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投稿 | 论文排版

师范生免费教育政策的完善——免费师范生德育的推进

杨凯良  
【摘要】:师范生免费教育政策目的在于培养大批的优秀教师和教育家,要达致这一目的必须对免费师范生进行德育。德育的作用体现在能够引导免费师范生形成师德师范;缓和其自卑、矛盾等心理;协调推进其知、情、意、行的发展。免费师范生德育的开展方式、内容多样,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德育还需进行评估和检验。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刁新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商科大学生德育研究[J];出国与就业(就业版);2010年21期
2 王情;葛瑀;元英;;免费师范生职业认同度与学习态度关系的研究[J];科教导刊(中旬刊);2011年07期
3 张祥雨;彭力;;浅析免费师范生可持续发展之路[J];科教导刊(上旬刊);2011年06期
4 崔庆玲;彭希林;刘善球;;德育之精魂——关爱教育说[J];学园;2011年03期
5 邹步云;;德育应重视学生非理性因素的作用[J];科技信息;2011年21期
6 刘桂民;;关于对免费师范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几点认识[J];出国与就业(就业版);2010年17期
7 张立昌;阎春;李正根;;免费师范生报考动因与政策态度调查[J];当代教师教育;2011年02期
8 田瑞华;;略论大学生道德人格的培养[J];河南财政税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年04期
9 邢丽霞;;利用大众传媒强化大学生德育[J];河南财政税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年04期
10 丁道群;蒋珊珊;;湖南地区高校免费师范生的教师职业认同感调查研究[J];教师教育研究;2011年04期
11 张国军;;从用人单位选才标准看大学生德育[J];经济研究导刊;2011年24期
12 刘海滨;王智超;;免费师范生就业中的政策障碍及对策思考[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1年05期
13 陈历;;构建从课堂教学通往生活世界的实践教学体系——以《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为视角[J];山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8期
14 李录志;宋丙英;王丽;;免费师范生教师职业认同现状调查[J];当代教师教育;2011年02期
15 张颖;邹显春;刘博勤;;一体化视角下的免费师范生信息技术课程体系构建[J];计算机教育;2011年16期
16 连海江;邓伟;;关于免费师范生学习、思想状况的调查[J];西昌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2期
17 高雪春;;影响地方院校免费师范生培养的因素研究[J];出国与就业(就业版);2011年14期
18 吴晓蓉;姜运隆;;我国免费师范教育政策的回顾与反思[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1年05期
19 葛文双;;师范生免费教育实施进程中存在的问题与思考[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1年05期
20 田东山;陈毓宏;;大学生网络交往行为的特点与德育创新[J];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11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军英;;德育在培养大学生优良品质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A];河北省第四届社会科学学术年会论文专辑[C];2009年
2 王仕民;;论德育政治功能的发展[A];高校德育主渠道建设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3 邹丽萍;;信息全球化背景下的文化安全与高校德育发展新趋势[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道路·事业——山东省社会科学界2008年学术年会文集(2)[C];2008年
4 余利平;;浅谈导读在高校德育工作中的作用[A];图书馆与西部大开发[C];2002年
5 武小鹿;;从高校德育中探索公民教育资源[A];21世纪中国公民教育的机遇与挑战——两岸四地公民教育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6 鲁炜中;;对新时期加强高校德育创新建设的思考[A];高校德育主渠道建设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7 余利平;;浅谈导读在高校德育工作中的作用[A];图书馆与西部大开发——陕西省图书馆学会第四次科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8 刘传俊;刘照云;赵晓兰;;“短信文化”对大学生的影响及其在德育中的运用[A];2011年全国高校学生工作年会论文集[C];2011年
9 周成友;;医学院校德育中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对策[A];庆祝新中国成立六十周年暨民族地区科学发展理论研究[C];2010年
10 狄辰华;;德育是成功教育的灵魂[A];中国民办教育家优秀论文集[C];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韩玉;德育的关怀:迈向教师的意义世界[D];西南大学;2010年
2 王倩;媒体时代大、中学生处理暴力和色情信息的德育问题研究[D];南昌大学;2011年
3 董宇艳;德育视阈下大学生情商培育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1年
4 缴润凯;师范生教师职业成熟度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5 万峰;网络文化对大学生伦理道德影响的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9年
6 韩丹;新中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政策变迁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2年
7 李红革;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思维模式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2年
8 胡恒钊;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实施方法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12年
9 田庆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化研究[D];辽宁大学;2010年
10 刘顺厚;研究生德育绩效及其评价[D];复旦大学;200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乐娟;构建我国民办高校德育模式研究[D];南昌大学;2010年
2 徐建平;主体间性德育理论与实践探析[D];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
3 周立敏;高等学校情感德育研究[D];大庆石油学院;2010年
4 浦云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战略思考[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4年
5 伏芬;生命德育:当代大学生主体体验的超越[D];湖南科技大学;2010年
6 沈静;德育视角下的大学生犯罪分析及其预防[D];江南大学;2010年
7 李劲松;大学生公寓园区德育整体模式构建与实施研究[D];湖南大学;2003年
8 王柱华;中西潜在课程比较及对我国高校德育的启示[D];合肥工业大学;2010年
9 王雪军;论德育在当代大学生社会化中的作用及方式选择[D];东北师范大学;2002年
10 李莹;美国品格教育运动探析[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倪蔚薇;“新德育”,不只是一个面孔[N];无锡日报;2008年
2 袁芳 记者 赵凤华;高校德育高层论坛关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N];科技日报;2009年
3 白明昆 农五师81团学校;孩子的德育要抓紧[N];博尔塔拉报;2009年
4 本报记者 张兴华;高校德育如何创新[N];中国教育报;2009年
5 记者 朱庆磊 通讯员 汤镖;“四色德育”夯实学生幸福人生之基[N];淮南日报;2010年
6 通讯员 陈和器 余骏锋;红安一中着力打造特色德育[N];黄冈日报;2010年
7 记者 刘云伶;“90”后大学生挑战高校德育[N];新华每日电讯;2011年
8 本报记者 李可孝 通讯员 谢加沛;赢在德育[N];淄博日报;2011年
9 Andrew Gordon;杜绝不诚实 德育不可缺[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10 本报记者 陈欣然 通讯员 王青;大学里的“德育小课堂”[N];天津教育报;2011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