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李海龙;灰色关联度分析法在油菜品种评价中的应用[J];江西农业学报;2001年04期 |
2 |
朱建方,杨献中,王云华,陆群康;推广“双低”油菜,发展效益农业[J];上海农业科技;2001年02期 |
3 |
官春云;油菜生产情况与科研进展[J];作物研究;2001年04期 |
4 |
李孟良,汪华春,方英俊;不同油菜品种稀植栽培效应研究[J];安徽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2年01期 |
5 |
母桂珍,杨晓辉,王秀珍,张萍,张巧会;油菜新品种秦优8号引进试验示范初报[J];甘肃农业科技;2002年04期 |
6 |
王翊,景尚友,李玉鹏;春油菜品种的产量及稳定性分析[J];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学报;2002年02期 |
7 |
孔祥丽,曹连甫,佘青,张鸿静;应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法综合评判油菜品种[J];石河子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年04期 |
8 |
胡书银
,王建林
,旦巴
,栾运芳
,孟霞
,尼玛卓玛
,卓嘎;“西藏油菜种质资源的生物多样性研究”项目技术总结报告[J];西藏科技;2002年11期 |
9 |
王建林
,胡书银
,栾运芳
,尼玛卓玛
,旦巴
,卓嘎
,孟霞
,唐琳;西藏油菜的生物多样性研究[J];西藏科技;2002年11期 |
10 |
胡书银,王建林,栾运芳;西藏油菜种质资源的生态地理区划[J];西藏科技;2002年11期 |
11 |
倪郁,李加纳;基因工程在油菜遗传改良中的应用[J];中国农学通报;2002年06期 |
12 |
林祁;油菜冬季高产栽培技术[J];福建农业;2002年12期 |
13 |
薛刚,王莉;油菜生产机械化发展思路浅议[J];农机科技推广;2002年02期 |
14 |
汤顺章,柏毓红,江向军,朱晓峰,唐淑菊;油菜品种及栽培方式对油菜昆虫群落结构的影响[J];安徽农业科学;2003年05期 |
15 |
梁国现;冬季油菜生产的恢复与发展对策[J];广西农学报;2003年02期 |
16 |
吴卫华;“双低”油菜的种植与加工[J];农产品加工;2003年10期 |
17 |
新章,立早;超级油菜——美日长荚王[J];农业科技与信息;2003年06期 |
18 |
符明联;云南省夏播油菜生产现状及发展对策[J];云南农业科技;2003年04期 |
19 |
吴卫华;“双低”油菜标准问题探讨[J];中国标准化;2003年08期 |
20 |
廖星,王汉中;我国油菜品种变革对生产发展的影响[J];中国油料作物学报;2003年03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