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投稿 | 论文排版

大庆长垣以西泉四段浅水三角洲沉积特征及模式

肖佃师  卢双舫  陈海峰  李占东  
【摘要】:基于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及储层沉积学理论,利用岩心和测井曲线等资料,研究了大庆长垣以西地区泉四段储层沉积特征及演化。通过对泥岩颜色、生物化石、沉积构造及沉积背景等分析,确定研究区泉四段为一套湖侵背景下浅水三角洲沉积,发育三角洲平原和三角洲前缘两种亚相,具有相带宽、分流河道骨架砂体发育的特点。应用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理论和方法将研究区泉四段划分为1个长期旋回、3个中期旋回和7个短期旋回。通过短期旋回沉积微相精细解剖,确定沉积相带呈"环带式"展布,自下而上沉积环境为三角洲平原-三角洲前缘-滨浅湖的演变过程,反映泉四段沉积时期水体逐渐加深。分流河道微相砂体最为发育,其厚度大、储集物性好、平面分布广,为泉四段有利的储集层。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张艳平;任利剑;胥中义;杨国栋;康志华;郝振江;;川东北普光地区飞仙关组沉积特征[J];内蒙古石油化工;2008年17期
2 王青春;何幼斌;;商河油田商三区沙二下亚段储层沉积微相研究[J];石油天然气学报;2005年S6期
3 刘小琦;王宏亮;张永旺;;鄂尔多斯盆地甘谷驿油田东部长6储层沉积微相研究[J];天然气地球科学;2007年01期
4 黄金柱;;济阳坳陷高青油田水下决口水道沉积模式及其砂体内剩余油形成与富集[J];天然气地球科学;2008年01期
5 罗水亮;林承焰;翟启世;柳东;于景锋;;滨南油田毕家地区沙三下亚段沉积特征及沉积模式[J];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02期
6 肖杭州;周萍;兰正凯;;红岗油田大208区黑帝庙油层沉积微相研究[J];内江科技;2009年12期
7 袁静;;山东惠民凹陷古近系风暴岩沉积特征及沉积模式[J];沉积学报;2006年01期
8 朱洁琼;李建明;;柴达木盆地尕斯库勒油田上干柴沟组网状河三角洲沉积特征[J];内蒙古石油化工;2006年07期
9 刘小琦;李青斌;王宏亮;潘福友;;姚店油田延长组长6油层沉积微相研究[J];石油地质与工程;2007年01期
10 张宇焜;胡望水;李相明;周江江;蔡峰;;渤海湾盆地东濮凹陷濮城油田沙一段沉积微相研究[J];天然气地球科学;2009年02期
11 赵荣;李天仁;周围;;葡浅12区块黑帝庙油层黑Ⅰ砂组沉积微相研究[J];特种油气藏;2011年01期
12 亚东菊;张金亮;赵红娟;;松辽盆地黒帝庙地区姚一段浅水三角洲沉积特征及沉积演化[J];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S1期
13 鲁健;吕延防;刘宗堡;;三肇凹陷葡萄花油层浅水三角洲沉积特征及成藏模式[J];科学技术与工程;2010年34期
14 赵伟;邱隆伟;姜在兴;陈妍;;断陷湖盆萎缩期浅水三角洲沉积演化与沉积模式——以东营凹陷牛庄洼陷古近系沙三段上亚段和沙二段为例[J];地质学报;2011年06期
15 吴小红;吕修祥;周心怀;李建平;加东辉;;BZ34油区明下段浅水三角洲沉积特征及其油气勘探意义[J];大庆石油学院学报;2009年05期
16 李丹;杨玲;于景锋;;渤南油田五区沙三段扇三角洲沉积特征[J];复杂油气藏;2010年03期
17 坛俊颖;王文龙;王延斌;王杰;张默;赵威;吴翔;;额仁淖尔凹陷下白垩统腾格尔组沉积特征及沉积模式[J];内蒙古石油化工;2010年24期
18 杨勇强;邱隆伟;姜在兴;银熙炉;;陆相断陷湖盆滩坝沉积模式——以东营凹陷古近系沙四上亚段为例[J];石油学报;2011年03期
19 操应长;韩敏;王艳忠;谭明友;张营革;;济阳坳陷车镇凹陷沙二段浅水三角洲沉积特征及模式[J];石油与天然气地质;2010年05期
20 胡明毅;马艳荣;刘仙晴;王辉;王延奇;;大型坳陷型湖盆浅水三角洲沉积特征及沉积相模式——以松辽盆地茂兴-敖南地区泉四段为例[J];石油天然气学报;2009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谢庆宾;管守锐;朱筱敏;王贵文;;中国现代网状河沉积特征和沉积模式[A];2001年全国沉积学大会摘要论文集[C];2001年
2 杨剑萍;;东营凹陷北带永921砂砾岩体沉积特征及沉积模式[A];第四届全国青年地质工作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99年
3 赵瞻;刘建清;杨平;;重庆彭水地区上震旦统灯影组沉积特征分析[A];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第12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4 刘群;王明炎;李银彩;;云南某地含盐系、钾盐层沉积特征及找钾远景初步研究(1968)[A];中国地质科学院矿床地质研究所文集(18)[C];1986年
