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投稿 | 论文排版

光纤传感器在岩土测量中的应用

孙许静  印才凤  
【摘要】:本文就光纤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及其在岩土工程测量中的具体应用进行了详细的讨论。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刘元雪,郑颖人;光纤检测技术及其应用于岩土工程的关键问题研究[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1999年05期
2 叶玉西;王启民;许亮亮;程海涛;;光纤布拉格光栅传感器在岩土工程中的应用[J];西部探矿工程;2011年02期
3 刘泉声,徐光苗,张志凌;光纤测量技术在岩土工程中的应用[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4年02期
4 卡昭庆;王步云;;赴美岩土工程考察报告(前言部分)[J];勘察科学技术;1986年06期
5 刘雄;光纤传感技术在岩土力学与工程中的应用研究[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1999年05期
6 张高宁;岩土工程的可靠度研究浅述[J];水文地质工程地质;2000年01期
7 ;首届全球华人岩土工程论坛在上海同济大学召开[J];土木工程学报;2003年10期
8 ;简讯[J];岩土工程学报;2003年05期
9 ;土力学及岩土工程名词拾补(五)[J];土工基础;2004年06期
10 张建红;;中国土木工程学会土力学及岩土工程分会与日本地盘工学会合作协议签字仪式[J];岩土工程学报;2006年03期
11 ;简讯[J];岩土力学;2006年10期
12 罗兵;;岩土工程可靠性分析的研究[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08年11期
13 ;关于申请第八届茅以升科学技术奖土力学及岩土工程大奖的通知[J];施工技术;2008年08期
14 李开金;;对岩土工程中施工管理方法的探讨[J];科技资讯;2009年18期
15 ;中国土木工程学会土力学及岩土工程分会组团参加第十七届国际土力学及岩土工程会议[J];岩土工程学报;2009年11期
16 王兰民;;前言[J];西北地震学报;2011年S1期
17 高大钊;岩土工程的可靠性分析[J];岩土工程学报;1983年03期
18 饶汉刚;岩土工程测试技术与计算机应用[J];软件工程师;1996年06期
19 刘松玉;第11届亚洲土力学与岩土工程大会在汉城召开[J];岩土工程学报;1999年05期
20 陈卫,梁向春;21世纪的中国岩土工程应用软件向何处去?[J];岩土工程界;2000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朱彬;任建喜;谷拴成;;岩土工程测试技术课程教学改革思路[A];土木建筑教育改革理论与实践[C];2009年
2 肖勤学;周永勇;张敏;;岩土工程智能结构初探[A];岩石力学理论与工程实践[C];1997年
3 刘元雪;郑颖人;郑宏录;胡善铨;;光纤检测技术及其在岩土工程中的应用探索[A];中国土木工程学会第八届土力学及岩土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C];1999年
4 孙惠敏;杨建江;袁树忠;;应用缠绕式光纤传感器监测结构状态研究[A];第十一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Ⅰ卷[C];2002年
5 倪光乐;倪光乐;倪光乐;倪光乐;;后记[A];陆培炎科技著作及论文选集[C];2006年
6 卢哲安;符晶华;张全林;;光纤传感器用于土木工程检测的研究——关键技术及实现途径[A];湖北省土木建筑学会学术论文集(2000-2001年卷)[C];2002年
7 宁清立;;第四系全新统冲积物岩土工程性能分析[A];科技、工程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河南省第四届青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上册)[C];2004年
8 顾宝和;;浅谈岩土工程的概念设计[A];全国岩土与工程学术大会论文集(上册)[C];2003年
9 魏群;;岩土工程中图形计算力学方法的研究及应用[A];中国力学学会学术大会'2009论文摘要集[C];2009年
10 张在明;沈小克;郑临;;城市建设工程勘察信息系统与计算机辅助岩土工程(CAGE)[A];海峡两岸土力学及基础工程地工技术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斌;岩土工程随机反演分析及工程应用[D];河海大学;2001年
2 杨军;白光干涉分布式光纤形变测量技术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5年
3 叶祥记;广义节点无网格法理论及其在岩土工程中的应用[D];大连理工大学;2007年
4 茹忠亮;三维进化弹塑性并行有限元反分析系统研究[D];东北大学;2005年
5 李晓龙;基于支持向量机的岩体力学参数反演及工程应用[D];郑州大学;2009年
6 陈陆望;物理模型试验技术研究及其在岩土工程中的应用[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2006年
7 常斌;基于数值仿真试验的岩土工程智能化方法及应用研究[D];西安理工大学;2005年
8 傅少君;岩土结构仿真反馈分析的理论与实践[D];武汉大学;2005年
9 郭嘉;人工免疫算法在岩土工程中的应用[D];华中科技大学;2008年
10 毛坚强;接触问题的一种有限元计算方法及其在岩土工程中的应用[D];西南交通大学;200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黄克戬;地下洞室群开挖数值仿真研究与工程应用[D];武汉大学;2004年
2 宋祥红;岩土工程网络教学资源库的开发[D];长安大学;2005年
3 陈海军;神经网络有限元在岩土工程中的应用[D];天津大学;2007年
4 秦会来;水泥土桩复合土钉支护体系受力变形计算分析[D];郑州大学;2005年
5 杨风松;三维塌落拱的形成机理及其在边坡工程中的应用研究[D];重庆大学;2009年
6 叶永峰;排桩支护结构中的土拱效应[D];郑州大学;2006年
7 茹洪久;天津沿海软土地区大面积垃圾堆场岩土工程评价方法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7年
8 迟鸣;基于XML的岩土工程信息数字化研究[D];山东大学;2010年
9 刘建伟;桩锚与土钉联合支护结构土压力分配机制研究[D];郑州大学;2006年
10 李振;非饱和膨胀土增湿变形和增湿强度的试验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顾今;探讨全球岩土工程未来发展方向[N];建筑时报;2008年
2 应勇华;滕王阁旁拟建高楼大厦[N];中国矿业报;2007年
3 记者 李峰;土力学及岩土工程学术会在兰举行[N];甘肃日报;2011年
4 本报记者 韩竞;土工材料:“岩土工程”的革命[N];中国纺织报;2008年
5 徐敏;岩土工程也能有“创意”[N];建筑时报;2007年
6 上海现代建筑设计(集团)有限公司 Shanghai Modern Architectural Design (Group) CO., LTD 上海申元岩土工程有限公司 Shanghai ShenYuan Geotechnic Engineering CO., LTD;勇于进取 不断创新[N];中国测绘报;2008年
7 顾今;我国桩基工程实践水平国际领先[N];建筑时报;2007年
8 ;朱合华教授:数字地下空间概念的倡导者[N];建筑时报;2007年
9 记者 王继红 通讯员 程宇;吴哲慧:小工“筑垒”大企业[N];衢州日报;2011年
10 晓谢;土工合成材料老化研究取得新进展[N];建筑时报;2007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