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投稿 | 论文排版

抗白粉病普通小麦──簇毛麦易位系选育及Pm21基因染色体定位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张小萍;应用基因组原位杂交鉴定杂交后代中的簇毛麦染色体[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年03期
2 刘金元,陶文静,刘大钧,陈佩度,李万隆,向齐军,段霞瑜;小麦-簇毛麦易位系 6VS/6AL中6VS的遗传传递及其所携Pm21基因的遗传稳定性分析[J];植物学报;1999年10期
3 李纯正;尹凤英;黄海泉;王振英;彭永康;谢超杰;刘志勇;孙其信;杨作民;;由簇毛麦V染色体引起的小麦-簇毛麦染色体代换系、易位系中线粒体蛋白质组的变化(简报)[J];分子细胞生物学报;2008年02期
4 刘文轩,陈佩度,刘大钧;普通小麦-大赖草T4BS.4BL-Lr.2S易位系的选育与鉴定[J];遗传;1998年S1期
5 徐惠君,辛志勇,杜丽璞,林志珊,张崇霞,赵乐莲,钱幼亭,P.J.Larkin,P.Banks,B.Clark;应用组织培养选育小麦抗黄矮病易位系的研究[J];植物学通报;1992年S1期
6 张文俊,胡含;小麦-黑麦易位系的鉴定[J];遗传;1995年S1期
7 张增艳,辛志勇,陈孝,钱幼亭,林志珊,徐惠君,马有志;抗黄矮病小麦新品系YW443的分子细胞遗传学鉴定[J];遗传学报;2000年07期
8 曲波,韩晓云,李庆章,郭德栋;应用斑点杂交方法对甜菜易位系传递率的分析[J];生物技术;2003年02期
9 罗培高,张怀渝,张怀琼,任正隆;异源转座子存在的证据(英文)[J];分子植物育种;2004年06期
10 程祝宽,顾铭洪;对水稻第9和第12染色体编号分歧的细胞学考证[J];遗传;1996年05期
11 胡含,张相岐,张文俊,景建康,王二明,王献平;花粉小麦染色体工程[J];科学通报;1999年01期
12 张学勇;普通小麦异源易位系的产生及利用[J];遗传;1991年05期
13 韩方普,何孟元,卜秀玲,黄百渠,郝水,马有志,辛志勇;应用FISH技术鉴定一个小冰麦易位系[J];植物学报;1998年06期
14 林志珊,辛志勇,张增艳,马有志,陈孝,徐惠君,杜丽璞,钱幼婷;Z6/陕7859胚培养再生植株的细胞遗传学研究与易位系选育[J];遗传学报;1999年04期
15 王林生;;利用电离辐射创造普通小麦外源染色体易位系[J];生物学通报;2009年07期
16 王林生;陈佩度;;普通小麦外源染色体易位系的诱导及其在育种上的应用[J];生物学通报;2007年02期
17 刘文轩,陈佩度,刘大钧;利用减数分裂期成株电离辐射选育小麦-大赖草易位系的研究[J];植物学报;1999年05期
18 张贵友;;辐射在诱发染色体易位中的应用[J];生物学通报;1992年03期
19 刘道峰,王献平,景建康,张相岐;用顺序GISH-FISH技术鉴定小麦-中间偃麦草小片段易位系[J];遗传学报;2000年10期
20 胡英考;诱导产生小麦外源基因易位系的研究进展[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瑞奇;王秀娥;陈佩度;;簇毛麦籽粒贮藏蛋白基因的染色体定位及易位系选育[A];江苏省遗传学会第八届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2 陈全战;曹爱忠;亓增军;张伟;陈佩度;;利用离果山羊草3C染色体诱导簇毛麦2V染色体结构变异[A];江苏省遗传学会植物分子育种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7年
3 王美蛟;林志珊;陈孝;辛志勇;;两份不同来源簇毛麦染色体6VS的差异性研究[A];2009年中国作物学会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4 赵仁慧;王海燕;曹爱忠;陈佩度;王秀娥;;利用中国春ph1b突变体和电离辐射创制涉及簇毛麦4V染色体易位[A];江苏省遗传学会第八届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5 王苏玲;;普通小麦-簇毛麦-小伞山羊草抗白粉病、育性恢复基因双重易位系的筛选[A];江苏省遗传学会第七届代表大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6年
6 赵仁慧;王海燕;曹爱忠;陈佩度;王秀娥;;利用中国春ph1b突变体和电离辐射创制涉及簇毛麦4V染色体易位[A];现代分子植物育种与粮食安全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7 陈全战;王官锋;陈华锋;陈佩度;;普通小麦-簇毛麦易位系T4VS·4VL-4AL的选育与鉴定[A];江苏省遗传学会植物分子育种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7年
