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投稿 | 论文排版

中国空间生命科学40年回顾与展望

李莹辉  孙野青  郑慧琼  商澎  曲丽娜  雷晓华  刘红  刘敏  赫荣乔  龙勉  孙喜庆  王俊峰  周光明  孙联文  
【摘要】:我国空间生命科学的探索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1981年随着空间生命专业委员会的正式成立,依托此专业的学术交流平台,空间生命科学进入多学科并进多机构建设的新阶段.随着中国载人航天及空间探索研究的深入发展,以分支学科或重大问题为牵引,我国在空间生命科学的几个重要领域取得了一系列关键成果.本文从发展历程、研究成果、平台模型、重大项目与后续展望等方面综述了我国空间生命科学40年的发展历程与标志性成果,为后续发展提供借鉴与参考.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9条
1 刘克嘉,吴国兴;未来的空间生命科学[J];中国空间科学技术;1989年03期
2 郭英华;刘长庭;;空间生命科学研究与展望[J];解放军医学杂志;2011年04期
3 商澎;呼延霆;杨周岐;武祥龙;赵玉芬;赵国屏;顾逸东;;中国空间生命科学的关键科学问题和发展方向[J];中国科学:技术科学;2015年08期
4 汤章城;德国空间生命科学概况[J];中国航天;1994年12期
5 ;第12届亚洲微重力科学会议将于今年11月在珠海举行[J];空间科学学报;2018年04期
6 朱天威;苏联空间生命科学代表团访华[J];航天医学与医学工程;1991年02期
7 刘桂英;空间生命科学技术与人类某些疾病的治疗[J];解放军健康;2003年06期
8 汤章城;空间生命科学和技术及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J];今日浙江;2001年Z1期
9 李莹辉;;航天医学研究现状与趋势[J];航天医学与医学工程;2013年06期
10 朱毅麟;正确认识微重力[J];国际太空;2002年02期
11 ;趣解“微重力”[J];大众科学;2016年05期
12 许铮;NASA选定两个新的空间生命科学中心[J];航天医学与医学工程;1992年02期
13 杨丞,李官成;空间飞行对离体细胞的影响[J];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2005年04期
14 陈灼华;国外微重力火箭的发展及其特点[J];中国航天;1993年06期
15 ;拓展微重力学的多方面应用[J];航天器环境工程;2008年02期
16 王希季,林华宝,苏连凤;中国返回式卫星的搭载任务──空间生命科学试验[J];中国空间科学技术;1995年04期
17 康琦;侯瑞;;微重力流体管理在航天工程中的应用[J];自然杂志;2007年06期
18 胡文瑞;康琦;;微重力科学前沿[J];科技导报;2020年10期
19 胡文瑞;;微重力科学创业的十年[J];科学新闻;1999年29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9条
1 刘志恒;黄英;;我国空间生命科学研究回顾[A];中国空间科学学会空间生命专业委员会2003年中国空间生命科学与航天医学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3年
2 刘承宪;;21世纪空间生命科学和空间生物技术发展机遇与挑战[A];面向21世纪的科技进步与社会经济发展(下册)[C];1999年
3 江丕栋;;空间生命科学及其实验设备——航天生物学仪器[A];21世纪医学工程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1年
4 庄逢源;何静雯;刘志恒;;国际空间生命科学发展动态[A];中国空间科学学会第16届空间生命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5 孙树津;宫元卫;高宇欣;霍波;章燕;陈娟;龙勉;;微重力细胞生物学实验地面模拟技术研究[A];第九届全国生物力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9年
6 熊江辉;万玉民;曲丽娜;曹宏卿;梁峰吉;阚广捍;吕柯;毕蕾;戴钟铨;李莹辉;;啮齿类动物模拟失重生理效应基础数据平台研究[A];2011年空间生命与生命起源暨航天医学工程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7 陈灼华;;和平九号微重力火箭方案[A];中国空间科学学会空间探测专业委员会第十二次学术会议论文集[C];1999年
