苗健;22Cr双相不锈钢的临界点蚀温度研究[J];腐蚀科学与防护技术;2005年06期 |
15 |
李英;李树源;杨洪年;;滩涂沉积物中腐殖酸对Cr(Ⅲ)的吸附平衡实验[J];岩石矿物学杂志;2006年02期 |
16 |
涂学忠;;欧洲CR严重短缺[J];橡胶工业;2007年01期 |
17 |
郭建林,代西梅,李欢庆;Cr~(3+)对玉米萌发的影响[J];河南科学;2004年01期 |
18 |
张健;郭策安;;CrNi_3MoVA钢表面电火花沉积Cr的试验研究[J];沈阳理工大学学报;2006年03期 |
19 |
梁镇海;崔玉青;孙红艳;;Cr_2O_7~(2-)/Cr~(3+)间接氧化环己醇合成己二酸[J];电化学;2008年01期 |
20 |
赵玉华;魏志宇;王成雨;李洋洋;;化学还原法处理Cr(Ⅵ)废水沉淀及过滤效能[J];沈阳建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04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