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与植食性昆虫相互作用的分子机制
【摘要】:在长期的协同进化中,植物建立起应对昆虫取食为害的精密而又复杂的防御机制,植物转录组调控中防御应答基因的表达及防御物质的合成因不同的昆虫取食方式而异。一般来说,咀嚼式口器昆虫取食时造成大面积组织伤害,可诱导植物产生伤害反应;而刺吸式口器昆虫因其特殊的口针取食,诱导植物激活病原体相关的防御途径。不同的防御途径激活不同的识别机制和信号途径。本文从信号识别和转导上综述了不同食性的昆虫取食植物时所引发的防御反应,分析了昆虫-植物相互作用关系的分子机制。
|
|
|
|
1 |
唐冠忠;;试论植食性森林昆虫的无公害防治[J];河北林业科技;2006年03期 |
2 |
李绍文;;生态生物化学(八):植食性昆虫对食物的选择[J];生态学杂志;1991年01期 |
3 |
杜永均,严福顺;植物挥发性次生物质在植食性昆虫、寄生植物和昆虫天敌关系中的作用机理[J];昆虫学报;1994年02期 |
4 |
赵修复;;寄生蜂—我们的朋友[J];大自然;1994年05期 |
5 |
赵培宝,师仰胜,王安民,冯克;鲁西北草坪植食性昆虫的种类组成及危害现状[J];昆虫知识;2004年05期 |
6 |
吕建华;李月红;刘树生;;植食性昆虫学习行为与害虫治理的关系[J];昆虫知识;2008年04期 |
7 |
林海清;陈少波;;植食性害虫及其天敌的定向行为研究进展[J];福建农业学报;2009年02期 |
8 |
王美芳;陈巨莲;原国辉;雷振生;吴政卿;赵献林;;植物表面蜡质对植食性昆虫的影响研究进展[J];生态环境学报;2009年03期 |
9 |
张庆贺,姬兰柱;植食性昆虫产卵的化学生态学[J];生态学杂志;1994年06期 |
10 |
刘芳,娄永根,程家安;虫害诱导的植物挥发物:植物与植食性昆虫及其天敌相互作用的进化产物[J];昆虫知识;2003年06期 |
11 |
王勇;何忠;戈峰;肖铁光;;植物—植食性昆虫—天敌之间的化学信息联系[J];江西农业学报;2008年01期 |
12 |
娄永根,程家安;植物的诱导抗虫性[J];昆虫学报;1997年03期 |
13 |
尤民生,侯有明,魏辉,李志胜;植物诱导防御的空间和时间效应[J];武夷科学;2000年00期 |
14 |
张永强,王卫光,侯美珍,陈永宁,曾汉光,卓杰华,黄所生;南宁市十字花科蔬菜植食性昆虫群落分析[J];广西植保;2001年04期 |
15 |
李欣,白素芬;寄主植物-植食性昆虫-天敌三重营养关系中化学生态学的研究进展[J];河南农业大学学报;2003年03期 |
16 |
陆宴辉;张永军;吴孔明;;植食性昆虫的寄主选择机理及行为调控策略[J];生态学报;2008年10期 |
17 |
张瑛,严福顺;虫害诱导的植物挥发性次生物质及其在植物防御中的作用[J];昆虫学报;1998年02期 |
18 |
祝传书,赵惠燕;虫害诱导的植物挥发物[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年S1期 |
19 |
汪有奎;杨全生;倪自银;蒋志成;刘勋才;王零;;青海云杉林昆虫群落垂直结构研究[J];林业科学研究;2006年04期 |
20 |
吕仲贤;俞晓平;Kong Luen HEONG;胡萃;;氮肥对植食性昆虫的影响及其对水稻主要害虫种群的诱导[J];中国水稻科学;2006年06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