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投稿 | 论文排版

温度对中华锉叶蜂发育和存活的影响及药剂防治效果

仵均祥  周平伟  成为宁  李强  
【摘要】:中华锉叶蜂Pristiphora sinensisWong是我国特有的害虫种类。在室内较系统地研究了温度对中华锉叶蜂发育和存活的影响,并进行了田间防治试验。结果表明,不同温度对中华锉叶蜂各虫态生长发育和存活具有明显不同的影响,在16,20,24,28℃条件下,卵、幼虫、蛹的存活率和发育历期均存在显著的差异,比较而言,以20~24℃较为适宜,温度过高或过低均有明显不利的影响。药剂防治试验表明,供试6种药剂处理对中华锉叶蜂幼虫均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卢辉;徐雪莲;卢芙萍;陈青;陈俊;;温度对黄胸蓟马生长发育的影响[J];中国农学通报;2011年21期
2 符伟;徐宝云;吴青君;王少丽;朱国仁;张友军;;寄主植物对B型烟粉虱个体发育和种群繁殖的影响[J];植物保护;2008年05期
3 李亚;程立生;彭正强;鞠瑞亭;;寄主植物叶片生长阶段对椰心叶甲幼虫生长发育的影响[J];热带农业科学;2006年05期
4 杨永义;王竹红;黄建;彭建立;江飞燕;刘静瑜;;4种寄主植物对烟粉虱发育、存活及繁殖的影响[J];华东昆虫学报;2006年04期
5 郑丹;崔旭红;李志江;陈阳;商晗武;;三叶草斑潜蝇对6种寄主植物的选择适应性及其与寄主化学物质含量的关系[J];植物保护;2010年03期
6 蒋兴川;桂富荣;李正跃;蒋智林;穆静娟;;不同寄主植物对西花蓟马生长发育、存活率及繁殖力的影响研究[J];中国植保导刊;2011年07期
7 刘军和;禹明甫;贺达汉;;瓜叶菊上美洲斑潜蝇的生物学特性及蛹的耐寒性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7年17期
8 周兴苗;潘亚飞;王小平;李红;雷朝亮;;寄主植物对豆野螟存活、发育和繁殖的影响[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03期
9 周昭旭;罗进仓;吕和平;郭文超;;温度对马铃薯甲虫生长发育的影响[J];昆虫学报;2010年08期
10 陈素伟;陈汝敏;陈庆道;黄谊青;高群;王道臣;;不同杨树品种对美国白蛾生长发育和存活的影响[J];中国森林病虫;2010年06期
11 张李香;吴珍泉;;低温冷藏对不同虫期啊氏啮小蜂存活率的影响[J];昆虫知识;2008年01期
12 梁洪柱;陈倩;张秋双;梁晓梅;赵若琼;田会鹏;;寄主植物对杨扇舟蛾生长发育和存活的影响[J];中国森林病虫;2009年02期
13 云月利;杨倩;杨秋生;雷朝亮;王小平;;寄主对丝带凤蝶幼虫和蛹发育和存活的影响[J];湖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1期
14 向玉勇;杨康林;廖启荣;杨茂发;李子忠;;温度对小地老虎发育和繁殖的影响[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2009年03期
15 林莉;任顺祥;邱宝利;;不同园林植物对C_V型烟粉虱发育和繁殖的影响[J];广东农业科学;2010年11期
16 罗敏;郭建英;周忠实;万方浩;高必达;;短时低温胁迫对广聚萤叶甲发育和生殖的影响[J];昆虫学报;2011年01期
17 陈婷;郭建英;万方浩;;短时高温暴露对Q型烟粉虱发育和繁殖的影响[J];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2011年03期
18 徐彩霞;吴建辉;任顺祥;王兴民;;B型烟粉虱在四种葫芦科寄主植物上的发育和繁殖[J];应用生态学报;2008年05期
19 陈伟;张方平;刘奎;张敬宝;黄武仁;符悦冠;;不同寄主植物对橡副珠蜡蚧发育和繁殖的影响[J];热带作物学报;2009年01期
20 杨雯;张智英;王文心;;温湿度对双纹须歧角螟生长发育和繁殖的影响[J];植物保护;2008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静;郭文超;吐尔逊;何江;许建军;;高温胁迫对螟黄赤眼蜂实验种群的影响[A];植物保护与现代农业——中国植物保护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2 荆英;黄建;韩巨才;马瑞燕;;烟粉虱的重要天敌——刀角瓢虫的形态学及在实验室条件下发育历期的研究[A];中国青年农业科学学术年报[C];2002年
3 朱艺勇;黄芳;吕要斌;;扶桑绵粉蚧在棉花上的发育历期、繁殖能力及形态特征[A];公共植保与绿色防控[C];2010年
4 章金明;林文彩;吕要斌;贝亚维;郭世俭;;小猿叶虫生态学特性及其防治初步研究[A];科技创新与绿色植保——中国植物保护学会2006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5 张黎黎;林琼武;陈学雷;艾春香;王桂忠;李少菁;;拟穴青蟹设施养殖条件下不同因素对幼蟹存活率的影响[A];中国海洋湖沼学会第九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7年
