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投稿 | 论文排版

测量气溶胶粒径分布的新方法

沈美芳  
【摘要】:本文介绍一种测量气溶胶粒径分布的新方法(电子级联冲击法),并对使用的电子级联冲击器进行了说明。使用中先把气溶胶粒子装在单极充入器中,然后装入多级级联冲击器。每个收集级和末级过滤器与冲击器的其它部分绝缘,并与静电检测器连接。粒子沉积在收集级上。根据伴生电流,就可确定粒子在每一级上的沉积速率和粒径分布。本文提出了电子级联冲击器(ECI)的校准数据.ECI已用于大气气溶胶的实时动态特性研究,并给出了典型数据。在实验室和野外的数百小时运行中,已证明ECI是可靠的,因此,采用同一方法的其它冲击器在各种测量条件下也应是有效的。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陈淮,吴树森;双液泡沫的粒径分布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6年01期
2 宋文;窄粒径分布碳酸钙颜料的干湿涂料结构[J];国际造纸;2000年06期
3 戴丽燕;对粉尘粒径分布的探讨[J];劳动保护科学技术;2000年06期
4 姚正军,郭滨,叶宁,姚恩涛;煤粉粒径分布测试技术研究[J];燃烧科学与技术;2000年04期
5 王立刚;徐雪;王凡;陈昌和;;燃煤飞灰粒径分布函数的分形特征及其对吸附性能的影响[J];环境化学;2008年02期
6 A. K. Sircar;吴绍吟;;炭黑粒径分布对橡胶导电性能的影响[J];橡胶译丛;1980年06期
7 李建,邓昭镜;相转移中α-三氧化二铝超微粒粒径分布特性研究[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1年03期
8 冯修吉,赵飞;水泥体系粒径分布的群子理论模型[J];硅酸盐学报;1992年02期
9 石玉;王增长;;郑州市高新区扬尘的粒径分布和元素分析[J];环境污染与防治;2013年03期
10 李建,戴大临,陆原;氯乙醇法制备氧化铝超微粒的形态及其粒径分布[J];分析测试通报;1991年01期
11 元英进,胡宗定;长春花植物细胞团的粒径分布及其模糊数学模型[J];化工学报;1992年03期
12 孙国刚,李静海;粒径分布对循环床内颗粒速度分布的影响[J];粉体技术;1998年01期
13 严昌炽,李德文;水雾荷质比极限值与雾粒粒径分布的关系探讨[J];煤炭工程师;1993年05期
14 陈思英;张功;夏尚光;杨书运;;合肥城市绿化对粉尘粒径分布的影响研究[J];中国城市林业;2013年05期
15 张振中;江锋;叶璲生;陈亮;尉继英;范桂芳;;氯化钠粒径分布对钠焰法过滤效率的影响[J];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03期
16 程萌田;金鑫;温天雪;樊晓燕;王辉;王跃思;;天津市典型城区大气碳质颗粒物的粒径分布特征和来源[J];环境科学研究;2013年02期
17 ;多环芳烃的粒径分布[J];中国环境监测;1988年06期
18 储富祥;高固含量多分散粒径分布乳液的研究 1.二次成核方法制备二元分散粒径分布乳液[J];粘接;1999年04期
19 于敦喜;徐明厚;姚洪;刘小伟;周科;;燃煤颗粒物三模态的有效识别[J];科学通报;2007年24期
20 梁风珍,单艳秋,王泽生;粒度测量技术[J];冶金劳动卫生;1982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经民;陈宜慧;白光宇;蔡宜纹;;秋收季节稻作生质燃烧粒子大气脱水醣类成份与粒径分布研究[A];第五届海峡两岸气溶胶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2 蔡仁雄;陈瑞仁;陈士杰;东静姗;周俊利;林文印;劉绍臣;许世杰;林能晖;;沙尘期间南台湾沿海大气气胶粒径分布特征[A];第八届海峡两岸气溶胶技术研讨会暨第三届空气污染技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11年
3 林锐敏;张凯伦;张立鹏;蔡俊鸿;;南台湾大气奈米微粒硫酸盐、硝酸盐及铵盐组成特性之研究[A];中国颗粒学会2006年年会暨海峡两岸颗粒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4 胡忻;;西厦门湾表层沉积物重金属粒径分布和铅稳定同位素特征研究[A];第五届全国环境化学大会摘要集[C];2009年
5 薄以匀;;北京市火电厂排放颗粒物的粒径分布[A];中国颗粒学会2004年年会暨海峡两岸颗粒技术研讨会会议文集[C];2004年
6 位楠楠;刘卫;林俊;肖德涛;王广华;姚剑;耿艳红;范雪波;;隧道大气颗粒物及其元素的粒径分布特征[A];2010年海峡两岸环境与能源研讨会摘要集[C];2010年
7 吴伟伟;刘卫;林俊;王广华;李燕;;上海市郊冬季灰霾天气颗粒物中金属元素粒径分布[A];第五届海峡两岸气溶胶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8 陈丽;苏明旭;周骛;胡嘉睿;蔡小舒;;微米级气泡粒径分布的超声衰减和光学测量[A];第三届上海——西安声学学会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3年
9 许绿薇;薄以匀;李培省;陈建华;;工业烟尘粒径分布测试的数据处理方法探讨[A];2001年海南全国粉体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
10 张养梅;孙俊英;沈小静;王婷婷;;北京亚微米气溶胶化学组分粒径分布季节变化特性[A];第八届海峡两岸气溶胶技术研讨会暨第三届空气污染技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于敦喜;燃煤细微颗粒物的模态识别及其形成机理[D];华中科技大学;2007年
2 葛玉荣;海水中浮游植物粒径分布及浓度原位监测系统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1年
3 罗沛;大气颗粒态典型半挥发性有机污染物的粒径分布及人体呼吸暴露风险评估[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2015年
4 徐爱祥;冰晶动力学行为与粒径分布演化规律研究[D];中南大学;201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胡军华;碰撞法和激光衍射法评价雾化吸入剂粒径及分布的影响因素[D];华南理工大学;2015年
2 王凯锋;放射性气溶胶粒径分布测量软件研究[D];南华大学;2012年
3 唐炉生;氡子体放射性气溶胶活度粒径分布监测系统硬件电路设计[D];南华大学;2013年
4 侯金;高温粒子辐射特性测试与粒径分布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6年
5 孟川平;室内环境大气细颗粒物(PM_(2.5))中多环芳烃污染组成及其粒径分布特征研究[D];山东大学;2013年
6 刘洁琼;3nm-10μm气溶胶粒径分布测量仪的开发与评测[D];清华大学;2014年
7 殷俊;柴油车颗粒物在烟羽流区成核和凝聚的数值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0年
8 张涛;广州大气细粒子粒径分布和化学成分对能见度影响的研究[D];暨南大学;2010年
9 龚婵娟;杭州市空气微生物群落结构与浓度分布特征研究[D];浙江工商大学;2014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