8 ;航天医学基础与应用国家重点实验室[A];2011年空间生命与生命起源暨航天医学工程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9 吴斌;许东;武晓瑞;刘栋;王菲;王跃;张成普;;睡眠:航天医学一个新的研究前沿[A];中国睡眠研究会第十二届全国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20年
10 周鹏;白延强;苏洪余;;循证航天医学发展与展望[A];2011年空间生命与生命起源暨航天医学工程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11 刘玉荣;曲艺;陈立军;王红飞;顾明;庞阳;;育种卫星微重力实验地面运控系统[A];中国空间科学学会空间探测专业委员会第十九次学术会议论文集(下册)[C];2006年
12 陆文运;;球载微重力落舱结构的总体设计[A];空间探测的今天和未来——中国空间科学学会空间探测专业委员会第七次学术会议论文集(下册)[C];1994年
13 王建一;;用单片机实现的气球微重力落舱遥测与控制[A];空间探测的今天和未来——中国空间科学学会空间探测专业委员会第七次学术会议论文集(下册)[C];1994年
14 王麟华;;高微重力水平气球落舱系统的方案研究[A];中国空间科学学会空间探测专业委员会第十一次学术会议论文集[C];1998年
15 裴炜炜;胡文涛;李冰燕;柴之芳;周光明;;辐射与微重力诱导肺上皮细胞EMT的协同作用[A];中国毒理学会第九次全国毒理学大会论文集[C];2019年
16 陆文运;;球载落舱旋转体的气动载荷影响因素——在微重力落舱设计中的应用[A];中国空间科学学会空间探测专业委员会第十六次学术会议论文集(下)[C];2003年
17 陈灼华;;微重力火箭箭头减速问题初步探讨[A];中国空间科学学会空间探测专业委员会第十次学术会议论文集[C];1997年
18 汤章城;;空间生命科学和技术与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A];面向21世纪的科技进步与社会经济发展(下册)[C];1999年
19 曲丽娜;陈海龙;毕蕾;黄增明;李莹辉;;微重力下的氧化应激与药物防护[A];第十一次中国生物物理学术大会暨第九届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摘要集[C];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丁昆;空间生命科学气体检测技术研究[D];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201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刘庭伟;宇航员微重力操作训练设备的关键技术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2年
2 蒋延杰;六自由度微重力模拟平台的构型优化和控制方案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齐芳;空间生命科学面临的挑战[N];光明日报;2007年
2 记者 操秀英;我明年发射卫星开展微重力研究[N];科技日报;2015年
3 本报记者 佘惠敏 实习生 王丹;微重力研究:人类空间环境利用的一大步[N];经济日报;2015年
4 朱霄雄 记者 张强;“神九”将进行5项重要航天医学空间实验[N];科技日报;2012年
5 李威;微重力实验火箭研制成功[N];中国航天报;2000年
6 本报记者 王佳雯;“实践”驾鸿:微重力捎来惊喜[N];中国科学报;2016年
7 本报记者 整理 王佳雯;期待微重力研究开花结果[N];中国科学报;2016年
8 本报记者 张强 本报通讯员 朱霄雄;创造航天医学的“中国速度”[N];科技日报;2012年
9 本报记者 陈颐;航天医学可破解太空失重谜题[N];经济日报;2015年
10 实习记者 于紫月;在太空做实验,你也有机会参与[N];科技日报;2019年
11 本报记者 耿挺;19个实验载荷6个上海造[N];上海科技报;2016年
12 记者 付毅飞;专家:让航天医学为普通人群健康服务[N];科技日报;2019年
13 本报特约撰稿 王群;微波推进,空间探索“黑科技”[N];中国国防报;2016年
14 王玉林;充气展开:更省更便捷进行空间探索[N];中国航天报;2017年
15 国防科技大学 王群;微波推进技术:空间探索新希望[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7年
16 本报记者 陈立 郭倩;6月,且看全球航天精英论道北京[N];中国航天报;2017年
17 本报记者 喻思娈;这些实验很高冷[N];人民日报;2016年
18 记者 佘惠敏;实践十号微重力实验卫星回来了[N];经济日报;2016年
19 张孟军;空间探索迈出重要一步[N];科技日报;2004年
20 吴彪 朱霄雄;矢志航天建功勋 倾情医学铸辉煌[N];中国科学报;2012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