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投稿 | 论文排版

研究所的人才流动结构

王先玉  
【摘要】: <正> 科学技术研究所在创造系统工程中是最活跃、最富创新的组织体。当其领导结构、组织结构、人才结构处于最优化状态时,就能最好地发挥其创造功能,多出人才,多出成果,出经济效益。而在人才结构中,还有一个人才的流动结构,当引起科研管理领导者的充分注意,以使组织管理更趋于科学化。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陈静;试析中小学校管理实践中的领导行为[J];经济与社会发展;2005年05期
2 ;挑战新世纪——某研究所培养跨世纪高层次科技人才纪实[J];中国国防科技信息;1998年02期
3 ;推进创新实践 造就科技英才[J];硅谷;2010年11期
4 钮机;;用当其时 各展所长[J];人才资源开发;2009年09期
5 刘袆;高校人才流出的主要原因与对策[J];人事与人才;2001年04期
6 张海国;樊香萍;章锦安;;大力培养和造就科技领军人才[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1年03期
7 吴铁铸;;《周易》的五行说与领导者的修养[J];高校后勤研究;1996年S1期
8 汪辉;优化环境 促进地方高校科技人才的成长[J];黄冈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04期
9 曾海梅;;试论茅以升的科技思想及其现实意义[J];青岛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4期
10 张诗椿;;发现人才 培养人才 用好人才 留住人才[J];发现;2007年S1期
11 季斌;;营造人才辈出的环境[J];江海纵横;2005年05期
12 孙贤和;;美国是怎么招揽人才的[J];成才之路;2011年13期
13 李勃;尊贤论[J];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6年04期
14 田定湘;浅论我校科技人才环境的优化与科研对策[J];株洲工学院学报;2002年03期
15 孙英,毛忠梅 ,王晓英;浅析领导者工作的方法与艺术[J];鸡西大学学报;2005年05期
16 李寅甲;郭剑霞;陈浩;;高校创新型科技人才队伍建设的几点思考[J];中国高校师资研究;2008年05期
17 韦洪涛;;讲座制对我国高校内部管理的启示[J];苏州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4期
18 聂万厉;李春凯;;学生会组织管理中的问题及解决方案[J];农家之友(理论版);2009年11期
19 安泰;管理演进的五种模式[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86年02期
20 梅雪;;孙子兵法中的领导思想[J];发现;2002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瑛;刘忠诚;;企业科技人才精神鼓励的研究[A];山东省煤炭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C];2006年
2 赵艳丽;;基础研究与研究开发类科技人才人格因素调查研究[A];科学发展观:理论·模式·实践——山东省社会科学界2006年学术年会文集(4)[C];2006年
3 吉莉;;浅谈科协如何通过学术交流促进人才成长[A];学术交流质量与科技研发创新——中国科协第三届学术交流理论研讨会论文集(下)[C];2008年
4 谢伯桂;;改革法医体制 稳定科技人才[A];中国法医学会法医临床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5 刘林姣;;城市科技人才整体状况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A];第三届(2008)中国管理学年会论文集[C];2008年
6 曾月征;;服务于长株潭“两型社会”试验区建设的科技人才开发[A];《两型社会建设与湖南管理创新》论坛论文集[C];2008年
7 李锡元;张世杰;边园园;胡萍;;武汉市企业科技人才团队建设现状与对策研究[A];科技支撑 科学发展——2009年促进中部崛起专家论坛暨第五届湖北科技论坛文集[C];2009年
8 李裕娴;;论地方高校创新型科技人才的培养[A];学术交流质量与科技研发创新——中国科协第三届学术交流理论研讨会论文集(下)[C];2008年
9 尚智丛;;中国科学院中青年杰出科技人才的教育背景分析[A];“青年科学家创新与社会条件支持系统”课题研究论文集[C];2006年
10 张怀菊;;充分发挥曲阜优势 推进鲁南经济带规划建设和中华文明标志城规划建设[A];《依靠科技进步 推进鲁南经济带规划建设和中华文化标志城规划建设》学术研讨成果选编[C];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华军;旋转曲线管道内流动结构与换热特性研究[D];浙江大学;2003年
2 王汉封;有限长方形柱体尾流流动及传热特性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6年
3 尤元文;领导决策方法论[D];中共中央党校;2002年
4 彭纯;商业银行组织管理模式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5 贺正楚;企业危机管理:组织与组织管理的视角[D];中南大学;2004年
6 周忠兵;卡内基博物馆所藏甲骨的整理与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7 贾宝菊;波壁管内的脉动流动及其传质特性的实验和数值模拟[D];大连理工大学;2009年
8 张应桥;河南地区西周墓葬研究[D];郑州大学;2006年
9 苗向军;我国备战奥运会组织管理的理论与实证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7年
10 孙欣;汉墓遣策词语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佟新蓉;中央部属科研院所的科技人才激励机制研究[D];暨南大学;2006年
2 陈芳;企业科技人才综合素质测评及其哲学思考[D];湖南大学;2003年
3 李海红;区域科技人才发展战略研究[D];暨南大学;2011年
4 宋海娟;创新型科技人才的创造心理分析及培养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3年
5 周斌;河北省科技人才开发策略研究[D];河北工业大学;2002年
6 赵学军;河北省科技人才队伍建设研究[D];天津大学;2005年
7 白红竹;企业科技人才的激励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07年
8 孟现志;大学科技人才精益教育模式研究[D];浙江大学;2002年
9 王英文;对我国科技人才安全若干问题的现状与对策研究[D];中国医科大学;2004年
10 李伟宁;长春市科技人才支撑环境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宋兰堂 周正友;创造科技人才脱颖而出的环境[N];解放军报;2002年
2 上海市奉贤区农业委员会主任 李伯才;培养科技人才 提高自主创新能力[N];农民日报;2006年
3 王蔚卫志科;闻喜把科技人才用到“刀刃”上[N];山西日报;2008年
4 王锦秋 本报特约记者 李彦忠;新型科技人才方阵在崛起[N];解放军报;2010年
5 记者 沈佳;我省科技人才队伍初具规模[N];山西日报;2007年
6 盛若蔚;绍兴开展科技人才月活动[N];人民日报;2007年
7 本报记者 牛德芳 ;莫让科技人才常“赋闲”[N];太原日报;2005年
8 吴赛锋覃庆贵;不拘一格“降”高才[N];大众科技报;2008年
9 记者 韩福魁;老科协系统一年创经济效益七千万[N];本溪日报;2009年
10 小莉;我国将对科技人才队伍实行分类管理[N];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2000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