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投稿 | 论文排版

利用测井资料识别沉积微相方法研究

曹广华  胡亚华  张奇文  韩刚  
【摘要】:以关键井沉积微相分析为基础,将测井学同地质、现代数学相结合,从测井资料中提取反映各种微相的测井特征参数,并应用一套多元统计分析方法,建立各种沉积微相的判别模式,研究开发一套软件系统,实现计算机根据测井资料自动、连续地分析判别陆相地层沉积微相。应用该软件对某油田西区的十几口井的测井资料进行处理,并绘制出沉积微相平面图。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谈德辉 ,刘旭宁;自然伽玛测井信息研究沉积微相——以扇三角洲为例[J];西南石油学院学报;1986年04期
2 任怀强;金强;王伟锋;;三春集地区Es_3~4Ⅱ砂组沉积微相研究[J];地质论评;1993年S1期
3 冉启全,李士伦,李元元;用神经网络模式识别沉积微相[J];石油勘探与开发;1995年02期
4 冉启全,李士伦;一种用于沉积相分析的新型模式识别方法[J];岩相古地理;1995年01期
5 徐开志,玉璞 ;油田地下地质与沉积微相研究软件系统[J];岩相古地理;1995年02期
6 文政,雍世和,王中文;应用测井资料定量识别沉积微相[J];沉积学报;1996年01期
7 冉启全,李士伦,顾小芸;神经网络模式识别沉积微相[J];沉积学报;1996年S1期
8 陈钢花,申辉林,雍世和;应用数理统计方法自动解释地层岩性及沉积微相[J];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6年04期
9 陈钢花,王中文,王湘文;河流相沉积微相与测井相研究[J];测井技术;1996年05期
10 李洪奇,张福明,邵才瑞,周志远;测井资料沉积微相人机联作解释软件[J];中国海上油气(地质);1996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高才坤;徐顺;徐开志;李桐林;;利用测井曲线特征自动判别沉积微相[A];1992年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八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2年
2 李洪奇;周志远;邵才瑞;;用人工神经网络自动识别沉积微相[A];1994年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十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4年
3 李洪奇;周志远;邵才瑞;;用人工神经网络自动识别沉积微相[A];1994年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十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4年
4 朱建伟;杜旭东;杨宝俊;;陆相薄互层地震沉积微相研究[A];1994年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十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4年
5 孙宏智;;沉积微相与储集层孔隙结构关系研究[A];2000年中国地球物理学会年刊——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十六届年会论文集[C];2000年
6 周红;;下二门油田核三段沉积微相研究[A];2001年全国沉积学大会摘要论文集[C];2001年
7 王俊玲;王平在;;嫩江现代河流沉积层序及沉积模式[A];2001年全国沉积学大会摘要论文集[C];2001年
8 姚凤英;;钟市油田开发后期储层地质建模[A];2001年全国沉积学大会摘要论文集[C];2001年
9 何东博;;苏里格气田低渗透储层描述中的成岩作用研究[A];2002低渗透油气储层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2年
10 代金友;张一伟;熊琦华;王志章;张春雷;;枣南油田储层中流动单元构成及开采特征研究[A];2002低渗透油气储层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尹太举;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及其在濮城油田开发中的应用[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3年
2 赵虹;安塞油田上三叠统延长组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特征及储层研究[D];西北大学;2004年
3 朱伟;江汉盆地西南缘中新生界油藏预测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5年
4 李树军;秦家屯油田油藏地质与开发调整研究[D];吉林大学;2005年
5 陈岩;新疆准噶尔盆地乌尔禾油田低渗难采油藏精细描述方法研究[D];西南石油学院;2005年
6 张公社;储层参数模型建立[D];西南石油学院;2005年
7 李薇;苏丹Palogue油田层序地层与储层分布预测[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6年
8 王向荣;洪积扇储层油藏描述及地质建模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6年
9 高博禹;高含水期油藏剩余油预测方法研究[D];石油大学(北京);2005年
10 王果寿;十屋断陷孤—后—八地区下白垩统储层描述及油气预测[D];成都理工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小浩;南泥弯油田延长组沉积相与储层特征[D];西北大学;2001年
2 龙玉梅;鄂尔多斯盆地坪北油田上三叠统延长组成岩作用及孔隙结构[D];西北大学;2002年
3 文慧俭;大庆长垣北部高台子油层沉积微相研究[D];大庆石油学院;2002年
4 王树恒;松辽盆地泰康地区中部组合沉积微相研究[D];大庆石油学院;2002年
5 许国民;沈84—安12块S_3~4段沉积微相及储层非均质性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3年
6 孙伟;盘古梁长6油藏精细描述[D];西北大学;2003年
7 李维民;厚油层河道砂体储层特征研究[D];大庆石油学院;2003年
8 杜善斌;高西油田精细油藏描述及剩余油分布规律研究[D];大庆石油学院;2003年
9 姬鹏程;丘陵油田陵二西区三间房组油藏地质特征与注水开发效果研究[D];西北大学;2002年
10 王友兰;埕东油田东区储层特征及剩余油分布规律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3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通讯员 曹新炎 记者 郑干臣;隐蔽油气藏研究结硕果[N];中国石化报;2001年
2 本报记者 王学健;揭露一起论文剽窃事件[N];科学时报;2001年
3 记者 李祖诗 通讯员 文弘宇;新增探明储量146万吨[N];中国石化报;2002年
4 李莉;塔河地区奥陶系层序重排[N];中国国土资源报;2003年
5 韩大匡 谭文彬 袁士义 李松泉 裘怿楠 赵树栋 计秉玉 刘俊荣 赵翰卿 王仲林 梁春秀;扩大老油田挖潜空间[N];中国石油报;2003年
6 穆广田 通讯员 曹雷;老油田稳产的主攻方向在哪里[N];中国石油报;2003年
7 记者 李兵;为油田开发擦亮“慧眼”[N];中国石油报;2005年
8 李静 吴茂炳;塔里木盆地碳酸盐岩储层成因及分布研究项目获好评[N];中国石化报;2006年
9 龚武彦 张芳 汪立武;实施六大战略实现两个翻番[N];中国石化报;2006年
10 李祖诗;江汉油田勘探工作亮点频闪[N];中国石化报;2006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