芸香苷对家蚕谷胱甘肽-S-转移酶部分基因的诱导表达
【摘要】:谷胱甘肽-S-转移酶(glutathione-S-transferases,GSTs)是对一种机体的解毒代谢起重要作用并可以被诱导的酶系。为了从分子水平上探究家蚕Bombyx mori GSTs基因与植物次生物质芸香苷代谢的关系,本实验采用双跟踪标定定量PCR(dual-spike-in qPCR)方法,用5×10~(-1),5×10~(-2),5×10~(-3) ng/μL 3个浓度芸香苷溶液处理家蚕5龄幼虫,并对各组织中GSTs Epsilon家族不同基因的转录水平进行检测。结果显示,浓度为5×10~(-2) ng/μL的芸香苷溶液能诱导GSTs基因的转录水平发生显著变化。在中肠中,BmGSTe1,BmGSTe2和BmGSTe6的诱导转录水平较高,在诱导后24 h达到最大值;在脂肪体中BmGSTe1,BmGSTe6和BmGSTe7的转录水平相对较高且分别在诱导后2 h,2 h和4 h达到最大值;而GSTs基因在马氏管中表达量均很低或者检测不到表达。与5×10~(-2) ng/μL浓度相比,5×10~(-1)ng/μL的芸香苷溶液诱导后各基因的转录水平上升的幅度较小并且达到峰值的时间不同,而5×10~(-3) ng/μL浓度的芸香苷溶液并不能使GSTs基因的诱导转录水平发生变化。结果提示,家蚕GSTs Epsilon家族基因对芸香苷的代谢具有重要作用。
|
|
|
|
1 |
董元凌;艾均文;柳照应;张湖静;李傲祥;朱勇;;家蚕细胞色素P450 CYP337A1的原核表达[J];中国蚕业;2008年02期 |
2 |
张平平;张剑韵;黄龙全;;家蚕吡哆醛激酶的融合表达与纯化[J];昆虫学报;2010年09期 |
3 |
赵贤能;童富淡;蒋彩英;张耀洲;;家蚕BmAWD基因的表达和蛋白纯化[J];蚕桑通报;2009年04期 |
4 |
李敏棠,戴培桦,李载平,黄可威,陆有华;家蚕核多角体病毒DNA限制性内切酶酶解图谱和感染性[J];科学通报;1981年22期 |
5 |
郭锡杰,钱元骏;免疫酶技术在家蚕病理研究上的应用[J];昆虫知识;1987年06期 |
6 |
潘沈元,何斯美;家蚕杂种一代数量性状预测模型的探讨——Ⅰ.模型的提出与验证[J];蚕业科学;1988年03期 |
7 |
徐卫华;影响家蚕受精选择性的若干因素[J];昆虫学报;1991年02期 |
8 |
李斌,鲁成,周泽扬,向仲怀;家蚕分子连锁图谱的构建及分子标记育种研究进展[J];遗传;1999年04期 |
9 |
葛俊楠;张剑韵;黄龙全;;家蚕磷酸吡哆醇氧化酶基因的表达谱分析[J];昆虫学报;2011年08期 |
10 |
孙承铣;给家蚕添食磺胺噻唑钠液的生理影响及存活率的调查[J];昆虫知识;1964年03期 |
11 |
;接种白僵菌生产僵蛹片[J];微生物学通报;1976年02期 |
12 |
夏邦颖,郭郛;家蚕后丝腺信使核糖核酸的制备[J];科学通报;1979年16期 |
13 |
李敏棠,顾懋治,李载平,黄可威,陆有华;家蚕DNA对家蚕核多角体病的诱发作用[J];遗传学报;1984年04期 |
14 |
臧荣春,马志超;家蚕五龄幼虫血淋巴内维生素的研究[J];昆虫学报;1991年04期 |
15 |
戴玉锦,华刚;家蚕后部丝腺GPT的分离纯化与动力学性质[J];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学报;1994年04期 |
16 |
陈震古;激光诱变家蚕突变及其遗传育种的研究[J];激光生物学报;1994年02期 |
17 |
刘金明,傅志强,林矫矫,田锷,蔡幼民,桂仲争,庄大桓,吴祥甫,刘瑞三;家蚕生物反应器与家蚕实验动物化饲育技术[J];实验动物科学与管理;2003年S1期 |
18 |
陈大福,牛宝龙,翁宏飚,孟智启,吕顺霖;利用EST库资源克隆家蚕腺苷酸转移酶基因[J];蚕业科学;2004年02期 |
19 |
程廷才,夏庆友,刘春,赵萍,查幸福,徐汉福,向仲怀;家蚕chi、gluE和fruA基因与微生物相应基因的同源性及基因水平转移初探[J];遗传学报;2004年10期 |
20 |
李长春,罗英,鲁成,唐云明;家蚕碱性磷酸酶的分离纯化与部分性质[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05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