5 王立飞;张莉;曾祥辉;;礼乐盆地沉积特征研究[A];海洋地质环境与资源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3年
6 李贞;李珍;傅命佐;李杰;刘乐军;;北仑河口区北岸潮间带特征剖面分析[A];地理学与生态文明建设——中国地理学会2008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8年
7 黄捍东;张如伟;赵迪;;一种可以表现沉积特征的地震反演方法[A];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二十四届年会论文集[C];2008年
8 杜江峰;刘招君;张雷;张健;任玉学;贺君玲;王建东;;吉林省延边松江盆地下白垩统大拉子组的沉积特征及演化[A];第九届全国古地理学及沉积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6年
9 黄世伟;张廷山;谢刚平;胡东风;姜照勇;董同武;;贵州省赤水地区侏罗系沉积特征分析[A];第九届全国古地理学及沉积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6年
10 马胜中;梁开;陈太浩;;广西钦州湾浅层埋藏古河道沉积特征[A];第十四届中国海洋(岸)工程学术讨论会论文集(下册)[C];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吝文;大牛地气田下二叠统下石盒子组盒2、盒3段沉积体系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8年
2 张鑫;松辽盆地南部中浅层沉积演化与油气分布[D];中国海洋大学;2009年
3 李国斌;东营凹陷西部古近系沙河街组沙四上亚段滩坝沉积体系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9年
4 李斌;柴达木盆地贝壳堤剖面有机分子化石与沉积环境[D];兰州大学;2006年
5 蒋富清;冲绳海槽晚第四纪沉积特征及其物源和环境意义[D];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2001年
6 何玉平;黑龙江省东部早白垩世沉积特征与原型盆地恢复[D];吉林大学;2006年
7 孙钰;惠民凹陷西部沙一段湖相碳酸盐岩沉积及储层特征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2007年
8 刘性全;三角洲前缘相储层物性特征及调整方法研究[D];浙江大学;2007年
9 李传顺;冲绳海槽西南端中全新世以来的沉积特征及其物源与环境意义[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海洋研究所);2009年
10 董桂玉;苏里格气田上古生界气藏主力含气层段有效储集砂体展布规律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升兰;博兴洼陷沙四上亚段滩坝沉积体系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8年
2 郭守国;南二区西部葡I1-4层构造及砂体非均质性研究[D];大庆石油学院;2008年
3 曲希玉;南黄海盆地北部中、新生界沉积特征及油气远景[D];吉林大学;2004年
4 窦磊;北黄海中部晚第四纪沉积特征及其物源和环境意义[D];吉林大学;2005年
5 张春龙;河流相储层层内剩余油分布模式及预测方法研究[D];大庆石油学院;2006年
6 劳金秀;江都—镇江高桥地区沉积特征与岩相古地理环境演变[D];吉林大学;2009年
7 张磊;六盘山盆地白垩系沉积构造演化及原型盆地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2009年
8 黄世伟;赤水及邻区上三叠统须家河组沉积及含气特征探讨[D];西南石油学院;2005年
9 马涛;陆相大型坳陷盆地干旱气候条件下河流三角洲沉积体系分析[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6年
10 郭辉;豫西地区新元古代地层沉积特征及沉积古地理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倩 修蕾;大庆长垣西部沉积特征研究收获显著[N];科技日报;2010年
2 记者 于德福 通讯员 宋洪柱;5省市煤炭资源潜力评价成果验收[N];地质勘查导报;2010年
3 赵亚辉;中国产气量进世界前十[N];农资导报;2011年
4 刘建军 记者 袁英;探觅地下“宝藏”老区实现新“突破”[N];盘锦日报;2007年
5 曾韬 程胜辉;元坝地区前积体勘探取得进展[N];中国石化报;2008年
6 文琼 正清 洪林;红参1井钻探顺利[N];阿坝日报;2005年
7 潘永胜 张智杰;西藏区调项目获多项成果[N];中国矿业报;2006年
8 李静;石勘院新区勘探研究取得扎实进展[N];中国石化报;2008年
9 记者 刘军通讯员 张园园;辽河外围奈曼油田生机盎然[N];中国石油报;2008年
10 韩玉柱;河南局勘察院科学评价省煤炭资源潜力[N];中煤地质报;2010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