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u~(2+)在三疣梭子蟹体内的毒性效应和积累
【摘要】:采用静态生物测定方法,将三疣梭子蟹暴露培养在含有不同Cu2+浓度的海水中(盐度22±1,pH7.5±0.5,温度(18±1)℃),分别在24、48、72和96 h对三疣梭子蟹进行死亡个数统计,通过机率单位法构建三疣梭子蟹24、48、72和96 h浓度对数与机率单位的直线回归方程,并根据回归方程计算出三疣梭子蟹24、48、72和96 h的半数致死浓度(LC50)分别为51.20、22.93、19.74和9.74 mg/L。在此基础上,采用湿法灰化法测定了在Cu2+浓度5、13.5、18和24 mg/L下暴露7 d后,三疣梭子蟹鳃、肌肉、肝胰腺三种组织中Cu2+的生物积累量。结果表明:三种组织中Cu2+的积累量差异较大,并且随着水中Cu2+浓度的增高而逐渐增高;三种组织中鳃积累最快也最高,肝胰腺次之,肌肉最低。说明Cu2+的积累与机体组织的结构和功能有关。
|
|
|
|
1 |
赵含英,杨家新,陆正和,王笑;Cu~(2+)对萼花臂尾轮虫的毒性影响[J];南京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年04期 |
2 |
王吉桥,李君峰,纪谨,卢毅光,姜传俊,金彩霞,王欢;铜离子对三疣梭子蟹幼体的急性毒性[J];水产科学;2004年04期 |
3 |
张云龙;袁娟;陈丽萍;邵辉;;三种重金属对鲫鱼苗的急性毒性和联合毒性试验[J];河北渔业;2011年02期 |
4 |
吴友吕,刘士忠;三疣梭子蟹死因探讨[J];东海海洋;1995年02期 |
5 |
李太武;三疣梭子蟹精子的发生及超微结构研究[J];动物学报;1995年01期 |
6 |
袁维佳,陈虹,张慧绮,盛春;三疣梭子蟹光感受器的形态和超微结构[J];动物学报;2001年05期 |
7 |
薛俊增,堵南山,赖伟;三疣梭子蟹胚胎发育早期的组织学研究[J];动物学研究;2001年01期 |
8 |
黄帆;郭正元;徐珍;杨仁斌;欧阳彬;;霸螨灵与Cu~(2+)对蝌蚪的急性毒性试验研究[J];云南环境科学;2006年02期 |
9 |
李太武,苏秀榕,张峰;三疣梭子蟹消化系统的组织学研究[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4年03期 |
10 |
王浦东;三疣梭子蟹增养殖技术(Ⅲ)[J];海洋科学;1996年02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