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南地区中生代以来岩石圈伸展及其与铀成矿关系研究的若干问题
【摘要】: 华南地区中生代以来存在大规模的岩石圈伸展作用,与伸展作用相对应,形成了大量花岗岩型、火山岩型和碳硅泥岩型铀矿床。文章详细总结了华南中生代以来岩石圈伸展作用和铀成矿作用的研究进展。通过系统分析,认为要深刻揭示岩石圈伸展与区域铀成矿的关系,至少尚有两大重要科学问题未解决:其一是华南白垩纪—第三纪岩石圈伸展和铀成矿的准确期次及其空间迁移规律;其二为岩石圈伸展期铀成矿的必然性或铀为什么会集中在岩石圈伸展期成矿。要解决第一个问题,需要对铀矿床和岩石圈伸展期形成的基性脉岩开展系统的高精度定年工作;要解决第二个问题,则需要系统研究成矿流体中CO2等气体组分在铀成矿中的作用及其成因。
1
胡晓强;;地学论文的几种现象分析 [A];科技期刊编辑研究文集(第三集)[C];1994年
2
郭友钊;余钦范;谭承泽;;磁性勘探的理论、方法和应用研究 [A];1994年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十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4年
3
Handelsman S.;;采矿业和地质学中的软件工具 [A];计算机在地学中的应用国际讨论会论文摘要集[C];1991年
4
;RESEARCH ON THE WORKSTATION OF RADIOACTIVITY-LOGGING [A];Abstracts of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Computer Applications in Geoscience[C];1991年
5
;代表通讯录 [A];勘探地球物理北京(89)国际讨论会论文摘要集[C];1989年
6
;发展中的中国煤田地质学 [A];煤田地质与可持续发展——中国煤炭学会、中国地质学会煤田地质专业委员会200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1年
7
刘东生;;刘东生先生讲话 [A];The Methodology, Prospect and Significance on Non-destroyed Scientific Determination for Chinese Ancient Ceramics--Proceedings of CCAST (World Laboratory) Workshop[C];2002年
8
郑志春;;矿井地质预测的程序和原则 [A];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国科技工作者的历史责任——中国科协200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上)[C];2003年
9
;前言 [A];地质与可持续发展——华东六省一市地学科技论坛文集[C];2003年
10
万新南;蔡劲松;钱江澎;李廷强;王晓东;;“生态环境地质”概念及其质量评价 [A];四川省环境科学学会200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3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