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Ceram体系进展
【摘要】:正陶瓷具有很好的性能,它能满足牙科修复的要求,如生物相容性好、美观、色泽稳定、不导电、低导热和在口腔环境内的抗降解能力。但其低强度和脆性一直影响着全瓷修复材料在牙科修复中的应用,尤其是固定桥和后牙冠修复。由法国Sadoun研制的德国Vita公司的In-Ceram技术,是第一个成功用于全瓷冠桥的临床修复技术,从固定桥修复的意义上说,也是目前唯一成功的全瓷修复技术。In-Ceram的核心是其高强度的玻璃渗透氧化铝陶瓷底层材料。后来Vita公司又相继推出In-Ceram Spinell,In-Ceram Zirconia及Celay/In-Ceram技术(将原来的In-Ceram产品命名为In-Ceram Alumina),使In-Ceram发展成为完整的体系,适用于嵌体、高嵌体、前后牙冠、前后牙桥的制作修复,不仅强度高,而且美观,边缘适合性好。现以In-Ceram Alumina为主介绍In-Ceram体系。
|
|
|
|
1 |
曹静,何惠明,王忠义;不同厚度In-Ceram全瓷修复体的色差分析[J];临床口腔医学杂志;2004年12期 |
2 |
周丽晶;In-Ceram全瓷修复临床研究概况[J];现代口腔医学杂志;2002年05期 |
3 |
何邕江,黄红园;反复烧结对In-Ceram全瓷修复体颜色稳定性的影响[J];中华口腔医学杂志;2002年02期 |
4 |
刘峻峰,潘新华;带有人造根管的In-Ceram全瓷桩核制作技术[J];口腔医学研究;2004年06期 |
5 |
刘冰,陈鹏,王忠义,马桂芳,李旬科;In-Ceram氧化铝基底玻璃料渗透后颜色的比较研究[J];临床口腔医学杂志;2003年08期 |
6 |
黄云飞;In-Ceram全瓷修复体的应用体会[J];广东牙病防治;1999年04期 |
7 |
段亚光,李建久,周石明;两种全瓷材料用于后牙嵌体修复的疗效评价[J];临床口腔医学杂志;2003年02期 |
8 |
邓斌,张少锋,温宁;3种牙科全瓷底层材料透射率的对比测定[J];口腔颌面修复学杂志;2004年04期 |
9 |
万乾炳,游伦,杜传诗,巢永烈;In-Ceram全瓷修复系统的临床应用[J];口腔医学;1997年02期 |
10 |
范震;六种全瓷底冠瓷材料的半透明度[J];国外医学.口腔医学分册;2004年04期 |
11 |
赵克
,巢永烈;牙科陶瓷发展的回顾[J];国外医学.口腔医学分册;2004年05期 |
12 |
李东方,万乾炳;In-Ceram后牙全瓷固定局部义齿的研究进展[J];广东牙病防治;2005年01期 |
13 |
何惠明;曹静;王忠义;张春宝;;不同粘接剂对全瓷修复体颜色影响的实验研究[J];临床口腔医学杂志;2006年04期 |
14 |
刘冰
,王忠义
,李旬科
,毛勇
,张艺权;反复玻璃渗透对In-Ceram氧化铝基底微观结构的观察[J];第四军医大学学报;2003年16期 |
15 |
裴迎宾,吉雅丽,王志刚,张秋霞;In-ceram全瓷冠疗效观察[J];中国误诊学杂志;2004年07期 |
16 |
万乾炳;一种新型的全瓷修复体——In-Ceram[J];国外医学.口腔医学分册;1997年01期 |
17 |
王坚,施斌;In-Ceram全瓷冠的临床疗效评价[J];江西医学院学报;2002年04期 |
18 |
朱智敏,巢永烈,孟玉坤;粉浆涂塑渗透陶瓷全瓷修复体的临床疗效观察[J];华西口腔医学杂志;2003年03期 |
19 |
张丽萍,牟月照;全瓷固定桥的研究进展[J];上海口腔医学;2004年04期 |
20 |
万乾炳;牙科铝瓷的研究[J];口腔材料器械杂志;1998年03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