6 华红霞;李绍勤;邓望喜;;不同豆类对绿豆象生长发育的影响[A];第三届湖北湖南植保农药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7 吕良敬;鲍春德;杨程德;顾越英;郭桂梅;严冰;陈晓翔;叶霜;戴岷;陈顺乐;;不同时期狼疮性肾炎病人肾脏存活率及其诊治因素的比较分析[A];全国自身免疫性疾病专题研讨会暨第十一次全国风湿病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6年
8 邱艳;檀英霞;李立立;李素波;吕秋霜;查袆;章扬培;;mPEG修饰红细胞的动物实验[A];中国输血协会第四届输血大会论文集[C];2006年
9 宋燕燕;赵小朋;黄少敏;黄翠玲;叶青青;李坚;廖金花;;成功抢救八例超低出生体重儿体会[A];中华医学会第十四次全国儿科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6年
10 郭荣君;侯著贤;李世东;;载体和助剂对芽孢杆菌B006和BH1菌体存活的影响[A];粮食安全与植保科技创新[C];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蓬军;植物对专性植食者的组成抗性和诱导抗性的平衡调节机制[D];浙江大学;2007年
2 李小珍;南亚果实蝇种群特征及其对食料和热胁迫的生理调控机制[D];西南大学;2007年
3 林智慧;蓼科杂草的重要天敌-褐背小萤叶甲和寥蓝齿胫叶甲的生物学、生态学研究[D];福建农林大学;2004年
4 董鹏;书虱体内共生菌Wolbachia与Cardinium的分子检测及对书虱生殖调控作用的研究[D];西南大学;2007年
5 沈颂东;条斑紫菜细胞培养与酶法育苗的工艺优化[D];青岛海洋大学;2000年
6 李磊;斑马鱼Danio Rerio卵黄蛋白原的免疫功能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9年
7 赵裕光;胸腺素β4治疗内毒素休克的实验研究[D];重庆医科大学;2005年
8 李玉环;格尔德霉素的抗病毒作用和抗单纯疱疹病毒1型作用机制的研究[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03年
9 徐瑞霞;洛伐他汀抑制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凋亡及其信号转导机制的研究[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07年
10 田燚;中国对虾育种方法研究与遗传连锁图谱的构建[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海洋研究所);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符伟;寄主植物对B型烟粉虱个体发育和种群繁殖的影响[D];中国农业科学院;2008年
2 蔡晓明;中黑盲蝽在九个棉花品种上生长发育和生命表参数的分析及其取食行为的刺探电位EPG研究[D];河南农业大学;2006年
3 杨华;川硬皮肿腿蜂实验种群生命表及成虫贮藏条件的研究[D];四川农业大学;2008年
4 李朋新;巴氏钝绥螨实验种群生态学研究[D];南昌大学;2008年
5 林惠敏;类尖下盾螨形态学和生物学研究[D];福建农林大学;2008年
6 王颖娟;泛蚁蛉生物学及人工饲养技术研究[D];贵州大学;2008年
7 赵文娟;转Bt基因稻谷储藏期对四种储粮害虫的影响[D];西南大学;2009年
8 陈蓓蕾;温度、猎物对加州新小绥螨发育、繁殖的影响[D];福建农林大学;2011年
9 罗敏;温度、光周期和食物胁迫对广聚萤叶甲发育和生殖的影响[D];湖南农业大学;2011年
10 张发利;新入侵害虫—栗苞蚜的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DavidKirschBrentGoldfarb;为什么追求“迅速做大”?[N];上海证券报;2007年
2 田晓婷;“血透”病人如何提高存活率[N];医药养生保健报;2009年
3 记者 潘治;统计为证:癌症≠等死[N];新华每日电讯;2002年
4 ;“五年存活率”难以全面衡量癌症治疗水平[N];大众卫生报;2000年
5 曹丽君;E2F3基因有可能反映前列腺癌患者存活率[N];医药经济报;2004年
6 金晶;开颅手术提高中风患者存活率[N];人民日报;2007年
7 冯武勇;卵子冷冻新技术,助高龄妇女当妈[N];新华每日电讯;2006年
8 新汶;综合疗法使鼻咽癌5年存活率增至80%[N];医药经济报;2006年
9 ;经济发达国家癌症发病率和存活率相对较高[N];科技日报;2002年
10 齐攀;禽流感患者服用达菲存活率较高[N];医药经济报;2008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