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ltse入路Dynesys内固定术与TLIF治疗老年腰椎椎管狭窄症的早期疗效对比分析
【摘要】:目的评估Wiltse入路Dynesys内固定术及Wiltse入路经椎间孔腰椎椎间融合术(TLIF)治疗老年单节段腰椎椎管狭窄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2015年1月本院收治的35例老年单节段腰椎椎管狭窄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采用Wiltse入路Dynesys内固定术15例(Dynesys组),Wiltse入路TLIF 20例(TLIF组);随访时间12~18个月,平均16个月。比较两组患者围术期指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术前及术后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手术节段和邻近节段活动度(ROM)。结果 Dynesys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均低于TLIF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ynesys组术后5 d腰背痛VAS评分及ODI均优于TLIF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腿痛VAS评分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时两组患者腰痛和腿痛VAS评分及ODI均较术前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Dynesys组固定节段ROM较术前减小,TLIF组固定节段ROM降至0°,与术前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Dynesys组上下邻近节段末次随访时的ROM较术前无明显改变,TLIF组上下邻近节段末次随访时ROM均较术前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Wiltse入路具有出血量少、手术创伤小、术后恢复快的优点。相较于TLIF,Dynesys技术不需要支具外固定,允许早期活动,因不需植骨融合而避免了假关节的形成,能够保留固定节段部分ROM,减少邻近节段的过度活动,在治疗老年腰椎椎管狭窄症中具有独特优势。
|
|
|
|
1 |
王成琪;徐保德;周建国;;腰椎椎管狭窄症24例分析[J];人民军医;1983年12期 |
2 |
刘孔芝;;腰椎椎管狭窄症[J];江西医学院学报;1983年02期 |
3 |
曹军;阚文阁;;对腰椎椎管狭窄症的几点认识[J];化工劳动保护(工业卫生与职业病分册);1999年02期 |
4 |
李应国,叶显乐,严康宁,柯顺忠,徐伟华;腰椎椎管狭窄症治疗体会[J];实用骨科杂志;2000年02期 |
5 |
曹军;手术治疗腰椎椎管狭窄症15例[J];中国中西医结合外科杂志;2000年04期 |
6 |
戴春鸿;退行性腰椎椎管狭窄症的手术探讨[J];江苏大学学报(医学版);2002年05期 |
7 |
孙龙军,苗毅;综合疗法治疗腰椎椎管狭窄症的临床分析[J];解放军保健医学杂志;2004年03期 |
8 |
马锐;陈建常;;腰椎椎管狭窄症的诊断与治疗现状[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3年01期 |
9 |
张棚;;手术治疗70例腰椎椎管狭窄症患者的临床疗效[J];求医问药(下半月);2013年01期 |
10 |
王志先;腰椎椎管狭窄症(附9例分析)[J];山东医药;1978年06期 |
11 |
林顺弟;刘孔芝;;探讨腰椎椎管狭窄症病因(附36例报告)[J];江西医学院学报;1987年04期 |
12 |
祝波,李国衡;中西医结合治疗腰椎椎管狭窄症[J];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学报;1989年03期 |
13 |
刘玉坤,姜鸿志;55例下腰椎椎管狭窄症运动神经传导速度测定分析[J];白求恩医科大学学报;1996年04期 |
14 |
杨毓华;腰椎椎管狭窄症的国内外诊治进展[J];陕西中医学院学报;1996年02期 |
15 |
曹军,阚文阁;对腰椎椎管狭窄症的几点认识[J];化工劳动保护;1999年02期 |
16 |
海涌;;退行性腰椎椎管狭窄症的治疗选择[J];脊柱外科杂志;2011年04期 |
17 |
侯春艳,王明辉;中药治疗中老年退变性腰椎椎管狭窄症48例[J];辽宁中医杂志;1996年12期 |
18 |
李长辉;潘洁;;倒悬牵引整复配合穴位注射治疗腰椎椎管狭窄症16例[J];福建中医药;2006年01期 |
19 |
杨应明,吴国彦,林世雄,李威,周修国;腰椎椎管狭窄症(附12例手术报告)[J];广东医学;1987年02期 |
20 |
石树培;姚东文;王荣茂;林翔;韩大为;;中药配合手术治疗腰椎椎管狭窄症20例[J];福建中医药;2013年06期 |
|