8 曹亚萍;张瑞奇;范绍强;陈佩度;张风琴;周元成;张姝敏;;簇毛麦高分子量麦谷蛋白亚基导入小麦研究[A];2010中国作物学会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10年
9 邢莉萍;张忆萍;李明浩;金夏红;曹爱忠;陈佩度;;小麦及簇毛麦SGT1的克隆和功能分析[A];江苏省遗传学会第八届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10 葛昌斌;徐如宏;廖平安;郭春强;秦素研;黄全民;张庆勤;;贵农775抗条锈病新基因YrGA的研究[A];中国作物学会2007年全国作物遗传育种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瑞奇;簇毛麦籽粒硬度基因和贮藏蛋白基因的染色体定位及易位系选育[D];南京农业大学;2010年
2 赵万春;普通小麦—簇毛麦整臂互补易位系T1DS·1VL和T1DL·1VS的创制、鉴定和性状评估[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0年
3 刘成;多年生簇毛麦基因组新重复序列的分离及其在小麦抗病新种质鉴定中的应用[D];电子科技大学;2010年
4 曹亚萍;硬粒小麦—簇毛麦双倍体花粉辐射高效诱导属间染色体易位[D];南京农业大学;2008年
5 于玲;小麦白粉病抗性相关候选基因克隆、特征分析、定位及表达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1年
6 王林生;利用辐射诱导涉及大赖草5Lr和7Lr染色体的普通小麦—大赖草易位系和端体系[D];南京农业大学;2008年
7 陈全战;离果山羊草3C染色体诱导簇毛麦2V、4V和6V染色体结构变异的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7年
8 蔡鹏;簇毛麦(Dasypyrum villosum)矮化突变体鉴定及矮化机理初步研究[D];四川农业大学;2011年
9 王晓云;簇毛麦病毒诱导基因沉默体系的建立及其在基因功能研究中的应用[D];南京农业大学;2009年
10 秦跟基;根据抗病基因保守区克隆小麦抗病基因及小麦抗赤霉病基因双单倍体作图群体的构建[D];南京农业大学;200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睿;三个簇毛麦易位系抗小麦条锈病的遗传分析及SSR分子标记[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0年
2 魏沛;多年生簇毛麦着丝粒重复序列的分离与鉴定[D];电子科技大学;2011年
3 王延鹏;簇毛麦低分子量谷蛋白基因克隆、染色体定位及体外功能鉴定[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1年
4 李纯正;簇毛麦V染色体对小麦—簇毛麦染色体代换系(6A/6V)、易位系(6DL/6VS)蛋白质组的影响及与白粉病抗性关系探讨[D];天津师范大学;2008年
5 尤春芳;簇毛麦6V染色体短臂小片段易位系的分子细胞遗传学鉴定[D];南京农业大学;2010年
6 崔会肖;小麦—簇毛麦染色体代换系、易位系SSR、AFLP和双向电泳的比较[D];天津师范大学;2005年
7 闻晓英;大白菜—结球甘蓝2个易位系的获得与鉴定[D];河北农业大学;2012年
8 唐怀君;小麦1B·1R易位系与秆锈病抗性基因的分子检测[D];新疆农业大学;2010年
9 邬昌荣;多年生簇毛麦物种PSY基因的克隆与进化分析[D];电子科技大学;2011年
10 马东方;两个小麦—簇毛麦易位系抗条锈性遗传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记者 赵凤华通讯员 胡必强;我育出抗梭条花叶病小麦新种质[N];科技日报;2007年
2 本版编辑赵璟韬 兰考县人民政府县长 陈文东;种子的力量[N];开封日报;2008年
3 任鹏宇;农业专家再获国家最高科技奖[N];北京商报;2007年
4 本报记者 李江武 通讯员 魏桂虎 班丽;超级小麦国审兰考矮早8享誉国内外[N];河南科技报;2006年
5 张显峰;科研选题要敢于创新[N];科技日报;2003年
6 谭立云;我省抗白粉病小麦品种偏少[N];江苏农业科技报;2007年
7 本报记者 侯曜禹;我国核技术诱变育种成果多多[N];农民日报;2001年
8 记者 延宏;品质差投入高影响小麦发展[N];科技日报;2003年
9 上海农科热线供稿;应用染色体加倍法得到无籽西瓜[N];东方城乡报;2009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