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投稿 | 论文排版

2030年夏季北冰洋将无冰?

李忠东  
【摘要】: <正>北极海冰每10年减少11.5%观看介绍海冰一年当中增加和减小的电影,有点像看肺部吸气和呼气一样。在秋季和冬季的几个月中,北极海冰稳步扩展,直至达到最大范围;一般在3月,海冰从某个地方开始减少,通常在9月减到最小。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李忠东;;温度不断升高 北极持续变化 北冰洋到2030年夏季可能无海冰[J];资源与人居环境;2011年09期
2 ;“数”说北极[J];今日国土;2008年07期
3 ;我国在北冰洋放置的浮标完成使命[J];海洋世界;2011年09期
4 千科;fotoe;;极地世界[J];厦门航空;2009年04期
5 ;北极的海域、气候和四季[J];大自然探索;2002年04期
6 水晓美;;贝加尔湖是湖还是海?[J];大科技(科学之迷);2006年02期
7 雪儿;;海底也会下雪吗?[J];绿色大世界;2001年03期
8 李晓婷;黄菲;马殊;夏叶;衣健;;北冰洋,到底有多北[J];商务旅行;2007年10期
9 ;北极,影响地球气候[J];少年科学;2011年01期
10 杜若;;未來戰略重要地帶—北極[J];世界知识;1946年08期
11 ;正在融化的群島[J];水文;1960年01期
12 高莉玲;北冰洋第四纪海洋变化记录[J];海洋地质动态;1996年06期
13 R L Phillips ,余华;北冰洋沉积物中浮冰碎屑含量与物源的区域变化——示踪北极地区晚第四纪大气和海洋环流格局[J];海洋地质动态;2002年12期
14 ;德研究称北冰洋冰层消失可能令欧亚地区频遭严寒[J];环境污染与防治;2010年11期
15 周定国;;北冰洋航道的开拓者——诺登舍尔德[J];海洋世界;1997年03期
16 张雅斌,卞林根,程彦杰,陆龙骅;北冰洋浮冰和开阔海面上的能量平衡特征[J];极地研究;2000年03期
17 陈夏法;;深海雪景[J];大科技;2001年04期
18 王庆;;气候工廠[J];世界知识;1956年06期
19 ;发现北极底泥[J];森林与人类;2005年Z1期
20 ;北极科学考察计划简介[J];极地研究;2007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高众勇;许苏清;陈立奇;;北冰洋pCO_2的时空变异及其控制[A];科技、工程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中国科协第五届青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2 康建成;李志军;张小伟;周琳琳;;北冰洋多年海冰结构和生消过程[A];中国地球物理学会年刊2002——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十八届年会论文集[C];2002年
3 李娜;吴辉碇;孙波;;北冰洋RGPS海冰运动及其对海面风场的响应[A];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22届年会论文集[C];2006年
4 张璐;张占海;吴辉碇;李群;李娜;;盘点北极海冰现状[A];中国地球物理·2009[C];2009年
5 孙波;何茂兵;康建成;温家洪;李院生;;探地雷达对北冰洋海冰的探测与分析[A];中国地球物理学会年刊2002——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十八届年会论文集[C];2002年
6 佘文成;;北极海区(北海-朗伊尔城)航行[A];船舶大风浪中操纵(上册)[C];2006年
7 王汝建;孙烨忱;刘伟男;肖文申;;北冰洋西部晚第四纪的古海洋与古气候记录[A];中国古生物学会第26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8 夏用泰;;冰下穿越北极极点指向问题的探讨——用“两台仪器互比法”[A];中国航海学会优秀论文文摘及学术会议论文目次汇编(1990—1991)[C];1992年
9 李德营;刘凯;陈里昂;;浅谈苏-27飞机电传操纵系统的夏季维护[A];航空装备保障技术及发展——航空装备保障技术专题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10 王迎虎;罗凯丽;周扬;杨阳;;2010年夏季泌阳县降水特征分析[A];天气、气候与可持续发展——河南省气象学会2010年年会论文集[C];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志华;北冰洋西部沉积物地球化学特征及环境指示意义[D];中国海洋大学;2004年
2 高众勇;南北极海区夏季海-气二氧化碳交换特征及其所揭示的海洋学问题研究[D];厦门大学;2002年
3 李丕学;北极径流变化的关键气候因子及其对北冰洋海冰变化影响的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9年
4 孙娜;北冰洋、白令海、南海南部海域氟氯烃分布特征及其水团示踪研究[D];厦门大学;2006年
5 余雯;夏季西北冰洋三界面碳通量的估算与测定[D];清华大学;2010年
6 袁炳强;北冰洋—欧亚大陆—太平洋地学断面东南段大陆岩石圈有效弹性厚度研究[D];西北大学;2002年
7 张永平;瓜类作物对温、光环境变化的响应:光能利用与活性氧代谢[D];浙江大学;2007年
8 李峰;夏季亚洲中高纬度地区阻塞高压与中国强降雨的关系及其活动机理研究[D];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2005年
9 牟林;不同CO_2浓度情景下热盐环流的演变[D];中国海洋大学;2007年
10 卢鹏;基于图像分析的海冰几何参数和拖曳系数参数化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曹玉墀;北冰洋通航可行性的初步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0年
2 张雅斌;北冰洋与青藏高原近地面边界层湍流参数研究[D];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2001年
3 郑淑娴;北冰洋典型海冰生境冰藻生态学特征的研究[D];厦门大学;2006年
4 郁慧福;北冰洋西部地区沉积物中碳酸盐的分布特征及其古海洋学意义分析[D];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2008年
5 宫勋;利用NAOSIM模式模拟末次盛冰期北冰洋水文及海冰变化特征[D];中国海洋大学;2009年
6 王蕴;白令海、楚科奇海及加拿大海盆表层沉积物中多氯联苯和重金属的含量与分布[D];厦门大学;2009年
7 张树刚;夏季北冰洋海冰融化过程中能量分配的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9年
8 杨艳娟;夏季IOD对热带和热带外地区季节内振荡的影响[D];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06年
9 陈志华;北冰洋次表层暖水形成机制的数值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9年
10 陶平国;北极主权权利争端研究[D];复旦大学;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胡领太;冰雪覆盖的大洋:北冰洋[N];大众科技报;2004年
2 崔静;北冰洋成因新假说[N];大众科技报;2007年
3 王海 王洋 潘杰;聚焦北冰洋[N];中国船舶报;2004年
4 本报记者;“禁用令”即将到期“北冰洋”就要回来了[N];中国食品报;2011年
5 葛秋芳;北冰洋形成揭秘[N];人民日报;2007年
6 蝌勒;谁是北冰洋冰量剧减罪魁祸首[N];中国海洋报;2010年
7 本报记者 王刘芳;“北冰洋”品牌月底回归[N];北京日报;2011年
8 葛秋芳;原本只是淡水湖,如何“涨”成北冰洋[N];新华每日电讯;2007年
9 李凌 (香港大公网);北冰洋争夺:全球侵权之战[N];世界报;2008年
10 徐克琬;重振极地雄风[N];国际经贸消息;2002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